- 年份
- 2024(8368)
- 2023(11366)
- 2022(9754)
- 2021(9125)
- 2020(7810)
- 2019(18279)
- 2018(17954)
- 2017(35258)
- 2016(18254)
- 2015(20584)
- 2014(20004)
- 2013(19527)
- 2012(17557)
- 2011(15600)
- 2010(15568)
- 2009(13990)
- 2008(13445)
- 2007(11356)
- 2006(9745)
- 2005(8225)
- 学科
- 济(83299)
- 经济(83235)
- 业(52162)
- 管理(51930)
- 企(44162)
- 企业(44162)
- 方法(41154)
- 数学(35951)
- 数学方法(35300)
- 贸(23193)
- 贸易(23179)
- 易(22501)
- 农(20184)
- 业经(19095)
- 中国(18172)
- 财(17409)
- 地方(16451)
- 理论(13738)
- 技术(13315)
- 农业(12921)
- 产业(12589)
- 学(12384)
- 制(11991)
- 务(11301)
- 财务(11243)
- 财务管理(11220)
- 和(11157)
- 企业财务(10509)
- 划(10479)
- 环境(10361)
- 机构
- 学院(253400)
- 大学(250636)
- 济(112598)
- 经济(110778)
- 管理(103696)
- 理学(90977)
- 理学院(90152)
- 管理学(88357)
- 管理学院(87910)
- 研究(79165)
- 中国(57834)
- 京(50829)
- 财(46699)
- 科学(45561)
- 财经(38411)
- 所(37177)
- 农(37148)
- 中心(36782)
- 业大(36474)
- 江(35992)
- 经(35053)
- 经济学(34936)
- 研究所(33891)
- 经济学院(31799)
- 北京(30892)
- 范(30123)
- 师范(29830)
- 院(29461)
- 农业(29089)
- 财经大学(28752)
- 基金
- 项目(178618)
- 科学(142799)
- 基金(131719)
- 研究(131174)
- 家(114065)
- 国家(113233)
- 科学基金(99246)
- 社会(85150)
- 社会科(81203)
- 社会科学(81185)
- 省(70296)
- 基金项目(69168)
- 自然(64041)
- 自然科(62695)
- 自然科学(62683)
- 自然科学基金(61534)
- 教育(61189)
- 划(58200)
- 资助(54431)
- 编号(52406)
- 重点(40231)
- 部(39888)
- 成果(39867)
- 发(39407)
- 创(38794)
- 创新(36170)
- 国家社会(35960)
- 课题(35452)
- 教育部(35041)
- 人文(34579)
- 期刊
- 济(112428)
- 经济(112428)
- 研究(68878)
- 中国(43610)
- 管理(39853)
- 财(35975)
- 学报(34240)
- 科学(33364)
- 农(32723)
- 大学(27924)
- 学学(26451)
- 技术(26316)
- 教育(24354)
- 农业(22982)
- 经济研究(19913)
- 业经(19708)
- 财经(18600)
- 融(17526)
- 金融(17526)
- 贸(17239)
- 问题(16252)
- 经(16233)
- 统计(14421)
- 国际(14230)
- 技术经济(14009)
- 业(13561)
- 策(13183)
- 商业(13000)
- 决策(11782)
- 科技(11385)
共检索到357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本文在DS垄断竞争的框架下,分析了在产品生产环节可以任意分割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国内外配置生产环节的决定因素,并分析了为分割生产而进行的投资对贸易和消费者福利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分割生产进行的投资和贸易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依赖于引发投资的原因,在特定条件下,贸易和投资的关系不是单调的,而是呈现出先互补后替代的关系。贸易成本和投资成本下降引致的分割生产投资的改变对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影响不一样。
关键词:
分割生产 跨国公司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翠翠 卫平
本文首先运用理论模型推导出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产业内贸易与行业相对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理论结果显示,当产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高技术工人相对雇佣量的变化率/产出的变化率)为正时,产业内贸易将会扩大相对工资差距;当产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为负时,产业内贸易将会缩小相对工资差距。然后以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为例对该结论进行验证,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为正,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
关键词:
垄断竞争 产业内贸易 相对工资差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越
文章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的框架下,分析了在产品的生产环节可以任意分割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国内外配置生产环节的决定因素,并分析了为分割生产而进行的垂直型投资对贸易和消费者福利产生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垂直型投资的传统研究不同,为分割生产进行的垂直型投资和贸易的动态关系始终是替代关系,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分割生产行为正好使消费者福利水平达到最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德伟 李连芬
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者研究发现,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大量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从而使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建立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对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中的企业行为与贸易政策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即使在比较优势和报酬递增都不存在的条件下也会互相向对方市场销售商品;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很容易陷入贸易保护的囚徒困境,从而导致双方社会福利恶化。本文认为,政府之间应该加强交往,深化合作,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避免陷入贸易保护的囚徒困境。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囚徒困境 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谊浩
本文基于跨国型生产企业在国内生产零部件,在国外进行装配的两阶段生产模型,构建了一个分析汇率变动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的分析模型。依据本文所建模型的推导,可以发现:产业内贸易指数并不总是随着本币汇率的升值而单调增加,本币汇率变动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动的影响轨迹具有复杂多变性。
关键词:
汇率变动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指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勇兵 康吉红 李冬阳
探寻来自国际贸易的利得是国际贸易学科古老且核心的问题。本文归纳与梳理进口贸易利得测算的理论进展和经验检验,主要从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层面总结进口贸易利得的文献:消费者层面的进口贸易利得主要来源于进口种类增长和进口竞争导致价格成本加成下降两个方面;生产者层面的进口贸易利得主要来源于进口带来的生产率增长以及价格成本加成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梳理,试图厘清增进进口贸易利得的内在机制和相关研究,并从中发掘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继明 高宏 李亚鹏
本文在广义价值论框架下以劳动异质性为前提阐释了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分工和报酬的决定。通过构建包含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分析了劳动者分别从事个体劳动(或家务劳动)、雇佣劳动和经营企业各自获得的实物报酬,由此依据相对实物报酬的高低决定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并最终确定均衡的交换比例。这种分工结果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实现了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化。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垄断势力的增加,导致部分雇佣工人转变为个体劳动者(或家务劳动者)或企业家,这掩盖了部分劳动者的比较优势,降低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劳动异质性 分工 实物报酬 广义价值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良智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垄断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在它的分析框架中,实际上隐含着成本不变假说,即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与垄断市场中的企业的成本(或边际成本)是相同的。规模经济理论告诉我们,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效果,因而垄断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是完全竞争企业不可比拟的,成本不变假说就显得很不真实。本文试图证明在某种前提(如资金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下垄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果能够弥补社会福利的损失,甚至使社会总福利增加。这一结论对我国市场化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社会福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卫锋
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策略性行为"与"厂商范围不经济效应较大",而最终产品内的中间产品种类数较多,这两者共同构成产业内的国际产品内贸易的基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生产率较高的厂商不仅能扩大各种中间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并提高最大化的总利润,而且能够出口更多种类的中间产品;而生产率较低的厂商其市场需求会受到排挤,生产率最低层次的厂商将因亏损而被迫退出市场。这些结论表明自由贸易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同当前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关键词:
寡头垄断 范围不经济 产业内的产品内贸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红凤
传统规制理论认为,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乃至质量规制。但新近出现的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则提出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竞争治理,如特许经营权竞标、可竞争市场、标尺竞争、直接竞争。前两者被认为是"适合于市场的竞争",主张在规制领域引入事前或潜在竞争,来替代规制,达到社会最优化效果;标尺竞争试图让被规制企业与"影子企业"进行竞争,以解决效率问题;直接竞争从理论上讲比较完美,能促进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但本文分析表明特许经营权竞标和可竞争市场两种间接竞争无法替代规制,而只能是对规制的一种补充;标尺竞争由于被规制企业往往差异很大,使用回归分析也无法抹平异质差异,且企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长春 樊卓怡 郑文文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通过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产品技术等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可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利用产业内贸易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增加我国产品的多样性,改善产品结构。发展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指数 竞争力指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浩
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在贸易全球化时代,有观点认为,反垄断政策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甚至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政策置于贸易政策之下。但美国政府接受了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坚持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有助于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观点,反对将反垄断政策作为贸易政策的工具,并在政策取向上一方面对反垄断政策进行调整,使反垄断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反垄断领域中的国际合作,为美国企业创造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贸易竞争 美国 反垄断政策 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三兴
本文利用联合国SITC(REV.04)标准和2009年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表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与中国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其他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G-L指数较小。Pr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因行业不同而不同,并不具一致性。如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东盟与中国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对制造业无明显影响。而教育支出则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间规模最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行业内贸易,但对其他行业影响不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颢 周力扬
中国作为大宗商品的国际大买家,争取国际定价权已经成为再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有鉴于此出,文章以石油为例,着重探讨石油定价战略选择的经济学机理,在一个具有双寡头垄断性质的三边贸易体系中,对OPEC和非OPEC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博弈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根据模型设定参数及实验模拟发现,在Cournot双寡头垄断下,国家M的福利水平增加32.4%,而国家F的福利水平却下降0.8%。由此作出的解释是:与M相反,F是石油净进口国家,高油价和商品y较低的相对价格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要大于闲暇带来的正面效应。此时,整个社会福利下降0.7%。石油在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权重较小时,石油生产的一个负向冲击对福利损失的影响非常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福 魏荣
本文对世界蔬菜贸易及中国在世界蔬菜贸易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运用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世界主要蔬菜出口国的蔬菜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世界和中国的蔬菜出口贸易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中国调理加工蔬菜、保鲜蔬菜和脱水蔬菜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在不断提升,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蔬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关键词:
蔬菜贸易 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