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
- 2023(232)
- 2022(249)
- 2021(195)
- 2020(201)
- 2019(501)
- 2018(465)
- 2017(821)
- 2016(487)
- 2015(474)
- 2014(493)
- 2013(508)
- 2012(474)
- 2011(464)
- 2010(426)
- 2009(416)
- 2008(376)
- 2007(329)
- 2006(262)
- 2005(241)
- 学科
- 济(1361)
- 经济(1360)
- 业(1262)
- 税(1251)
- 税收(1217)
- 收(1215)
- 管理(1004)
- 企(906)
- 企业(906)
- 方法(830)
- 数学(732)
- 数学方法(725)
- 学(540)
- 财(457)
- 农(429)
- 麦(429)
- 小麦(377)
- 技术(334)
- 农业(330)
- 收入(320)
- 和(299)
- 中国(270)
- 业经(251)
- 务(235)
- 技术管理(234)
- 财务(233)
- 财务管理(233)
- 理论(219)
- 企业财务(213)
- 财政(203)
- 机构
- 大学(6874)
- 学院(6794)
- 研究(2708)
- 农(2442)
- 科学(2218)
- 管理(2117)
- 农业(2003)
- 济(2003)
- 经济(1958)
- 理学(1934)
- 理学院(1920)
- 管理学(1818)
- 管理学院(1812)
- 业大(1797)
- 中国(1786)
- 所(1673)
- 京(1564)
- 研究所(1547)
- 农业大学(1324)
- 财(1205)
- 业(1159)
- 省(1130)
- 中心(1114)
- 北京(1013)
- 科学院(998)
- 室(975)
- 实验(947)
- 财经(921)
- 技术(897)
- 江(896)
共检索到9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静 宋福想 张秉乾 崔文薇 唐林 王书文 高洪涛
该文从绿色环保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处理实验教学中回收Cr~(3+)废液的方法。实验制备了MnO_(2)改性麦饭石,并用XRD和SEM表征其结构;设计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改性后麦饭石对回收Cr~(3+)废液的吸附作用;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的吸附率达到96.2%的结论。该创新设计实验综合了多个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助于低年级本科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拓展专业思维视野、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海燕 周德庆
在目前我国海洋生物中石油烃检测方法(GB17378.6-1998)基础上,对方法中的皂化温度和时间、萃取剂和溶剂的选择以及萃取过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将海洋生物样品于38℃烘箱中经NaOH皂化10 h,能确保样品皂化完全且不受室温限制;用石油醚(30~50℃)代替氟里昂萃取,其效果更佳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蒸干后的残留物用石油醚(60~90℃)溶解,去水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检测限为0.26 mg/kg,比目前采用的国标方法高3倍多;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7.7%,加标回收率结果在88.5%~108.9%之间,适合于水产品中石油烃的检测。
关键词:
水产品 石油烃 荧光分光光度法 测定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莹 李兆新 耿霞 冷凯良 姬泓巍
研究了海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并用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分别对3种不同COD浓度水平的葡萄糖标准溶液(COD=0.5、1.5、2.5mg/L)以及两种海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回收率在96.3%~103.8%之间,表明该法测定海水中COD可行,且方法操作简便,更适宜于海上自动化分析。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化学耗氧量(COD) 海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秉芬 黄华梨 季元祖 赵晓芳 戚建莉 张露荷 张广忠
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但是运用该方法所测得叶绿素含量往往随叶绿素提取液浓度的变化而波动,进而影响对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因此,使用适宜浓度的叶绿素提取液浓度,对准确测定叶绿素含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为了探索问题,以枣树(Ziziphus jujuba)"金昌一号"叶片为材料,用乙醇和丙酮-乙醇混合液(1∶1)分别提取叶片叶绿素,将叶绿素提取液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梯度,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研究发现在叶绿素提取液浓度低于0.80cm2·mL~(-1)(或14.67mg·mL~(-1))时,所测得叶绿素含量趋于平稳,与Excel二次曲线拟合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枣树叶绿素含量的提取液适宜浓度应低于该浓度。而且还发现吸光度(A)比值的平稳性与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叶绿素提取液浓度越低,吸光度越稳定,当提取液浓度低于0.68cm~2·mL~(-1)时,吸光度不再变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涛 章龙珍 庄平 田美平 刘鉴毅 赵峰 高露姣 冯广朋 黄晓荣 闫文罡
为了标准化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和人工授精程序,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俄罗斯鲟精子密度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波长(380 nm、530 nm、780 nm)下吸光度(A)与精子密度(C)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的检测下限为3×106cells/mL,且检测上限随波长的增加而上升,当精子密度为3×106~1.5×109cells/mL时,530 nm为最适检测波长,吸光度与精子密度呈对数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530=-8.560+1.323 lgC(R2=0.971)。
关键词:
俄罗斯鲟 精子密度 分光光度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永红 杨定清 罗晓梅 周娅
采用干灰化法-硝酸溶液溶解样品,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结果表明,溶液酸度控制在0.2%为最佳,最佳测定时间以20 min为宜,该法精密度RSD%在7.0~8.5之间,添加回收率在92.5%~99.2%之间,与国标比色法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其中精密度还优于国标比色法。该法完全可以作为目前国标比色方法的补充,适于批量样品测定,前处理液可用于其它金属元素联测,对实现低碳绿色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干灰化 硝酸 面制食品 铝 测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林恒 李湘洲 刘艳新 张胜 王玲芝 栾芳菲
采用高锰酸钾与硫酸锰联合对竹炭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前后的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进行探讨。分析了甲醛溶液的初始浓度、改性前后竹炭的用量、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竹炭改性前后的表面构型、比表面积与官能团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甲醛溶液浓度42 mg/m L,改性竹炭用量17 mg/m L、温度313 K,吸附时间5 h的条件下,甲醛的吸附效果最好,达到了50.25 mg/g;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和红外光谱等手段的分析表明,竹炭经改性后微孔结构增多、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多,改性竹炭比未改性竹炭具有更为良好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改性 竹炭 吸附 甲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余倩 沈丽斯 杨俊涛 沈亮 赵智锋 邹诗婷 周小丽 曹维强
研究了一种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脲含量的新的显色体系。二氧化硫脲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极强的还原能力,可以将磷钼酸铵还原为磷钼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10 nm,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二氧化硫脲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0 2~18.02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9%,加标回收率为95.34%~105.7%,检出限为0.12 mg/L。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且易于控制,重现性好。对样品中二氧化硫脲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可见分光光度法 磷钼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梦祎 任祺恺 罗婧盈 王明枝
【目的】将木材加工剩余物木粉和改性木粉作为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剂,并探究其性能,为木粉高值化利用提供一种策略。【方法】以植酸(PA)为绿色改性剂接枝木粉制备了木粉基吸附剂(PA-WF),利用SEM–EDS、ATR–FTIR、XRD、BET对PA-WF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官能团、孔隙度、比表面积、结晶度和结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植酸和木粉质量比、尿素和木粉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木粉接枝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接枝率木粉的亚甲基蓝染料溶液吸附容量,探究了PA-WF在不同吸附时间、亚甲基蓝染料不同初始质量浓度条件下的吸附容量变化规律。【结果】当植酸和木粉质量比2.5∶5、尿素和木粉质量比3∶5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时,可制备接枝率为11.31%的改性木粉。SEM–EDS、ATR–FTIR、XRD和BET测试结果表明:PA成功接枝在木粉上引入磷酸基团,且增大了木粉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吸附测试结果表明:PA-WF在接枝率为8%时吸附性能最优,吸附容量可达22.53 mg/g,比未改性木粉的吸附容量(10.50 mg/g)提高了114.57%;PA-WF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适当条件制备植酸接枝改性木粉,经推测其吸附过程属于离子交换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利用植酸中阴离子磷酸基团,可大幅提升木粉的吸附性能,为木粉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木粉 吸附 染料 接枝改性 植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平 黄贞 刘晓燕
笔者以廉价易得的落叶松树皮为原料 ,经环氧氯丙烷交联 ,研发了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 ,并探讨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该改性树皮最适宜的处理条件为 :氢氧化钠浓度 0 8mol L ,环氧氯丙烷 2 0mL ,改性温度 5 0℃ ,树皮粒径 1~ 2mm .改性树皮对各种金属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 :室温下pH值为 5时对Fe2 + 吸附 3h ;4 5℃ ,pH值为 5 5时对Cu2 + 吸附 3h ;室温下pH值为 6时对Zn2 + 吸附 2h .该改性树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 ,能有效处理 1~ 10 0mg L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小苗 吴晶 江吉周 李紫嫣 邹菁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吸附剂可再生等优点,被普遍认为是去除工业染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采用热聚合法,制备了块体g-C_3N_4,并使用热剥离法对其进行剥离,得到一次剥离g-C_3N_4和二次剥离g-C_3N_4产物.通过TEM、AFM、XRD、DRS、BET对其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探索了温度、pH、起始浓度、吸附时间对超薄g-C_3N_4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块体g-C_3N_4、一次剥离g-C_3N_4、二次剥离g-C_3N_4在1 h内对90 mg·L~(-1)有机染料罗丹明B (RhB)和100 mg·L~(-1)刚果红(CR)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270 mg·g~(-1)、5.207 mg·g~(-1);20.463 mg·g~(-1),20.909 mg·g~(-1);36.094 mg·g~(-1),50.375 mg·g~(-1).特别是在一次剥离g-C_3N_4的吸附体系中,证实了RhB和CR的吸附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分别为ln q_e=-0.93+0.87ln c_e(R~2=0.90)、ln q_e=-0.09+0.73ln c_e(R~2=0.97);并且RhB的吸附为准一级动力学模型:ln (q_e-q_t)=-0.04t+3.3 (R~2=0.93),而CR的吸附为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t/q_t=0.07t+0.14 (R~2=0.99).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超薄g-C_3N_4对RhB和CR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不同,主要是由于RhB和CR的分子结构不同、前线轨道不同、表面静电势不同,使其在超薄g-C_3N_4的表面上的吸附位点和吸附能不同等微观差异所导致的.这将为二维材料吸附、检测、降解环境污染物提供新的视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德庆 韩雅珊
维生素C在紫外(UV)谱区243,267nm处有吸收峰,且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当pH达12~13时,10min其破坏率达95%以上,利用碱处理前后吸光度的变化可以消除背景干扰测定VC含量。比色液VC含量在0.3~25μg·mL-1服从Beer-Lambert定律,准确度、精确度、回收率等实验表明,本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大多数果蔬和除了含有高浓度咖啡因、糖精、焦糖和单宁以外饮料VC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减处理 UV法 VC测定 果蔬及饮料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晓莉 江晓玲 梁萍 张颖 杨红健
该文设计了将草酸还原-改性粉煤灰吸附两步法用于含铬废水处理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实验通过优化草酸还原Cr(Ⅵ)反应条件,以及对改性粉煤灰对铬吸附性能的测试,使学生熟悉了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绿色环保意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谭芸妃 吴安 向方瑞 董立春 秦莉晓 唐金晶
以天然产物壳聚糖为原料,经过交联聚合、接枝改性、模板离子处理制备改性壳聚糖小球。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并用于从水溶液中吸附去除Cr(Ⅵ)。分别探讨了吸附时间、pH值、初始物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使用改性壳聚糖小球重复做了8次吸附、脱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壳聚糖小球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适合作为一种Cr(Ⅵ)的吸附剂。该实验条件简单、结果可靠,涉及多学科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