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2)
2023(3756)
2022(3245)
2021(3214)
2020(2842)
2019(6762)
2018(6933)
2017(13588)
2016(7388)
2015(8511)
2014(8516)
2013(8115)
2012(7145)
2011(6337)
2010(6741)
2009(6139)
2008(6057)
2007(5298)
2006(4603)
2005(4045)
作者
(21368)
(17590)
(17552)
(16773)
(11273)
(8418)
(8069)
(6934)
(6657)
(6464)
(6115)
(5960)
(5705)
(5671)
(5473)
(5362)
(5304)
(5110)
(5038)
(4991)
(4464)
(4324)
(4307)
(4100)
(4035)
(3955)
(3942)
(3873)
(3627)
(3482)
学科
(31385)
经济(31364)
管理(20553)
(18769)
方法(18450)
数学(16940)
数学方法(16397)
(16377)
企业(16377)
(6836)
理论(6696)
中国(6648)
(5882)
业经(5746)
(5735)
教学(5217)
地方(4875)
(4800)
(4754)
贸易(4749)
(4619)
技术(4493)
农业(4223)
(4153)
(3964)
(3887)
(3882)
财务(3853)
财务管理(3844)
环境(3788)
机构
学院(102601)
大学(100341)
管理(40818)
(38149)
经济(37227)
理学(35569)
理学院(35198)
管理学(33958)
管理学院(33793)
研究(31281)
中国(23840)
(21875)
科学(21037)
(16466)
(16392)
业大(16217)
(16130)
(15151)
中心(14755)
研究所(14746)
北京(13839)
财经(13181)
技术(13147)
农业(12961)
(12721)
师范(12571)
(12526)
(11910)
(11485)
经济学(11047)
基金
项目(70001)
科学(54842)
基金(49794)
研究(48957)
(43967)
国家(43654)
科学基金(37889)
社会(29047)
(28881)
社会科(27641)
社会科学(27632)
自然(26518)
自然科(25991)
自然科学(25987)
基金项目(25650)
自然科学基金(25478)
教育(24383)
(24073)
资助(22499)
编号(20321)
重点(15973)
成果(15714)
(14673)
(14647)
课题(14616)
(14304)
计划(13664)
创新(13625)
科研(13496)
大学(13052)
期刊
(39037)
经济(39037)
研究(25998)
中国(20171)
管理(16022)
学报(15593)
科学(14666)
(14358)
教育(13413)
(12936)
技术(12771)
大学(11929)
学学(11227)
农业(9975)
统计(8545)
(7543)
(7097)
金融(7097)
决策(6938)
经济研究(6531)
业经(6459)
(6030)
技术经济(6027)
财经(5995)
(5097)
职业(5002)
图书(4954)
科技(4934)
资源(4672)
问题(4671)
共检索到145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启发  蒋翠侠  
本文基于分位数的回归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计量模型: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并给出了其数学表示、参数估计与预测方法等一整套建模技术。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能够细致地给出响应变量在各个分位点上的条件分位数,便于揭示响应变量位置、散布与形状等动态调整过程的全景信息,从而得到比均值局部调整模型更为深刻的结果。最后,将分位数局部调整模型应用于中国货币需求分析,结果显示,在货币需求的不同阶段,不仅调整速度不同,调整方式也呈现出非对称性;M1存在货币失踪之谜现象,而M2却在条件密度第一个最优区域实现了供求均衡;最优货币需求条件密度曲线较为分散,这为央行制定货币政策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启发  康宁  蒋翠侠  
误差校正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将误差校正模型从均值框架推广到分位数框架,提出了分位数误差校正模型的概念,并给出一整套建模技术:模型表示、参数估计、模型定阶、诊断检验、密度预测等。通过数值模拟,将其与经典的均值误差校正模型、分位数自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分位数误差校正模型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的准度与精度。此外,选取中国货币供应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分位数误差校正模型的条件密度预测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康宁  荆科  
金融经济系统预测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问题,系统中大多数变量具有非线性与异质性等特征,门限分位数自回归(TQAR)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这一特征。本文研究TQAR模型的预测技术,给出其条件分位数预测和条件密度预测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门限均值自回归模型(TAR)和分位数自回归(QAR)模型相比,TQAR模型在预测的精度和准度方面更具优势。文章使用TQAR模型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预测通货膨胀的波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TQAR模型不仅能够揭示通货膨胀的门限效应和异质效应,提供比TAR和QAR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准度,而且能够通过条件密度预测曲线,细致刻画通货膨胀条件分布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杰  张绍宗  
金融风险的VaR度量方法已经成为国际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鉴于VaR本身可以看做是资产或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左侧分位数,文章根据蒋文江教授于2004年提出的一类新型的分位数概率模型,直接构建基于分位数分布的动态VaR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分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基于新型分位数分布的VaR模型在99%的高置信水平下能够较好地刻画证券市场的金融风险,且动态VaR模型在发达证券市场的表现优于国内证券市场的表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谭黎明   金泽群   张征宇   周亚虹  
处理非线性模型中的样本选择问题和内生变量问题是计量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提出采用控制函数法对具有内生变量的分位数样本选择模型进行识别与估计。参考Arellano和Bonhomme(2017),我们将结果方程和选择方程中不可观测扰动项的联合分布建模为Copula函数,修正了分位数样本选择问题所产生的选择偏误。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在结果方程中加入用基函数逼近的控制函数作为额外的解释变量来处理内生变量问题。在处理内生变量问题上,控制函数方法与逆分位数回归相比易于实现,避免了求解非凸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进一步地,我们证明了估计量的一致性与渐近正态性,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给出了该估计量的有限样本结果,并与逆分位数回归进行了比较。最后,我们将该模型应用于分析已婚女性的教育回报率,体现了本模型的实用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俊峰  
尽管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经济金融数据的尖峰厚尾、结构突变等问题,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信息,但是其并不能很好解决多维变量模型的维数灾难问题。为此,文章在贝叶斯分位数回归基础上,结合自适应Lasso变量惩罚作用,构建了基于MH抽样的自适应Lasso惩罚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实验以及MCMC链条检验,证明上述模型具有优良拟合性质,尤其是在小样本情形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婧  何幼桦  
文章使用贝叶斯方法对分位数自回归模型系数的变点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对分位数回归模型的Gibbs抽样方法的研究,给出了变点模型参数的满条件分布以及MCMC抽样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得到变点时刻的MCMC抽样链条有很好的收敛性。使用分位数自回归变点模型对中小板综合指数极差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数据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在较低分位数上波动的滞后性要弱于高分位数。在不同分位数上得到的变点时刻的估计,与该时间段中小板市场波动的实际表现相一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龙振环  张飞鹏  周小英  
研究目标:建立具有多个变点的逐段连续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Continuous Piecewise Linear Quantile Regression with Multiple Change Points,CPLQR)。研究方法:先通过LASSO和广义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变点个数,再通过线性化技巧来估计变点的位置与回归系数。研究发现:新方法能够同时确定变点个数、估计变点位置和回归系数,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应用该方法于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之间关系,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实用性。研究创新:新方法能够处理多个变点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晓蓉   李路   夏晓倩  
本文以单指标分位数模型为基础,将传统的一元响应变量拓展至多元,并针对面板数据,提出了多元响应面板单指标分位数模型。该模型嵌入了个体属性,表现为回归系数与个体有关,以此刻画总体中个体的异质性和同质性。为识别潜在的同质性结构和估计模型系数,建立了一种“四步”方法,包括估计个体系数、依据该系数估计值采用聚类方法识别同质性结构、构建信息准则确定同质群体数目,以及基于同组个体得到群体系数估计值。数值模拟发现本文所提方法的估计偏差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且对同质性群体的成员及其数目的估计也较为准确。另外,基于提出的模型研究了48个国家1971-20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测度了年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年人口增长率和商品贸易占GDP比率这三个指标对不同国家群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本文所提模型及方法可以为识别其他类似模型的同质性结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龙振环  张飞鹏  周小英  
研究目标:建立具有多个变点的逐段连续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Continuous Piecewise Linear Quantile Regression with Multiple Change Points,CPLQR)。研究方法:先通过LASSO和广义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变点个数,再通过线性化技巧来估计变点的位置与回归系数。研究发现:新方法能够同时确定变点个数、估计变点位置和回归系数,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应用该方法于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之间关系,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实用性。研究创新:新方法能够处理多个变点的问题,通过LASSO和广义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变点数目,避免了主观判断的弊端;借助线性化技巧,解决了目标函数在变点处不可导问题。研究价值:本文结果将为分析经济、金融、医药和生物等学科中存在结构变化的数据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玉婷   傅德印  
因子增广回归是利用高维数据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的重要方法。然而,均值回归框架下的因子模型和回归模型在面对异常值或厚尾分布时结果不够稳健。为此,文章在分位数回归框架下构建分位数因子增广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该模型通过构建分位数因子模型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提取不同分位点的公共因子;进一步,利用提取出的公共因子和响应变量的滞后项构建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数据出现异常值或厚尾分布的情境下,分位数因子分析估计的均值因子和非均值因子更稳健,分位数因子增广回归的预测性能优于因子增广回归的预测性能,且分位数因子增广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基准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雅明   张晴   李秀芳  
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两类损失数据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常难以直接对其进行联合建模并量化二者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相依性。鉴于此,笔者将非对称拉普拉斯分布与单变量分位数回归模型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二元背景,建立震级与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联合分位数回归模型。该模型无需针对两类损失分布予以假设,并且可以实现在险价值VaR和期望尾部损失ES的联合评估,从而为巨灾多元损失提供更加灵活准确与信息充分的量化框架。基于中国大陆地区1990—2020年的地震灾害损失数据,利用EM算法估计系数,分别测算了二元损失在独立和相依情形下的VaR和ES,结果表明在相依性模型假设下,VaR和ES的估计结果会更加充足,故考虑二元损失的相依性是必要的。基于上述结果,笔者运用核估计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地震巨灾指数保险的制度设计与保费厘定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强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是盈余管理研究的首要问题,操纵性应计估计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相关的研究结论是否可靠。针对截面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等存在的计量问题进行局部调整,并通过2002-200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比较截面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业绩匹配琼斯模型以及相应的局部调整模型的识别效果,发现局部调整模型能够改善原模型的识别效果:在盈余管理幅度为总资产1%水平时,Ⅱ型错误频率改善最为明显,并且随盈余管理幅度的增加,局部调整模型和原模型Ⅱ型错误率的差距逐步缩小,表明调整的模型较为显著地改善了琼斯模型对操纵性应计的识别精度,减少了识别误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兆君  
文章通过分析线性均值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的分位数,将线性均值回归关系式恒等变换为线性分位数回归关系式,把线性均值回归模型与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研究方法整合起来,得到了依分位数水平的线性均值回归模型。建立了因变量取值中心与分位数之间依数据信息的联系,在同一分位数水平下,同时给出均值预测与均值分位数预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四军  唐静媛  江秋池  钟原  
本文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纳入超效率DEA模型的非期望产出,测算我国各省市2007—2016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分位数空间自回归模型,考虑能源效率空间影响的同时,分析不同分位点上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环保进步和城镇化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邻省带来的空间影响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效率越高的省市更易受到邻省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均衡对能源效率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产业结构优化、环保进步和城镇化发展均可有效提高能源效率,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随分位点的不同而变化,高效率省市的能源效率更易受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中高效率省市则对环保进步和城镇化率更为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