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8)
2023(5196)
2022(4311)
2021(3758)
2020(3028)
2019(6492)
2018(6217)
2017(12155)
2016(6152)
2015(6800)
2014(6734)
2013(6726)
2012(6594)
2011(6266)
2010(6474)
2009(6221)
2008(5954)
2007(5471)
2006(5368)
2005(4789)
作者
(17533)
(14956)
(14826)
(14378)
(9586)
(6888)
(6807)
(5737)
(5671)
(5365)
(5326)
(4937)
(4838)
(4805)
(4595)
(4499)
(4343)
(4295)
(4256)
(3848)
(3816)
(3587)
(3526)
(3483)
(3468)
(3363)
(3188)
(3054)
(2920)
(2841)
学科
(53880)
经济(53742)
管理(19255)
方法(15150)
地方(14741)
(14507)
(13555)
企业(13555)
地方经济(11590)
数学(11396)
数学方法(11366)
业经(10967)
中国(10350)
(8497)
(8347)
(8241)
(7022)
(6858)
理论(6568)
环境(6499)
经济学(6394)
(6386)
(5388)
农业(5287)
产业(5146)
社会(4998)
(4989)
金融(4988)
(4798)
资源(4650)
机构
大学(99840)
学院(99306)
(53881)
经济(53023)
研究(37419)
管理(37278)
理学(31708)
理学院(31363)
管理学(31020)
管理学院(30815)
中国(27230)
(23179)
(19884)
科学(18575)
财经(18396)
经济学(18185)
(17848)
(16533)
中心(15953)
经济学院(15907)
研究所(15779)
(14713)
财经大学(13430)
社会(13068)
(13031)
师范(12990)
(12875)
北京(12719)
(11417)
研究中心(11077)
基金
项目(60028)
科学(48619)
研究(46825)
基金(44955)
(37688)
国家(37356)
社会(35717)
社会科(32677)
社会科学(32659)
科学基金(32601)
基金项目(23036)
(22276)
教育(20526)
(18025)
编号(18006)
资助(17644)
自然(17226)
自然科(16809)
自然科学(16803)
自然科学基金(16517)
成果(15555)
国家社会(15121)
(13936)
(13842)
重点(13462)
(13028)
经济(12907)
教育部(12697)
人文(12592)
课题(12578)
期刊
(70020)
经济(70020)
研究(35578)
中国(19180)
(18196)
管理(15557)
科学(12310)
经济研究(12270)
学报(11647)
(10962)
财经(10888)
大学(9913)
(9588)
学学(9407)
(8725)
金融(8725)
业经(8667)
问题(8643)
技术(8534)
教育(7803)
农业(7152)
技术经济(6737)
世界(6392)
统计(5926)
(5648)
经济问题(5611)
经济管理(5521)
改革(5366)
(5366)
经济学(5109)
共检索到16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晓星  
分享经济的核心是分享行动,但分享行动与经济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张力。分享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类型,指向人们之间的合作、沟通与联系,突破个人与家庭之间的隔阂和边界。分享经济的经济行为又指向经济计算的理性命题,导致合作的困境。分享行动导向集体行动,而个人的理性计算可能导致社会层面面临集体行动困境。分享经济的困境源于共同体要求分享的价值追求与经济行为的利益追求之间的冲突。针对不同类型的分享经济,应出台不同的社会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培育社区型分享经济、培育公共理性等,以营造分享社会为最终落脚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曼  
借助互联网,消费者不但可以轻松找到他们所需的商品,还可以将自己闲置的资源分享给他人,从而获取收入。分享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商业、服务和技术方面的变革。商业变革:用户是商业实现和成功的前提商业变革源以经济发展诉求,而经济发展源以市场需求驱动。对于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思考三点:用户是谁?能为用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今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这是我国领导人对分享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首次予以的正面肯定,也是对近年悄然兴起的国内分享经济模式的探索者、创业者和实践者莫大的鼓励。"分享经济"又被称作"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的思想最早启蒙于18世纪末,当时有学者从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角度,提出在企业中实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卢国良  
一、分享经济的实证分析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创立了著名的《短缺经济学》.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特征有重大意义.但是,社会主义不仅是短缺经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它还是一种"分享制经济"."分享经济"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的、社会上一些单位或个人凭借其所处的优势地位,通过非等价交换参与另一些单位或个人劳动成果的分享,形成合法主体和非法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郜媛莹  陈锐  
作为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形态,分享经济在改变传统经济模式及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在创新领域、市场格局以及行业监管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趋势,同时为政府治理在各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剖析了目前分享经济的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工具及配套的财税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并从树立协同治理理念、运用数字化治理工具、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及建立健全财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分享经济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静萍   陈南  
尽管近年来分享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但是其统计边界和分类尚不明确,尤其是增加值测算方法和实践几近空白,制约了对分享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的判断。本文对分享对象、分享动机、分享产出、数字平台作用、分享主体等要素进行辨析,提出分享经济的定义,指出分享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基于自有资产和个体劳动的服务提供,并明确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相兼容的分享经济行业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间接测算方法,对我国2008年、2013年、2018年三个经济普查年份的分享经济增加值进行实际测算,为认识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卉  郑洁  
分享经济在中国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其行业渗透广泛、市场规模庞大、经营模式多样并有国家政策支持。中国逐渐从分享经济的追随者成为引领者。然而,分享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背离其初衷,形成了分享经济悖论,主要呈现在市场、资源、信息三个方面。本文以重构信任机制、可追溯性、去中心化和自治协同性为特征的区块链技术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分享经济悖论,促进分享经济蓬勃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包燕萍  陈耿  
分享经济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为参与者创造了新的交易模式,其本质上并未改变传统的"供—需"关系,却通过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来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大大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知识技能分享经济带动了社会就业、扩大了税源,然而现行的税制及征收体系尚未能适应此新经济业态,存在偷漏税现象,因而深入分析分享经济的税收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知识技能分享平台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交易模式的价值链、适用的税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税制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炳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是我国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总结,在今后的改革中要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利益分享。该文着重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说明:一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二是为什么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现实生活中提出的迫切需要?三是为什么说实行利益分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阐述,希望读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文明  吕福玉  
"分享"不是"共享",而是"协同消费"。分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使用所有权"。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是"个人对个人交易"。分享经济的实质是新型信息消费。分享经济的未来走向是:分享主体不断换位、分享观念不断更新、分享规模不断扩大、分享范围不断拓展、分享内容不断丰富、分享形式不断创新、分享增量不断做大、分享价值不断提升、分享技术不断优化和分享社交不断本地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万东华  余芳东  原鹏飞  陶然  董倩  申俊利  
分享经济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实现经济剩余资源的供需匹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如何准确衡量分享经济及其对经济的贡献,也随之成为统计部门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本文首先对分享经济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然后就分享经济对现行统计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统计角度对分享经济的内涵进行界定,着重研究探讨分享经济的模式类型、统计方法、调查对象及数据来源等统计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超  张建琦  刘衡  
分享经济已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相关的文献综述仍尚付阙如。为此,本文对分享经济领域内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回顾。首先,本文比较了分享与分享经济在概念上的区别,并归纳出分享经济的四个特征:以闲置资源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以短时让渡使用权为方式,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消费者和平台两个层面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消费者层面,推动人们参与分享经济的动机主要是经济利益,社交动机和环保动机的作用未取得一致结论,而信任度、熟悉度和感知的风险因素能影响人们参与分享经济;在平台层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孟韬  李佳雷  郝增慧  
分享经济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分享经济也是一种组织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双边市场资源与需求,实现组织绩效。虽然经济管理领域对分享经济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但是从企业组织理论视角出发对分享经济的研究十分不足,对中国分享经济的研究更是匮乏。文章基于横向交易市场的理论框架,运用类型学分类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了中国126个案例企业相关数据,试图回答如何界定中国分享经济组织分类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分享经济组织类型主要集中在"交易中心型"和"用户匹配型"两类,呈现出与国外不同的高"平台中介性"和低"社会性"特点。文章最后还比较分析了中国分享经济组织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嘉伟  陈骐  
文章首先回归了文献中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然后依据双边市场理论和搜寻匹配理论给出了自己对于分享经济的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平台将用户群体中的供给、需求信息整合起来并有效匹配,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模式。根据这一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应具有以个体间交易为主、涉及领域广泛以及对数据分析和网络条件要求苛刻三个特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嘉伟  陈骐  
文章首先回归了文献中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然后依据双边市场理论和搜寻匹配理论给出了自己对于分享经济的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平台将用户群体中的供给、需求信息整合起来并有效匹配,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模式。根据这一定义,文章认为分享经济应具有以个体间交易为主、涉及领域广泛以及对数据分析和网络条件要求苛刻三个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