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7)
2023(6624)
2022(5492)
2021(4843)
2020(3936)
2019(9039)
2018(9036)
2017(16717)
2016(9002)
2015(10457)
2014(11134)
2013(10842)
2012(10285)
2011(9604)
2010(10083)
2009(9444)
2008(9380)
2007(8693)
2006(8061)
2005(7582)
作者
(27502)
(22920)
(22796)
(21901)
(14769)
(10871)
(10503)
(8967)
(8756)
(8503)
(7985)
(7633)
(7572)
(7394)
(7189)
(7066)
(6693)
(6682)
(6599)
(6481)
(6018)
(5525)
(5513)
(5431)
(5212)
(5132)
(5026)
(4974)
(4802)
(4471)
学科
(63040)
经济(62992)
管理(26695)
(21015)
方法(19445)
(17960)
企业(17960)
地方(16107)
数学(15767)
数学方法(15504)
中国(14459)
(12373)
地方经济(12041)
业经(11454)
理论(10063)
(9751)
(9651)
(8341)
(8218)
经济学(7732)
环境(7320)
(7267)
金融(7266)
农业(6984)
(6847)
银行(6841)
(6750)
(6552)
(6513)
(6446)
机构
学院(144636)
大学(143387)
(68120)
经济(66632)
管理(50721)
研究(49973)
理学(42180)
理学院(41686)
管理学(40863)
管理学院(40592)
中国(38724)
(31242)
(30483)
科学(28013)
(25408)
财经(24216)
(23721)
经济学(22826)
研究所(22359)
中心(22260)
(21596)
经济学院(20032)
北京(19855)
(19565)
师范(19439)
(19100)
(17642)
财经大学(17427)
(16727)
业大(15950)
基金
项目(81820)
科学(63888)
研究(63434)
基金(57734)
(48643)
国家(48203)
科学基金(41405)
社会(40987)
社会科(38727)
社会科学(38717)
(32107)
教育(29643)
基金项目(28905)
编号(26706)
(25888)
资助(24920)
自然(23897)
自然科(23301)
自然科学(23292)
成果(23097)
自然科学基金(22847)
课题(19262)
(18607)
重点(18547)
(17723)
国家社会(17048)
(16465)
大学(16155)
项目编号(16123)
(16082)
期刊
(88300)
经济(88300)
研究(50130)
中国(31164)
(25974)
管理(21701)
教育(18650)
学报(17785)
科学(16981)
技术(15302)
(15255)
经济研究(14884)
大学(14116)
财经(13271)
学学(13052)
(13031)
金融(13031)
(11758)
业经(11530)
问题(10753)
统计(9878)
农业(9852)
技术经济(9331)
(8102)
(7846)
图书(7674)
决策(7604)
世界(7191)
经济问题(7063)
商业(7028)
共检索到237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南南  孙绪换  
2008SNA下的就业核算制度难以满足分享经济就业核算需求,社会整体就业规模未能得到有效反映。研究分享经济就业核算理论与统计方法,既是了解就业市场现状、把握分享经济劳动投入规模的现实需要,也是改进核算方法、填补分享经济就业核算理论缺失、补充更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需要。文章在界定分享经济就业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分享经济就业特征,探讨了当下就业核算体系所面临的分享经济就业核算困境,并从调整就业口径、扩展就业数据来源、更新就业分类、构建分享经济就业指标体系及测度分享经济劳动投入五个方面对分享经济就业核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分享经济就业核算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翠萍  耿修林  
分享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分享经济成果至今还未能以数据的形式纳入GDP核算中。如何将分享经济的成果以科学的方法纳入我国GDP核算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统计难题。鉴于此,文章针对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现实,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统计测度的角度,界定了分享经济与分享经济产品的概念,尝试划分出分享经济各领域所属行业,重点基于卫星账户(SA)原理,探讨了分享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与核算的过程,并提出增加值核算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分享经济统计核算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南南  邵长銮  
地摊经济以进入门槛低、投入成本低等独特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难以满足地摊经济核算的要求,地摊经济规模与结构均未能得到有效反映。文章在地摊经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中就业人员口径调整、地摊经济规模测度、地摊经济数据获取以及地摊经济是否应该被包含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地摊经济理论测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翠萍  耿修林  
分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处于探讨之中。文章针对分享经济发展实际,首先剖析了分享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贡献,探讨构建分享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及分享经济指标体系总体框架,构建了分享经济指标体系,并对分享经济指标体系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最后提出分享经济指标体系在设计时的几个注意事项,以期对统计部门建立分享经济指标体系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曼  
分享经济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但目前分享经济市场的同质化竞争白热化,营销方式仍以"烧钱"模式为主,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本文通过问卷统计实证研究,基于不同分享经济平台类型,即分别基于闲置资产、闲置时间和闲置技能,开展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从而推进差异化营销策略活动的开展。结果显示,个人因素(P)对三种不同分享经济平台的消费决策均产生影响,而其他人因素(O)只对基于闲置技能的分享平台消费决策产生影响,营销者因素(M)同时对基于资产和时间的分享平台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曼  
分享经济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但目前分享经济市场的同质化竞争白热化,营销方式仍以“烧钱”模式为主,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本文通过问卷统计实证研究,基于不同分享经济平台类型,即分别基于闲置资产、闲置时间和闲置技能,开展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从而推进差异化营销策略活动的开展。结果显示,个人因素(P)对三种不同分享经济平台的消费决策均产生影响,而其他人因素(O)只对基于闲置技能的分享平台消费决策产生影响,营销者因素(M)同时对基于资产和时间的分享平台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京凤  郭爱请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提出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的几种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静萍   陈南  
尽管近年来分享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但是其统计边界和分类尚不明确,尤其是增加值测算方法和实践几近空白,制约了对分享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的判断。本文对分享对象、分享动机、分享产出、数字平台作用、分享主体等要素进行辨析,提出分享经济的定义,指出分享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基于自有资产和个体劳动的服务提供,并明确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相兼容的分享经济行业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间接测算方法,对我国2008年、2013年、2018年三个经济普查年份的分享经济增加值进行实际测算,为认识我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克桥  朱杰  
建立海洋经济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核算内容、数据采集原则、抽样调查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剥离处理,然后研究了海洋经济核算方法,建立了海洋经济核算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定胜  
现有绿色核算体系存在过于复杂、难以操作、可比性差等缺点,尚未形成世界各国能通用的核算体系。本文在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内质属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可持续原则、效用衡量原则、纵横向可比原则、数据易采集原则等四大原则作为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准则;其次,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以四大原则为指导,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会总效用衡量的"零排放"GDP核算方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曼  
借助互联网,消费者不但可以轻松找到他们所需的商品,还可以将自己闲置的资源分享给他人,从而获取收入。分享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商业、服务和技术方面的变革。商业变革:用户是商业实现和成功的前提商业变革源以经济发展诉求,而经济发展源以市场需求驱动。对于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思考三点:用户是谁?能为用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今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这是我国领导人对分享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首次予以的正面肯定,也是对近年悄然兴起的国内分享经济模式的探索者、创业者和实践者莫大的鼓励。"分享经济"又被称作"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的思想最早启蒙于18世纪末,当时有学者从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角度,提出在企业中实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海艳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从行业领域渗透力、市场规模扩张力、典型企业生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分享经济坚实的盈利根基,从案例分析的视角,分析了分享经济企业创新的"三维定制"、"多面业务"、"二元理财"盈利模式,从法律制度、信任体系、协调机制方面,提出了规范分享经济更好发展的建议,以期推动分享经济企业更好盈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夏南新  
一、地下经济理论的凸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许多经济学家被这一现象所困扰:一方面通货膨胀率长期爬升,另一方面失业率却居高不下,出现了所谓“滞胀”现象。1969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经济报告》中绘制的1952—1968年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图1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珍  沈建国  
我国学者李炳炎提出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与美国学者威茨曼教授提出的西方分享经济理论,是中西分享经济理论的代表性观点。李炳炎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可以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分享改革成果的机制。威茨曼则以解决滞胀问题为直接目的,提出改变固定的工资制度,赋予劳动者一定的利润分享权利,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本文试图对两种观点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以探索不同社会体系下分享经济的本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