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5)
- 2023(10393)
- 2022(8747)
- 2021(7859)
- 2020(6273)
- 2019(13989)
- 2018(13801)
- 2017(25169)
- 2016(13583)
- 2015(15266)
- 2014(15143)
- 2013(14855)
- 2012(14296)
- 2011(13368)
- 2010(14006)
- 2009(12933)
- 2008(12592)
- 2007(11444)
- 2006(10554)
- 2005(9838)
- 学科
- 济(77061)
- 经济(76998)
- 管理(37954)
- 业(36039)
- 企(28265)
- 企业(28265)
- 地方(24734)
- 中国(23328)
- 方法(18655)
- 农(17535)
- 业经(17059)
- 技术(15827)
- 地方经济(15644)
- 数学(15463)
- 数学方法(15335)
- 学(13180)
- 融(13056)
- 金融(13056)
- 银(12487)
- 银行(12462)
- 农业(12274)
- 行(12264)
- 制(12037)
- 发(12010)
- 理论(11273)
- 技术管理(10764)
- 环境(10744)
- 财(10707)
- 贸(10120)
- 贸易(10108)
- 机构
- 学院(198921)
- 大学(195141)
- 济(91403)
- 经济(89529)
- 研究(77159)
- 管理(69316)
- 中国(58440)
- 理学(57187)
- 理学院(56465)
- 管理学(55658)
- 管理学院(55266)
- 科学(43503)
- 京(42597)
- 财(39942)
- 所(39454)
- 研究所(35145)
- 中心(33446)
- 江(32691)
- 农(30291)
- 财经(30240)
- 范(29494)
- 师范(29252)
- 经济学(28921)
- 北京(28116)
- 院(27682)
- 经(27167)
- 州(26529)
- 经济学院(25511)
- 业大(24477)
- 省(23153)
- 基金
- 项目(119933)
- 研究(94313)
- 科学(94196)
- 基金(82299)
- 家(70435)
- 国家(69757)
- 社会(60346)
- 科学基金(59164)
- 社会科(57196)
- 社会科学(57182)
- 省(49940)
- 教育(43551)
- 基金项目(42602)
- 划(40452)
- 编号(38611)
- 自然(33429)
- 发(33405)
- 资助(32786)
- 自然科(32640)
- 自然科学(32629)
- 成果(32606)
- 自然科学基金(32017)
- 课题(29376)
- 创(27936)
- 发展(27866)
- 重点(27805)
- 展(27386)
- 创新(26278)
- 部(25618)
- 国家社会(24847)
- 期刊
- 济(118146)
- 经济(118146)
- 研究(70339)
- 中国(51804)
- 教育(32379)
- 管理(30754)
- 农(30005)
- 财(29219)
- 学报(25594)
- 科学(25273)
- 融(23317)
- 金融(23317)
- 技术(21264)
- 农业(20701)
- 大学(20096)
- 经济研究(19789)
- 业经(18617)
- 学学(18461)
- 财经(15741)
- 问题(14423)
- 经(13899)
- 技术经济(12002)
- 世界(11630)
- 业(11557)
- 贸(11172)
- 坛(11029)
- 论坛(11029)
- 国际(10473)
- 科技(10179)
- 商业(10023)
共检索到336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泓宁 陈瑾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分享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分享经济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市场边界的无形化、生产消费的绿色化和社会联系的信用化等主要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分享经济对于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匹配的重要性,以及在新常态下推动消费理念、资产权属、生产组织、产业发展以及就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同时,对分享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体描述,得出应倡导分享理念、抢抓分享机遇、推动分享发展、营造分享环境等若干重要启示,这对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分享经济、推动当前新旧动能的转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分享经济 经济新动能 培育 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泓宁 陈瑾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分享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分享经济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市场边界的无形化、生产消费的绿色化和社会联系的信用化等主要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分享经济对于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匹配的重要性,以及在新常态下推动消费理念、资产权属、生产组织、产业发展以及就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同时,对分享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体描述,得出应倡导分享理念、抢抓分享机遇、推动分享发展、营造分享环境等若干重要启示,这对于更好地把握和运
关键词:
分享经济 经济新动能 培育 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伍茜溪
(一)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强有力支撑。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的前提条件是划清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清晰了,政府才不会和市场抢着做事情,政府去做市场能力所不及的事情。首先是关心民生、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保障,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氛围,设法协助企业干成事、干好事,释放出更多的市场活力,促进实体经济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红利 着力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娟 代杨龙
新经济的发展核心是创新所带来的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西部地区新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2016年西部地区平均新经济总指数为12. 63,新经济总指数较全国水平较低。四川、重庆、陕西以及内蒙古总指数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余7个省(区、市)低于西部地区新经济发展平均水平。但从增速看,甘肃、广西、贵州、青海增速均超全国水平20%,反映西部地区新经济发展增长快,潜力大。本文通过对37项指标相关数据的分析,梳理我国西部地区新经济发展现状,探究发展的平衡点和突破点,为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思路。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经济 新动能 创新驱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文尧 王西
本文从东北地区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出发,阐明了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等具体问题,进而总结出在当前阶段东北经济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为扫清一切发展障碍,振兴东北经济,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包括把创新驱动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培育先进制造业和新业态、塑造高素质人力资本、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举措,以实现新动能带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对如何有效培育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新动能 新业态 发展困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寿斌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城商行的经营发展也面临诸多新挑战。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破解长期形成的惯性发展模式瓶颈,提升可持续稳健发展能力,考验着城商行的经营管理智慧。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立足城商行的经营管理现状,对新形势下城商行如何助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思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戈非 任保平
培育新动能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大国现实下新动能的培育最终要落实到各地方经济中去进行。本文从省域层次入手探讨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培育问题。通过界定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内容,构建新动能指数体系,本文对各省域2012—2018年的新动能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与解读,结果发现各地新动能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虽然相互间的差异广泛存在,结构性偏差各有不同,但动能水平低的地方增速快于高水平地区,表现出一定的趋同特性。以定量分析为基础,本文给出了解决地方经济新动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地方经济 新动能 评价解读 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田杰棠 贺俊 李东红 李钢
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目前新动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经济新动能源自何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是什么?传统产业能否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在新动能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家在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本期笔谈邀请了多位科技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圣伟
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用创新性思维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促进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和发展空间有效释放当前我国经济下行有外部性、周期性因素,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传统动能难以为继。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用创新性思维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通过技术创新、组织重构和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区域增长极和全球增长域,依靠部门、城乡之间要素再配置和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圣伟
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用创新性思维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促进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和发展空间有效释放当前我国经济下行有外部性、周期性因素,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传统动能难以为继。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用创新性思维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通过技术创新、组织重构和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区域增长极和全球增长域,依靠部门、城乡之间要素再配置和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军
现代物流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以及入世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等 ,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第三利润源 第三方物流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苏南地区通常被定义为:苏锡常三个地级市以及昆山、江阴等九个县级市,具体包括各城市的市区和农村。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持续时间长, 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特征, 因而出现了“苏南模式”的提法。在不同时期, 苏南模式有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总结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并着重分析“新苏南模式”的特点, 总结出对发展民营经济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牧南 黄槿
针对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互联网金融等为标志的平台经济是否就等于共享经济,以及部分平台经济的"真租赁、伪共享"模式是否也属于共享经济范畴等问题,通过对现阶段几种似乎与共享经济高度相关的新兴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共享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关联概念以及共享经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学理性解释,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若干商业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基于共享经济的基本经济学属性和特质提出若干相关政策建议,尤其要突出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及闲置社会资源再利用的共享特质,以期对当前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治理,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背景下的相关产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商务模式 共享单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舒苑 易川琪 张梅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应着力于促进青年人才从服务城市发展向服务农村社会经济管理转变。欧盟、美国及日本分别形成了以促进城市地区或二、三产业的青年人才下乡、帮助新进青年农户扫清成长阻碍以及提高现有青年农民农业活动素质水平为特点的完整的青年农民培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我国可依托于健全的长效激励、保障机制,放开的户籍制度,完善的认定认证程序,专门的官方机构以及涵盖内容广泛的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培育青年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