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3)
2023(11212)
2022(9890)
2021(9160)
2020(7677)
2019(17733)
2018(17752)
2017(34312)
2016(18310)
2015(20638)
2014(20715)
2013(20780)
2012(19083)
2011(17535)
2010(17526)
2009(16125)
2008(15378)
2007(13294)
2006(11819)
2005(10417)
作者
(53508)
(44358)
(44123)
(42132)
(28409)
(21135)
(20015)
(17571)
(16938)
(15818)
(15144)
(14992)
(14113)
(14043)
(13682)
(13497)
(13161)
(12940)
(12610)
(12539)
(11040)
(10980)
(10554)
(10144)
(10050)
(9825)
(9753)
(9585)
(8927)
(8514)
学科
(94426)
经济(94340)
管理(53082)
(47410)
(40033)
企业(40033)
方法(37041)
数学(32002)
数学方法(31697)
地方(21885)
中国(20563)
(19348)
(18838)
业经(18459)
(17328)
地方经济(14028)
(13740)
理论(13262)
环境(12997)
(12947)
农业(12906)
(12780)
贸易(12772)
(12266)
(11353)
金融(11352)
技术(10986)
(10837)
银行(10805)
(10751)
机构
大学(269248)
学院(265826)
(114181)
经济(111836)
管理(108037)
理学(93778)
理学院(92741)
研究(92243)
管理学(91305)
管理学院(90825)
中国(66524)
(57307)
科学(55638)
(48784)
(46051)
研究所(41944)
中心(40224)
财经(39613)
(37888)
业大(37627)
(37174)
北京(36702)
(35925)
(35280)
师范(35029)
经济学(34422)
(33242)
经济学院(30649)
(30401)
农业(29424)
基金
项目(181073)
科学(142282)
研究(133895)
基金(131542)
(113516)
国家(112589)
科学基金(96952)
社会(84718)
社会科(80292)
社会科学(80269)
基金项目(70271)
(69646)
自然(62334)
自然科(60828)
自然科学(60816)
教育(60323)
自然科学基金(59715)
(58332)
编号(54590)
资助(54291)
成果(44279)
重点(39897)
(39857)
(39026)
(37087)
课题(36994)
创新(34557)
教育部(34506)
国家社会(34480)
科研(34081)
期刊
(130040)
经济(130040)
研究(83267)
中国(46133)
管理(40537)
学报(39567)
科学(37383)
(35178)
(34092)
大学(30015)
学学(28038)
教育(27586)
农业(24086)
技术(23584)
经济研究(21419)
(20746)
金融(20746)
财经(19587)
业经(18994)
(16733)
问题(16315)
图书(15539)
技术经济(14654)
理论(14016)
实践(12589)
(12589)
现代(12510)
科技(12439)
商业(11728)
(11590)
共检索到390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超  张建琦  刘衡  
分享经济已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相关的文献综述仍尚付阙如。为此,本文对分享经济领域内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回顾。首先,本文比较了分享与分享经济在概念上的区别,并归纳出分享经济的四个特征:以闲置资源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以短时让渡使用权为方式,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消费者和平台两个层面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消费者层面,推动人们参与分享经济的动机主要是经济利益,社交动机和环保动机的作用未取得一致结论,而信任度、熟悉度和感知的风险因素能影响人们参与分享经济;在平台层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青松  郭毛毛  
近年来,共享经济不断演进,逐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学术界对共享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享经济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经验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其中,如何化解市场冲突、实现有效监管以及如何通过共享的途径进行创新,是当前及今后该领域新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立威  何勤  
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指个人、组织或者企业,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分享闲置实物资源或认知盈余,以低于专业性组织者的边际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信任是支撑分享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国内外学术界对分享经济中的信任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对分享经济中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信任进行了区分,对平台信任和人际信任进行了区分,将分享经济中的信任划分为需方对分享平台信任、需方对供方信任、需方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供方对分享平台信任、供方对需方信任5种类型;从交易主体、互动强度、交易对象、产权四方面对分享经济中的信任与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进行了比较,归纳了分享经济中信任的特征;从需方和供方两个视角系统梳理了分享经济中不同类型信任形成的前因、关系和结果,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对推动分享经济中信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曼  
借助互联网,消费者不但可以轻松找到他们所需的商品,还可以将自己闲置的资源分享给他人,从而获取收入。分享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商业、服务和技术方面的变革。商业变革:用户是商业实现和成功的前提商业变革源以经济发展诉求,而经济发展源以市场需求驱动。对于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思考三点:用户是谁?能为用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今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这是我国领导人对分享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首次予以的正面肯定,也是对近年悄然兴起的国内分享经济模式的探索者、创业者和实践者莫大的鼓励。"分享经济"又被称作"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的思想最早启蒙于18世纪末,当时有学者从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角度,提出在企业中实行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刚  夏鹏成  
【目的/意义】分享经济平台企业的成长和运营展现出的新特性为产业界和学术界带来了诸多挑战。【设计/方法】梳理和总结分享经济平台企业成长机制与运营规则的研究成果,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结论/发现】发挥分享经济模式的网络效应和协同效应,系统性整合初创期的双边集聚和匹配机制、成长期的双边信任机制和监督机制、成熟期的交易促进和售后保障机制,进而丰富分享经济平台企业运营管理的理论,指导新兴企业的运营模式实践和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邵芳  
本文从组织支持思想源起与发展入手,探究了组织支持理论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在此基础上,从追溯与总结组织支持概念与维度的发展、组织支持因果变量以及组织支持在相关变量中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最后,探讨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构念的整合、形成机理的研究及研究视角的创新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晓  胡汉辉  
基于波特所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将产业集群问题最新研究成果从宏观、中观、微观、抽象微观几个层面进行综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新形态(创新集群)以及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新方向(集群转移)进行分析和展望,认为创新集群和集群转移将成为产业集群未来研究的重要分支,将已有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应用于其中,对地区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斌  
作为破坏型领导的典型代表,辱虐管理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2000年以来的相关研究,在简要介绍辱虐管理的概念、本质与测量之后,详细归纳四大类理论视角之下的辱虐管理因果研究,并简单总结一些创新性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并跟踪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识别出现有研究不足,指出此议题在辱虐本质探讨、跨文化比较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卢国良  
一、分享经济的实证分析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创立了著名的《短缺经济学》.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特征有重大意义.但是,社会主义不仅是短缺经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它还是一种"分享制经济"."分享经济"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的、社会上一些单位或个人凭借其所处的优势地位,通过非等价交换参与另一些单位或个人劳动成果的分享,形成合法主体和非法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包燕萍  陈耿  
分享经济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为参与者创造了新的交易模式,其本质上并未改变传统的"供—需"关系,却通过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来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大大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知识技能分享经济带动了社会就业、扩大了税源,然而现行的税制及征收体系尚未能适应此新经济业态,存在偷漏税现象,因而深入分析分享经济的税收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知识技能分享平台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交易模式的价值链、适用的税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税制的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晓星  
分享经济的核心是分享行动,但分享行动与经济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张力。分享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类型,指向人们之间的合作、沟通与联系,突破个人与家庭之间的隔阂和边界。分享经济的经济行为又指向经济计算的理性命题,导致合作的困境。分享行动导向集体行动,而个人的理性计算可能导致社会层面面临集体行动困境。分享经济的困境源于共同体要求分享的价值追求与经济行为的利益追求之间的冲突。针对不同类型的分享经济,应出台不同的社会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培育社区型分享经济、培育公共理性等,以营造分享社会为最终落脚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迎联  
为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西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建立起一种新的利益共享制度来消除传统体制中的利益矛盾,即分享经济的思想。从本质上看,分享制是一种产权分散分布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制度安排。分享制虽然旨在提高薪酬的可浮动程度,但它决不仅仅是一种工薪制度。与传统的薪酬相比,利润分享制下的薪酬水平要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让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因而能够自动抵制失业和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庆红  仝嫦哲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重要的组织资源,逐渐成为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分享作为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归纳了知识分享研究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个体、团队、组织等不同层次的知识分享研究,并系统梳理了知识分享的前因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知识分享未来研究的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