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7)
2023(7475)
2022(6265)
2021(5729)
2020(4735)
2019(10263)
2018(9851)
2017(18895)
2016(9567)
2015(10371)
2014(9421)
2013(8862)
2012(7646)
2011(6763)
2010(6910)
2009(6745)
2008(5681)
2007(5015)
2006(4522)
2005(4155)
作者
(23686)
(19277)
(19239)
(18301)
(12138)
(9144)
(8734)
(7500)
(7242)
(6825)
(6541)
(6466)
(6201)
(5935)
(5861)
(5834)
(5796)
(5590)
(5515)
(5483)
(4705)
(4669)
(4611)
(4511)
(4411)
(4398)
(4292)
(4155)
(3881)
(3851)
学科
(31375)
经济(31339)
(29122)
管理(27841)
(26173)
金融(26172)
(25483)
企业(25483)
(24097)
银行(24094)
(23416)
中国(17137)
(13339)
(12805)
方法(11104)
中国金融(11024)
(10694)
业经(10465)
数学(9501)
(9424)
财务(9401)
财务管理(9379)
数学方法(9364)
企业财务(8969)
(8516)
地方(8469)
体制(7567)
农业(7533)
(6894)
贸易(6883)
机构
学院(118230)
大学(113595)
(49110)
经济(47985)
管理(44382)
中国(37783)
理学(37265)
理学院(36965)
管理学(36308)
管理学院(36110)
研究(35886)
(26182)
(22472)
财经(20269)
中心(20194)
科学(19284)
(19229)
银行(18440)
(18367)
(17964)
(17400)
(17343)
(17268)
金融(17060)
(16654)
经济学(15755)
(15516)
人民(15327)
财经大学(15272)
业大(15017)
基金
项目(76944)
科学(60798)
研究(59780)
基金(55401)
(47004)
国家(46552)
科学基金(40820)
社会(38386)
社会科(36577)
社会科学(36570)
(31282)
基金项目(28570)
教育(27001)
编号(25632)
(25221)
自然(24731)
自然科(24208)
自然科学(24204)
自然科学基金(23777)
资助(22268)
成果(20266)
重点(17442)
(17357)
(17351)
课题(17071)
项目编号(16450)
(16267)
创新(16155)
(16050)
(16011)
期刊
(55409)
经济(55409)
研究(36806)
(31830)
金融(31830)
中国(24044)
(21487)
管理(17482)
(17469)
学报(15013)
科学(13981)
大学(12148)
学学(11652)
教育(11509)
业经(11080)
农业(10706)
财经(10191)
技术(9583)
经济研究(9431)
(8659)
理论(6591)
问题(6398)
财会(6255)
商业(6078)
实践(5969)
(5969)
国际(5718)
(5643)
现代(5542)
中国金融(5457)
共检索到188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善华  
面对国外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及国内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纷纷进行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业务界限,逐渐走上了金融混业经营之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原有的适应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不能适应这一挑战,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条件下的金融监管机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金融监管理论,及金融监管的发展变化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伟  刘志荣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均放弃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严格规定,实行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再度掀起。随着各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渐明显,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经缺乏发展的基础。从前瞻的角度看,分业监管模式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有序竞争的监管功能方面面临弱化的处境。因此对目前的中国而言,选择一个适当的金融监管模式,对金融业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正是以混业经营为背景,对美国1999年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前后的金融监管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对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静  
中国已出现了从事混业经营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业务合作和渗透在不断增强;外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正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业正处于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时期。“三会一银”金融监管体制难免部分监管职能交叉;难以对混业经营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妨碍金融业务创新。应当抓紧完善监管联席会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主监管制度,对混业经营实行功能监管。近期内在“三会一银”之上建立统一监管机构是不现实的。赋予银监会履行过渡期内对混业经营的临时监管职能,有利于避免对混业经营的监管重复或监管真空,提高监管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伟  刘志荣  
我国金融业实现全面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统一监管是最适合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我国当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刚刚建立不久,实现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平稳转变应该分两步来进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面临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浪潮的冲击,我国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已是风起云涌。且不谈银行与证券、保险之间业务的混合,就连“银行号”基金公司也已经呼之欲出,特别是混业经营的重要载体——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早已暗流涌动,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四大银行也加紧了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步伐。可以说,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威为中国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过渡到“多元化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中国的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时代已势不可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忠山  邱引珠  
在中国金融体系从分业向混业转型的发展趋势下,本文从提升风险管理的时效性、系统性与全局性的角度提出了混业经营趋势下完善分业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创建架构,为完善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宜庆  王浣尘  王芸  
我国金融业即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 ,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下我国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因此 ,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是“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模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育华  袁红霞  
基于管制成本说理论,引入成本-收益分析(CBA)方法,通过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比较和评价各项监管政策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对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边界和成本-效益方法给出了经济学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夏  蒲勇健  陈斌  
金融控股公司代表了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何构建适应当前金融混业趋势的有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是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分业监管模式对金融控股公司制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造成了不利影响,而混业监管模式既能引导金融控股公司制商业银行进行自我约束,又能促进金融创新。我国应该建立以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和效率为目标导向的混业监管模式,这样有利于各个监管主体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合作和增进行动的一致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庆康  陈华龙  
短期内中国仍坚持分业经营,但长期内无法避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在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带来规模经济、分散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伴生着由于金融内部交易而产生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传递、虚假信息披露、违规经营等问题。从金融监管的角度讲,有可能面临监管重复、监管不到位、各监管机构和部门协调不当、监管组织体系设计陈旧等新的挑战,必须未雨绸缪,做好监管方面的准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涵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典型的多边分业监管体制,但是结构化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混业经营以及载体——金融控股公司已大量存在。金融实践已经对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法律安排提出了挑战。积极顺应金融混业监管的全球趋势,并恪守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创新实践,应当尽快吸收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立法经验,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法律安排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林伟  吴娅玲  
我国法定的分业监管体制遇到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同时受到多个监管机构的监管,必然出现监管空白和重叠。在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监管机构与各金融机构之间是信息不完全的非对称博弈。分析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策略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策略,才能提高监管效率和实效。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和一致,既是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金融全球化下国际金融监管趋同的长远需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柳钦  
德国金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虽然如此,德国也经历了一个金融制度的变迁和完善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梳理德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发现德国能够坚持混业经营制度的重要原因在于具备了一套高效而且适合金融业发展规律的监管制度。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柳钦  
德国金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而其能够坚持混业经营制度的重要原因在于具备一套高效且适合金融业发展规律的监管制度。德国的金融监管系统,是一个法律和法规相当完备、自我监管和社会监管和政府监管相结合、法律裁决作为终审判决的有机整体;完备的监管体系使其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和危机。德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特点以及严格的监管体系使其稳步发展,即使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时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混业经营将成为国际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基本模式。在这样国际背景下,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入世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金融监管模式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