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1)
- 2023(7840)
- 2022(6796)
- 2021(6283)
- 2020(5475)
- 2019(12162)
- 2018(11935)
- 2017(23205)
- 2016(12572)
- 2015(13834)
- 2014(13833)
- 2013(13790)
- 2012(12587)
- 2011(10817)
- 2010(11075)
- 2009(10344)
- 2008(10880)
- 2007(9696)
- 2006(8552)
- 2005(8190)
- 学科
- 管理(52215)
- 业(47035)
- 济(44172)
- 经济(44087)
- 企(43055)
- 企业(43055)
- 财(35496)
- 务(20351)
- 财务(20331)
- 财务管理(20268)
- 制(20146)
- 企业财务(19411)
- 方法(18595)
- 数学(15963)
- 数学方法(15871)
- 财政(14355)
- 银(13704)
- 银行(13698)
- 贸(13677)
- 贸易(13670)
- 中国(13523)
- 易(13511)
- 体(13508)
- 行(12848)
- 出(12787)
- 体制(12024)
- 农(11920)
- 融(11586)
- 金融(11584)
- 政(11550)
- 机构
- 大学(168773)
- 学院(168020)
- 济(75430)
- 经济(73934)
- 管理(66381)
- 理学(55685)
- 理学院(55225)
- 管理学(54661)
- 管理学院(54351)
- 研究(52295)
- 财(51179)
- 中国(47886)
- 财经(35378)
- 京(34379)
- 经(31922)
- 江(27220)
- 科学(26565)
- 财经大学(26055)
- 所(25501)
- 中心(25382)
- 经济学(24606)
- 经济学院(22270)
- 农(22026)
- 北京(21674)
- 研究所(21644)
- 州(20610)
- 业大(19726)
- 商学(19662)
- 商学院(19501)
- 院(18941)
- 基金
- 项目(103502)
- 科学(82952)
- 研究(78543)
- 基金(78423)
- 家(66110)
- 国家(65570)
- 科学基金(57900)
- 社会(52878)
- 社会科(50425)
- 社会科学(50413)
- 基金项目(40979)
- 省(38712)
- 自然(35706)
- 教育(35543)
- 自然科(34874)
- 自然科学(34868)
- 自然科学基金(34273)
- 资助(32165)
- 划(31702)
- 编号(30864)
- 制(27120)
- 成果(26218)
- 部(24761)
- 重点(22832)
- 国家社会(22618)
- 性(22403)
- 教育部(22195)
- 创(21749)
- 人文(21661)
- 课题(20990)
共检索到277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出资者必然要对经营者的资产运用行为进行控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经营者的资产运用行为有可能直接损害出资者的权益,或者偏离出资者的投资风险偏好。出资者对经营者资产运用的管控不能干预经营者的基本经营权力,使用的管控方法主要是财务的方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资产管控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经营资产属于其基本的经营权力,出资者一般不得参与或者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界定出资者与经营者的权利边界,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实现经营权与经营责任的合理匹配。尽管如此,基于资产的上述特性,为了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出资者对于经营者的资产经营行为仍然要进行必要的管控,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权益理论和风险偏好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企业的筹资可以从企业与资金提供者的权益关系、筹资来源、筹资目的和筹资期限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由于筹资形式不同,出资者与企业之间所发生的财务关系也不尽相同,正是这种不同的财务关系决定了出资者对企业筹资的控制内容、控制方式和控制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出资者的视角,企业的筹资控制主要包括权益筹资控制和债务筹资风险控制两方面。本文对商业信用债务筹资、银行信用债务筹资和证券市场筹资的控制进行探讨,并提出债务筹资总规模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出资者财务 权益筹资 债务筹资 筹资控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陈发忠
传统的成本费用的分类是基于会计核算和内部决策的需要。两权分离后经营者对出资者承担了授托责任,其中就包括了成本费用控制的授托责任。出资者为了实现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管制在职消费,必然要对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在使用后的补偿成本费用、经营者和员工等的收入分配所形成的成本费用以及各种在职消费而引起的成本费用提出控制范围和标准,并确保经营者和企业能够遵从,这就是出资者的成本费用控制行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出资者财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收入分配,出资者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必然会参与公司内部的初次分配。本文认为公司内部的初次分配分为三个层次,在每一个层次的分配中,出资者都要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讨价还价,每一个层次的分配特征不同,出资者进行讨价还价的方式也不相同。针对公司初次收入分配的三个层次,出资者都必须要参与其中进行控制。三个层次分配的属性不同,出资者对收入分配进行控制方式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 出资者控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陈发忠
传统的成本费用的分类是基于会计核算和内部决策的需要。两权分离后经营者对出资者承担了授托责任,其中就包括了成本费用控制的授托责任。出资者为了实现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管制在职消费,必然要对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在使用后的补偿成本费用、经营者和员工等的收入分配所形成的成本费用以及各种在职消费而引起的成本费用提出控制范围和标准,并确保经营者和企业能够遵从,这就是出资者的成本费用控制行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筹资控制由于企业筹资直接与出资者的权益密切相关,同时还可能给出资者带来破产的风险,所以出资者必然要对企业筹资进行控制。出资者对企业筹资的控制不仅表现在是否出资,也表现在一旦出资后对企业的扩张筹资(后续筹资)的控制上;出资者对企业筹资的控制也不仅表现在对权益筹资的控制上,而且对债务筹资也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出资者正是通过对企业筹资这个资金的入口进行必要的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本文认为,由于现金的特殊属性,出资者要对现金进行必要的管控,包括确定现金及其使用的内部牵制制度、确定现金的用途以尽可能减少直接使用、控制现金总量以减少现金占用数量、进行现金的集中管理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等,以确保现金的安全、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得知情权。
关键词:
现金管控 安全性 效率性 知情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收入分配控制出资者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投资报酬,而投资报酬的多少取决于在公司中的收入分配的份额,而收入分配的份额又取决于出资者在收入分配中的讨价还价能力,或者更直接地说,取决于出资者在收入分配中所发挥的控制作用的大小,包括要不要控制以及如何控制,其中,要不要控制已在上文论述,这里主要讨论如何控制。由于公司的初次收入分配存在三个层次,出资者在这三个层次的分配中都必须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陈发忠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成本费用控制既然成本费用的多少涉及到出资者的资本数量保全(本金的收回)和资本数量增值(税后利润的多少),也涉及到控制经营者通过在职消费所产生的背德行为,所以出资者必然要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出资者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实现资本数量保全的成本费用控制如上所述,出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都要转化为资产,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以提取成本费用的形式予以补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陈发忠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成本费用控制既然成本费用的多少涉及到出资者的资本数量保全(本金的收回)和资本数量增值(税后利润的多少),也涉及到控制经营者通过在职消费所产生的背德行为,所以出资者必然要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出资者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实现资本数量保全的成本费用控制如上所述,出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都要转化为资产,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以提取成本费用的形式予以补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无论是出资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还是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出资者治理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均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原始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决定了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契约冲突,这是出资者财务治理和控制的逻辑起点。财务控制实质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原始契约的不完备性进行边际修正,其适度性取决于出资者与理财者的博弈结果。出资者“硬”治理的财务控制的功效是有限的,引进出资者“软”治理是其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
出资者 理财者 财务治理 财务控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买买提明·木沙 杜勇
文章认为,对企业本身的现金流量活动的揭示只是给投资者提供了现金流量状况的知情权,而非获得企业现金的控制权,投资者作为企业的出资人,为了使投入的资本能保值增值,投资者还要对企业的现金的流入流出及其运行进行实质控制,只有获得必要的现金控制权,才能有效地推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为了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出资者不仅要获得企业财务活动的知情权,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获得财务活动的控制权。
关键词:
现金知情权 现金控制权 财务约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出资者财务论●谢志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构企业经营机制,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我国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必须找到或者明晰一个具有能代表国家行使产权权利,并与市场机制相适应,且具有行为能力的产权主体;二是代表国家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由于接受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和企业自身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出资者的目标难以实现。为了避免和消除这种风险,出资者必须对其初始投资进行必要的调整,也即存量资本结构调整。存量资本结构调整将会在资本规模、资本结构、控制权和战略调整等方面影响出资者权益。出资者对存量资本结构调整的行为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重组效应、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其中重组效应、结构调整属于风险控制的范畴。
关键词:
存量资本结构调整 出资者财务 行为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