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1)
2023(4993)
2022(4348)
2021(4052)
2020(3529)
2019(8212)
2018(7969)
2017(15421)
2016(8459)
2015(9379)
2014(9235)
2013(9290)
2012(8661)
2011(7816)
2010(7813)
2009(7285)
2008(7110)
2007(6326)
2006(5780)
2005(5304)
作者
(25037)
(20867)
(20550)
(19820)
(13313)
(10116)
(9372)
(8192)
(7973)
(7530)
(7167)
(6975)
(6859)
(6751)
(6741)
(6438)
(6271)
(6199)
(6089)
(6026)
(5271)
(5117)
(5076)
(4975)
(4792)
(4766)
(4552)
(4510)
(4292)
(4281)
学科
(36560)
经济(36516)
(28393)
管理(27452)
(27174)
企业(27174)
方法(19135)
数学(15054)
数学方法(14942)
(14056)
(13143)
贸易(13139)
(12914)
(11003)
(9112)
财务(9106)
财务管理(9086)
业经(9010)
企业财务(8684)
中国(8679)
(8342)
(7935)
出口(7930)
出口贸易(7930)
(7568)
(7562)
理论(6854)
(6622)
(5949)
银行(5921)
机构
大学(122544)
学院(119527)
(51944)
经济(50969)
管理(46230)
研究(41347)
理学(40016)
理学院(39604)
管理学(38942)
管理学院(38772)
中国(33598)
(25795)
(25238)
科学(25180)
(23217)
(21754)
财经(19929)
研究所(19660)
业大(18919)
中心(18704)
农业(18540)
(18380)
(18267)
经济学(16389)
北京(16212)
财经大学(15013)
(14944)
经济学院(14844)
(14352)
商学(13853)
基金
项目(79829)
科学(63205)
基金(60600)
研究(54507)
(54013)
国家(53564)
科学基金(45549)
社会(36221)
社会科(34261)
社会科学(34250)
基金项目(31703)
自然(31041)
自然科(30381)
自然科学(30369)
自然科学基金(29874)
(29631)
资助(25860)
(25700)
教育(24864)
编号(20193)
(18610)
重点(17838)
(16561)
成果(16331)
(16189)
科研(16017)
教育部(15983)
创新(15510)
(15327)
人文(15175)
期刊
(56158)
经济(56158)
研究(36247)
中国(25569)
学报(22404)
(20813)
(20338)
科学(19607)
管理(18413)
大学(16929)
学学(16023)
(14433)
金融(14433)
农业(13323)
财经(10492)
教育(9779)
经济研究(9703)
(8989)
(8973)
业经(8794)
技术(8126)
国际(7912)
问题(7778)
(7581)
世界(6414)
(5928)
商业(5854)
业大(5721)
技术经济(5679)
理论(5317)
共检索到186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两权分离的深度发展使得经营权进一步分工为资本经营权和资产经营权,相应形成了资本经营者和资产经营者。出资者与这两种经营者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和内容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分这种差异有助于出资者分别对资本经营者和资产经营者进行出资者财务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本文认为,出资者投资偏好将影响到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和内容的界定。国家出资者的特有属性包括:人民性、抽象性、国家性、公共性、社会性和权威性,正是这些特有属性决定了国有出资者投资目的偏好和投资风险偏好方面的独特性。文章进一步在此概念体系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外国企分类监管的实践,提出将国有企业分为政策性(公益性)垄断型企业、政策性(公益性)混合型企业和商业性竞争型企业。由于不同类型企业的出资者属性不同,所形成的委托受托责任的关系及其内容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以及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出资者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也将存在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资产管控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经营资产属于其基本的经营权力,出资者一般不得参与或者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界定出资者与经营者的权利边界,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实现经营权与经营责任的合理匹配。尽管如此,基于资产的上述特性,为了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出资者对于经营者的资产经营行为仍然要进行必要的管控,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权益理论和风险偏好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出资者必然要对经营者的资产运用行为进行控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经营者的资产运用行为有可能直接损害出资者的权益,或者偏离出资者的投资风险偏好。出资者对经营者资产运用的管控不能干预经营者的基本经营权力,使用的管控方法主要是财务的方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出资者财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监管资本的应用,这是代表出资者所进行的监督,也称之为所有权监督或审计监督。两权分离形成了出资者系列和经营者系列,相应也形成了所有权监督体系。所有权监督与市场监管存在根本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必然形成进行所有权监督的审计体系和进行市场监管的政府行政主体。一个进行市场活动的国有企业,既会受到政府行政的市场监管,也会受到出资者的所有权监督。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淑梅  
审计关系是包括审计委托人、审计人(审计受托人)、被审计人的三方关系,其中包括双重代理关系,其一是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的管理或经营代理关系,其二是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的审计代理关系。应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审计关系中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以及各有侧重的个性化问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峰  
委托实施机制对于促进和保障经营者集中救济措施的贯彻落实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兼具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的双重特征和比较优势,颇受各国竞争执法当局的青睐。依其权限内容,接受委托的独立第三方有经营受托人、监督受托人、剥离受托人等类型之分。作为其法律关系基础的"委托合同",具有民事委托的外观、公共权力委托的效用、民事涉他合同的性质。我国应从受托人的遴选公开、工作期间、义务责任等方面,对现有相关立法进行改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出资者财务论●谢志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构企业经营机制,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我国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必须找到或者明晰一个具有能代表国家行使产权权利,并与市场机制相适应,且具有行为能力的产权主体;二是代表国家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预算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更是一种全面、有效的约定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委托受托财务责任关系的契约形式。预算是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确定、履行或解脱委托受托财务责任的一种契约形式,通过"基于事"与"基于人"的预算,从而使出资者的授托财务责任既能够落实到事上,也能够落实到责任人上,这就保证了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委托受托财务责任的最终落实和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克明  
作为一种企业新型管理方式,委托、托管经营备受上市公司青睐。然而这种企业管理模式由于涉及了相互间存在复杂联系的多个要素,使得上市公司在进行对应会计处理时面临着标的资产归属权判断、没有所有权下的实质控制实现以及信息披露等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可比性及其财务信息质量。本文基于现行会计准则从权利认定、相关活动内涵以及可变回报三个方面对判断此类业务中控制权归属的难点进行了阐述,结合三个不同委托、托管案例的协议内容对涉事公司在控制权判断合理性、经营结果、信息披露、以及标的资产经济实质与相应会计处理一致性等方面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虹  
在资本市场中,某些上市公司经重大资产重组后,为避免同业竞争,重组后的控制股东会与上市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合同或协议,将有关资产或所属子公司交由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例如,甲上市公司受托管理其控股股东所持有的另一家子公司乙企业的全部股权,全权行使除处置权、收益权以外的基于托管股份而产生和存在的股东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银国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经营者工作的努力程度,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论证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必要性,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提高激励水平、改进激励结构、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激励措施。论文借助并构建了大量的激励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新舟  何自力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结合创新型企业经营者的特性,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设计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使经营者选择对所有者最有利的行动,进而增加企业利润。具体措施包括: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工作设计激励、成就激励、荣誉激励、文化激励、道德和情感激励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明杰  王钰宏  
随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的逐步建立和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作为代理方的经营者为了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道德风险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对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要有效防范此风险需从强化监督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加快职业化进程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