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4)
2023(14557)
2022(12857)
2021(12300)
2020(10149)
2019(23559)
2018(23369)
2017(45684)
2016(24822)
2015(27786)
2014(27628)
2013(27084)
2012(25139)
2011(22497)
2010(22509)
2009(20358)
2008(19796)
2007(17107)
2006(15162)
2005(13183)
作者
(68558)
(56983)
(56345)
(53857)
(36257)
(27084)
(25872)
(22263)
(21539)
(20412)
(19309)
(18969)
(18030)
(17970)
(17462)
(17429)
(16982)
(16895)
(16224)
(16122)
(13908)
(13882)
(13651)
(13011)
(12651)
(12538)
(12531)
(12515)
(11283)
(11173)
学科
(94688)
经济(94581)
管理(72345)
(68555)
(56949)
企业(56949)
方法(41113)
数学(35220)
数学方法(34758)
(27933)
(26076)
中国(25321)
地方(22786)
(22000)
贸易(21990)
业经(21825)
(21422)
(19642)
农业(18535)
(17340)
理论(16018)
(15648)
(15581)
财务(15580)
财务管理(15549)
(15533)
技术(15533)
环境(15293)
企业财务(14602)
(14483)
机构
大学(339902)
学院(339815)
管理(138078)
(135673)
经济(132586)
理学(119497)
理学院(118150)
管理学(116342)
管理学院(115702)
研究(113293)
中国(84921)
(74364)
科学(68917)
(63024)
(55266)
中心(51767)
(51212)
研究所(50203)
(50106)
财经(49982)
业大(49053)
北京(47382)
(46438)
师范(46113)
(45415)
(42094)
(40531)
农业(39778)
经济学(39531)
师范大学(37287)
基金
项目(233503)
科学(184409)
研究(174914)
基金(168894)
(145584)
国家(144326)
科学基金(124978)
社会(109220)
社会科(103404)
社会科学(103381)
基金项目(90290)
(90150)
自然(81132)
教育(79970)
自然科(79194)
自然科学(79178)
自然科学基金(77728)
(76441)
编号(73005)
资助(69013)
成果(59083)
(51830)
重点(51616)
(50125)
课题(49561)
(48294)
创新(44857)
教育部(44708)
项目编号(44570)
人文(44222)
期刊
(149641)
经济(149641)
研究(102805)
中国(63992)
管理(50032)
学报(49187)
(47201)
科学(47041)
(46252)
教育(40318)
大学(37853)
学学(35094)
农业(32173)
(29523)
金融(29523)
技术(28996)
业经(25395)
财经(23249)
经济研究(23214)
问题(20186)
(19804)
图书(19444)
(16737)
理论(16586)
(16519)
现代(16333)
科技(16315)
资源(16127)
技术经济(15954)
实践(15277)
共检索到500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烨  石飞  
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通过建立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等因素的MNL模型,研究既有新城规划对于居民交通出行的影响。道路宽度和路网密度的增加可能刺激小汽车出行;医院、娱乐设施、学校、住宅、办公场所等到达地土地利用性质更易吸引小汽车出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新城居民的"公共交通/小汽车"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公交线网重复率的提高促进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小汽车拥有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居民出行行为选择有较大影响。最后,从三方面提出对新城建设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烨  石飞  
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通过建立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等因素的MNL模型,研究既有新城规划对于居民交通出行的影响。道路宽度和路网密度的增加可能刺激小汽车出行;医院、娱乐设施、学校、住宅、办公场所等到达地土地利用性质更易吸引小汽车出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新城居民的"公共交通/小汽车"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公交线网重复率的提高促进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小汽车拥有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居民出行行为选择有较大影响。最后,从三方面提出对新城建设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震弘  韩冬青  罗纳德·维纳斯坦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块,城市能耗和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越来越高。目前对城市节能减排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各项子系统的节能,而对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不足。通过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来控制城市物质形态,可以优化城市子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些策略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减少能源的需求,另一类是通过优化用能单位的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南京河西南部地区城市设计以及生态城市建设导则中对这些策略进行了具体应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军红  过秀成  
以南京河西新城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为实证案例,通过现代有轨电车在河西新城发展中的适应性分析,研究河西新城现代有轨电车的应用模式,结合客流需求和廊道布局分析,明确现代有轨电车在河西新城的功能定位;基于线网规模测算和主要集散点控制要素分析,采用基于集散点重要度的线网生成方法,综合考虑公共交通体系的功能层次、网络结构、廊道选择和建设时序等因素,形成南京河西新城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布局规划方案。旨在验证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方法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芳岩  
本文介绍了南京河西新城的发展背景回顾了河西新城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为新城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斯佳  袁竞峰  
根据中心地理论对各级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网络布局,通过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以规划成本最小且盈利为目标的经济性分析,得到充电站的具体选址方案;以供需平衡为原则,借助Arc GIS软件的分析功能确定按需定容的步骤和算法;综合上述方法可得到一个多时期的电动汽车选址定容计划。最后通过对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域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定容进行案例分析,验证该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嘉佩  张京祥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增长政体"的形成既催生了府际博弈,也蕴藏了构筑基于增长联盟的府际合作的可能性。本文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深入探讨基于快速推进城市增长的目标,市-区两级政府如何利用互惠共赢的利益基础、主动持续的合作实践以及灵活柔性的协调机制,来实现府际治理创新。文章最后指出,基于增长联盟的府际合作虽能有效规避府际矛盾,但从单一目标的"增长型联盟"向综合目标的"发展型联盟"的深刻变革才是应有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雪飞  张京祥  何流  
基于城市竞争力视角对城市空间组织进行了重新解读和深入分析,从竞争资源、竞争载体、竞争实践三个方面论证了卓越的城市空间架构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从都市圈、市域、都市发展区、主城四个层面对南京城市空间影响其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格局进行了总体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以城市竞争力为导向,建构了未来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轶  刘涛  张峰  叶志聪  
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双重力量作用下,日益频繁的洪涝灾害已成为中国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社会脆弱性评估识别易受淹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是降低风险和增强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面向洪涝的城市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识别南京社会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社会脆弱性总体上呈现“中心—外围”模式,即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社会脆弱性高,近郊区社会脆弱性低,进一步划分了“高暴露型”、“高暴露—高敏感型”、“高暴露—低适应型”和“低适应型”四种政策分区,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勇  
本文以南京都市圈内宝华新城规划为例,从区域、景观视角,分析宝华新城规划中的绿地系统构建。从宝华新城区位、景观要素、自然条件出发,在绿地系统构建中,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区域生态廊道保护、城市景观塑造、城市建设用地"退二进三"中加强公园、街头绿地、防护绿地、生态山体的相互关系。同时在建设地块开发中引入系统概念,对城市居住用地开发、公共空间建设起到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伯红  刘路云  
快速城市化意谓越来越多的新城成为碳源排放地,对不同目标取向的新城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碳审计评估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的量化研究较少。研究旨在通过引入低碳城市的建筑、交通、产业、自然碳汇四大子系统,构建碳排放情景模型,并以乌鲁木齐西山新城低碳示范区为例,模拟不同城市规划方案碳排放动态情景,全面审计与评估计量结果,比选确定最优方案,提出空间优化建议与对策。该研究方法与技术思路可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决策的分析工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殷凤军  彭佳  吴爱民  
地块出入口设置的合理性关系到新城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用地开发效益,在倡导精细化城市治理和新城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加强新城地块出入口管控十分必要。结合地块出入口设置的理论基础,文章探讨了新城地块出入口设置要求,基于全要素、全过程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思路,提出了新城地块出入口管控目标与策略。构建了出入口管控体系与流程,并从交通系统整合设计、道路沿线机动车出入口布局模式与要求、不同类型地块出入口宽度设置标准、与其他交通市政设施融合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管控技术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卡  
通过对南京的东山、仙林和江北三个新城的深入考察和访问,并以问卷为基础,研究了新城居民在通勤行为空间上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居民通勤行为中新城和主城的空间互动机制。结果表明,一方面,新城的结构与功能影响其通勤流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主城和新城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新城通勤空间的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洁  罗小龙  
大事件营销是中西方城市均十分偏好的一种企业家城市策略,也因此成为研究城市政体形成、发展和变迁的重要视角。对南京市河西新城的城市政体实证研究后认为,在南京河西新城中出现的治理体系,是一种以大事件推动和维系的、以公共部门为主导的、促进增长的城市政体。通过考察河西新城政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公众等多方参与者在政体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研究认为河西新城政体经历了从增长联盟到发展型城市政体的变迁。研究发现河西新城政体有以下特点:1大事件起到了推动政体形成和维系政体稳定的作用;2公共部门处于政体的主导地位,其中具有政府背景的非正式治理机构可以成为政体的核心,公共部门之间存在以利益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3公众的力量可以介入城市政体的运作并引致政体变迁。研究用中国的实证丰富和发展了城市政体理论,同时也对建立公平高效的中国城市治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包蓉  罗小龙  吉玫成  邬登悦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新城在中国城市大量涌现。在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下,以南京市为例,研究权力变迁与新城空间生产的关系。政府权力的变迁影响了新城空间生产的重点、方向和时序,也因此带来了新城空间的无序拓展。此外,历届政府在空间生产的手段和类型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受当时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地方行政长官偏好的影响。同时,在新城空间生产的不同时期,空间生产的手段也不尽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