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1)
2023(11696)
2022(9938)
2021(8847)
2020(7197)
2019(16698)
2018(16372)
2017(31495)
2016(16485)
2015(18673)
2014(18658)
2013(18878)
2012(18122)
2011(16844)
2010(17485)
2009(16193)
2008(15698)
2007(13964)
2006(13068)
2005(12236)
作者
(48543)
(40779)
(40628)
(38477)
(26345)
(19511)
(18631)
(15739)
(15345)
(14688)
(14001)
(13655)
(13556)
(13332)
(12611)
(12568)
(11982)
(11873)
(11735)
(11706)
(10743)
(9924)
(9808)
(9494)
(9237)
(9135)
(8994)
(8974)
(8391)
(8020)
学科
(94860)
经济(94776)
管理(40417)
(39803)
方法(30384)
(28194)
企业(28194)
地方(27600)
(27490)
贸易(27472)
(26673)
中国(25923)
数学(25149)
数学方法(25002)
(21414)
业经(19158)
(16162)
地方经济(16018)
(15674)
(15190)
金融(15190)
(15061)
农业(14618)
(14503)
(13606)
银行(13588)
(13360)
(13353)
环境(12421)
关系(11596)
机构
学院(247309)
大学(246815)
(117961)
经济(115632)
研究(94326)
管理(88947)
理学(74329)
理学院(73367)
管理学(72407)
中国(72384)
管理学院(71923)
(53393)
科学(52840)
(51435)
(48051)
研究所(42933)
中心(41125)
财经(39812)
(38874)
经济学(37908)
(36906)
(35928)
(35577)
师范(35278)
北京(34996)
经济学院(33954)
(33840)
(31435)
业大(30343)
财经大学(29038)
基金
项目(152231)
科学(119609)
研究(115574)
基金(109278)
(94039)
国家(93237)
科学基金(78702)
社会(76664)
社会科(72870)
社会科学(72856)
(58671)
基金项目(56841)
教育(50891)
(48609)
编号(46067)
自然(45872)
资助(45801)
自然科(44771)
自然科学(44763)
自然科学基金(43968)
(40165)
成果(38596)
重点(34278)
(33909)
发展(33564)
(33047)
课题(32748)
国家社会(32362)
(30738)
教育部(29425)
期刊
(144895)
经济(144895)
研究(83453)
中国(53911)
(35981)
(34551)
管理(34263)
学报(32766)
科学(31840)
(27974)
金融(27974)
大学(25480)
教育(25269)
经济研究(25232)
农业(23935)
学学(23578)
(22728)
业经(22568)
国际(21636)
技术(20636)
问题(20075)
财经(19872)
(17456)
世界(16125)
图书(14573)
商业(13641)
技术经济(13214)
(12854)
统计(11879)
(11596)
共检索到408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出境旅游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当前学术界关于出境旅游的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存在争议。利用44个主要旅游国家与地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出境旅游率随人均GDP呈指数上升,整体上看我国还远没有到出境旅游爆发增长的阶段;由于出境旅游与人口规模负相关的大国效应影响,我国出境旅游长期将自动保持在一个温和的范围内。根据趋势分析本文还发现,出境旅游的增长速度将会高于入境旅游的增长速度,期望通过入境旅游的进一步增长弥补出境旅游的外汇与消费漏出缺乏国际经验的支持。根据对33个国家和地区截面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随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出境旅游市场是我国当前三大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对出境旅游发展水平与阶段的正确认识是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基础。基于全球44个主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国家与地区的1980年至2004年出境旅游及相关数据,本文采用截面回归与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的研究发现:随着人均GDP与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一国的出境旅游率将会呈现指数形态的上升,在现价美元16000元左右将会出现出境旅游的爆发性增长;但一国的出境旅游率存在大国效应,人口规模与出境旅游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只有经济发展到达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速度对出境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闫敏  
投入—产出法是1936年美国经济学家W列昂惕夫提出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①。7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陆续使用该方法对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岛国、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旅游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②,总结出了该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优点和缺陷③等等。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公式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学锋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几年中,中国出境旅游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超过20%,正是在此阶段中的2002年,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到达1660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同年的1652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这个阶段,正是中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2000美元的过渡阶段。尽管出境旅游政策对出境旅游具有重要影响,但最终影响出境旅游能否成行的还是经济因素,即所谓的有效需求。因此,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旅游消费阶段,更有学者提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产生爆发式的出境旅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萍  李陇堂  夏四友  高秀云  
文章运用DEA模型、熵权TOPSIS法、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及两者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旅游综合效率平均值介于0.426~0.513之间,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效率空间差异较大,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稳步上升,区域间差异明显;经济新常态下,2010—2015年的增长幅度小于2005—2010年的增长幅度;在空间上经济综合指数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低水平区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为中西部地区。(3)我国旅游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者间的协调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金勇  张晓莲  
影响银行绩效的因素很多 ,以往的文献侧重于对银行业本身的分析 ,惯用的模式是产业经济学中哈佛学派的SCP模式 ,即结构—行为—绩效。本文则从影响银行业的一个外部因素———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出发 ,通过对 41个样本国家银行利润率、净利息收益率及人均GDP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 ,得出一个国家银行绩效与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性的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建设旅游强国,是本世纪初我国确定的未来20年旅游业发展的奋斗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出境旅游的发展水平是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衡量标准。1.中国出境旅游与世界旅游强国的比较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利芬   钟成林  
文章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2011—2021年的数据,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货物出口水平、国际旅游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货物出口水平、国际旅游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贷款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为此,应当强化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努力发展壮大经济;强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国家国际交流,全面推动经济合作;强化政府宏观性调控手段,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敏,李涛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减少指标数量,同时尽量保留原指标信息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各地旅游经济进行了分类。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不仅给出了各地区的综合名次和属类,还得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凯  李华  贺曲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区域间在旅游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状况也日益凸现。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及旅游产业基础的现实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控区域差异、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耿安  刘巍  郑向敏  
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旅游年鉴及统计年鉴获取2005—2015年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错位分析法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促进作用,但各省份发展不均衡。总体来看,各个省份空间错位程度呈现出下降趋势,高错位省份数量明显减少,北京、上海、贵州、江西、云南、西藏的错位指数为正值,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大;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广东、青海、新疆的空间错位指数为负值,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生延超  李倩  许玲玲  
加强法制建设,提升供给水平,是实现旅游经济长足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9年全国28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法律制度建设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旅游法》出台对人均旅游收入和人均旅游次数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人均旅游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在资源禀赋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法治环境较好、腐败程度较低的城市更显著,对人均旅游次数的促进作用在资源禀赋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法治环境较好、腐败程度较低的城市更显著。文章通过进一步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法律制度建设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是调整旅游业整体供给水平。具体表现为:《旅游法》出台通过保障劳动者各项权益,吸纳要素形成劳动力的规模效应;提高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企业的聚集效应;赋予地方政府旅游发展规划权,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正外部性,进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但总的来看,《旅游法》出台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重在增加人均旅游次数而非提升人均旅游收入,表明法制建设主要是通过刺激需求端,优化供给端,形成供给端和需求端响应机制进而推动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文章为更好地运用法律制度实现“依法治旅”和“依法兴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正  
围绕沿海城市国际物流产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一中心,在对相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梳理了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指标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衡量尺度-进出口总额,期望通过实证数据分析,验证物流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选取了江苏、浙江和广州三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指标数据与进出口总额,对数据进行初始化化,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物流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贸易存在着显著的关系,而且货运量指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很小,最后从如何促进国际贸易的角度给出了一点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丽  汪柳  
本文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为例,以NRI指数作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利用进口国每百人固定宽带订阅量作为NRI的替换变量进行稳定性检验,用面板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效率,减少了服务贸易出口效率损失,且对进口服务贸易规模小和市场经济自由度高的国家作用结果更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春鲜  
本文借用标准差分析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经济水平指标,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0~2006年新疆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水平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是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期,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性是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核心区的旅游增长分析认为,旅游经济核心区增长已经由资源驱动型转向资本驱动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