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7)
- 2023(6188)
- 2022(5339)
- 2021(4809)
- 2020(3868)
- 2019(8358)
- 2018(8217)
- 2017(15178)
- 2016(7975)
- 2015(8554)
- 2014(8006)
- 2013(7589)
- 2012(6707)
- 2011(6147)
- 2010(6033)
- 2009(5685)
- 2008(5024)
- 2007(4314)
- 2006(3726)
- 2005(3345)
- 学科
- 济(33288)
- 经济(33264)
- 管理(19694)
- 业(16470)
- 企(12818)
- 企业(12818)
- 贸(12706)
- 贸易(12704)
- 易(12473)
- 方法(12197)
- 地方(10920)
- 出(10916)
- 数学(10833)
- 数学方法(10723)
- 农(8858)
- 中国(8742)
- 口(7880)
- 出口(7877)
- 出口贸易(7877)
- 财(7592)
- 地方经济(7101)
- 业经(6648)
- 学(6438)
- 农业(5870)
- 环境(5700)
- 和(5562)
- 制(4552)
- 融(4396)
- 金融(4394)
- 理论(4387)
- 机构
- 学院(105153)
- 大学(102563)
- 济(43557)
- 经济(42718)
- 管理(38676)
- 研究(34390)
- 理学(33668)
- 理学院(33271)
- 管理学(32619)
- 管理学院(32434)
- 中国(25965)
- 科学(21448)
- 京(20785)
- 财(18976)
- 所(16568)
- 中心(16044)
- 江(15614)
- 财经(15246)
- 研究所(15113)
- 范(14819)
- 农(14735)
- 师范(14690)
- 经济学(14316)
- 业大(14062)
- 经(13850)
- 经济学院(13096)
- 院(13006)
- 州(12710)
- 北京(12289)
- 师范大学(11670)
- 基金
- 项目(74887)
- 科学(60107)
- 研究(56447)
- 基金(54517)
- 家(47328)
- 国家(46976)
- 科学基金(40752)
- 社会(37058)
- 社会科(35321)
- 社会科学(35318)
- 省(30016)
- 基金项目(28537)
- 教育(25469)
- 自然(25010)
- 划(24881)
- 自然科(24454)
- 自然科学(24448)
- 自然科学基金(23967)
- 编号(23582)
- 资助(21398)
- 成果(18105)
- 发(17678)
- 重点(17180)
- 创(16088)
- 部(15999)
- 课题(15890)
- 国家社会(15855)
- 创新(15089)
- 发展(14439)
- 科研(14359)
共检索到152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全志
战国社会广泛流传的春秋史短章文本,构成了编年体《左传》成书的直接来源。出土文献的事例证明,编年体《左传》之前的“《左传》原本”可以理解为就是那些呈散编形态的春秋史“事语”。“事语”的称谓和内涵来源于战国秦汉社会的文献类别和使用惯例,而非当代学界的一般性指称。《左传》编者对春秋史“事语”的择取和加工方法,除了“割裂文本”、“整合文本”,还重在连缀文本、修饰文本,以使它们依次相序、连贯而呈体系化,进而展现自家的价值评判。同时,《左传》的成书历程也是春秋史的书写主体由史官群体经诸子百家转移到儒家学者的过程。
关键词:
出土文献 《左传》 春秋史 事语 成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鸿超
过去由于传世先秦史著匮乏,限制了我们对《左传》史学创作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然而,现今通过与新出土史类文献的比较可以发现,《左传》的内容具有无可比拟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同时在思想上,《左传》对历史有着深刻的思考,将道德训诫、历史理性预测融入到叙事之中。这一史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主要受作者身份、传书性质、成书过程、当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作为先秦史学的突出代表,《左传》推动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与成熟。
关键词:
《左传》 先秦史学 史学成就 出土文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婵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存在互证互补的关系,由出土侯马盟书可证史书中所载春秋时期卿大夫之间结盟的真实性;侯马盟书亦补充了传世文献中春秋盟誓仪节的记载空白,主要表现为定期、选择盟誓场所、撰写载书、掘地杀牲和埋书五个方面。
关键词:
侯马盟书 出土文献 传世文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阴崔雪
出土文献中的教育信息是教育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字中呈现出丰富的先秦两汉教育史料,这些史料对部分中国教育史料起到补充和改进的作用。但是目前教育史教材对于这些出土文献并未做到科学合理地征引,未能突破20世纪古代教育史研究框架,这需要当代中国教育史学者不断反思,在未来的教育史研究中充分运用出土文献进行中国教育史研究。
关键词:
出土文献 中国教育史 先秦两汉 教材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媛媛
近年来大量书籍的出土为研究中国早期书籍文明提供了基础,也使书籍的独立研究成为可能。早期书籍的判断标准有两条:一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二是以思想著述为内容,任何文献只要满足其中一条标准便可称之为书籍。以这个标准来判断,商代甲骨文还不是真正的书籍;青铜器铭文大部分仍属档案文书,但少量铭文已具有书籍性质;战国秦汉简帛古书内容大部分是思想著述,这说明战国时期简帛书籍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关键词:
书籍 出土文献 判断标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谷更有
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中,有不少反映唐代乡村社会状况的资料。本文依据目前已刊布的敦煌文献和吐鲁番出土的户籍、契约文书和书信,特别关注了均田制下村民社会的经济状况、村民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和村民社会构成的贫富分化,以期通过援引文书中记载的人及其日常经济活动,更加直接地反映长时段内唐代村民经济身份变迁的事实和过程。
关键词:
出土文献 唐代 村民 经济身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全石秀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中,人性的伟大彰显无遗,有许多感人的画面总是浮现在我们的面前,有许多感人的事迹总是涤荡着我们的灵魂。5月16日下午6点半,离地震发生整整100个小时,虚弱得已近昏迷的刘德云被救援官兵抬出时,看到了自己的女儿。他把目光指向自己的左手腕,女儿扑上去,发现父亲左手腕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欠王老大3 000元。"看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在生命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汶川 德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贾武
地图资料是地方文献的特殊载体之一,本文阐述了地图文献的收藏价值特点及收集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加强地图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指出地图的收藏对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地方文献 地图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王兆辉 闫峰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审视抗战文献可顺应世界潮流、把握国内趋势。时代化视域下抗战文献具有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发展的精神引领作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探讨抗战文献,有利于深刻理解抗战文献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利于推动抗战文献的时代化发展。
关键词:
时代化 抗战文献 文化形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业根
公版文献是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其公共版权设置初衷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确保文化延续。对公版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不能过于倚重市场,而应由公共部门主导,强化公共产品属性,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性资源。当前公版文献资源数字化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主体不强、内容不全、保障不足的困境,应通过资源整合做强供给主体,推进开发拓展供给内容,加强统筹完善供给保障,实现公版文献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子烨 纪雪梅 王浩
[目的/意义]科学文献是循证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文献中的科学证据进行抽取和呈现,能够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的效率和科学研究的决策价值。[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循证理论分析文献循证视域下科学证据的要素构成,并对科学证据图谱的结构进行设计;其次,利用SciAIEngine、依存句法分析和语义角色标注等工具和方法分别对“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三个维度下的证据要素及其关系进行抽取,以构建证据图谱并实现证据查询;最后,以碳减排领域文献为例构建面向碳减排决策的科学证据图谱,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所构建的证据图谱不仅能够揭示科学证据要素之间的关联,而且能够实现“领域主题”“研究地区”“研究变量”“变量关系”“对策建议”等证据要素的查询,还能够实现研究结果的溯源与互证,以此为循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喻丽
借鉴香港高校图书馆推行全人教育的经验,内地高校图书馆应克服学习共享空间协同效应欠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及认知存在障碍等现实困难,采取全面、深入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积极主导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及主动参与校园第二课堂建设等策略参与高校全人教育过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际平
吐鲁番出土唐代经济文书札记杨际平一、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所见之开元中括户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唐墓出土的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①有一段内容与开元中括户有关;(前略)101蒋化明年廿六102化明辩:被迥先是何州县人?得共郭林驱驴?仰答。但化明103先...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琨
墓志是一种特殊的石刻文献,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倍受学者关注。迄今为止,宁夏出土历代墓志约116合/件,整理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墓志考释、资料汇编、综合研究方面。其中以固原出土北朝至隋唐的墓志研究最为深入、最具学术影响力;相对而言,宋元明清等晚期墓志的研究略显不足,整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现将既往研究成果作概要总结,冀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墓志 石刻文献 宁夏出土墓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录
弥足珍贵的西夏榷场文书揭自黑城出土的西夏文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封套裱纸。出于裱糊的需要,它们不仅剪裁成片段,而且上下各裁去一部分,因此没有一件文书能拼合完整。但通过前后文关系,还是能看出其大概,经过考证辨析,可解决西夏榷场机构设置、交易货物、商税征收等重要问题。榷场文书多处记载镇夷郡,为西夏在地方设郡找到了确凿证据。
关键词:
黑城 西夏 榷场文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