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9)
2023(10932)
2022(9281)
2021(8830)
2020(7587)
2019(17037)
2018(16728)
2017(31774)
2016(16414)
2015(18027)
2014(17098)
2013(16524)
2012(14833)
2011(12844)
2010(12428)
2009(11000)
2008(10609)
2007(8755)
2006(7323)
2005(5941)
作者
(41401)
(34612)
(34462)
(32737)
(22139)
(16596)
(15627)
(13338)
(13155)
(11947)
(11862)
(11546)
(10912)
(10881)
(10554)
(10544)
(10364)
(10060)
(9924)
(9826)
(8185)
(8171)
(8164)
(7949)
(7765)
(7714)
(7515)
(7372)
(6835)
(6739)
学科
(64909)
经济(64843)
管理(53753)
(52634)
(45808)
企业(45808)
方法(34282)
数学(31071)
数学方法(30665)
(21220)
(16999)
贸易(16993)
(16683)
(15952)
中国(15455)
技术(15429)
业经(14211)
(14129)
财务(14091)
财务管理(14062)
企业财务(13365)
(12394)
(12214)
地方(11427)
技术管理(11131)
农业(10738)
(9802)
理论(9526)
(9341)
(9320)
机构
学院(215108)
大学(215094)
(93184)
经济(91700)
管理(91435)
理学(80018)
理学院(79306)
管理学(78013)
管理学院(77601)
研究(62899)
中国(49445)
(44064)
(42284)
财经(35795)
科学(35621)
(32884)
中心(31157)
(30144)
经济学(29755)
业大(28903)
(27860)
(27390)
财经大学(27181)
经济学院(27165)
商学(25581)
北京(25400)
商学院(25372)
研究所(25171)
(24833)
师范(24503)
基金
项目(154947)
科学(125398)
基金(116633)
研究(113750)
(100631)
国家(99858)
科学基金(88986)
社会(75729)
社会科(72175)
社会科学(72159)
基金项目(62101)
(59400)
自然(57802)
自然科(56492)
自然科学(56476)
自然科学基金(55522)
教育(53239)
(49623)
资助(46610)
编号(43652)
(35633)
(35304)
重点(34372)
创新(33509)
成果(32931)
国家社会(32564)
(32185)
教育部(31504)
人文(30852)
大学(30359)
期刊
(89933)
经济(89933)
研究(58793)
(36859)
中国(36821)
管理(36765)
学报(28087)
科学(27455)
大学(23200)
(22965)
技术(22128)
学学(22033)
(19734)
金融(19734)
教育(18735)
财经(17708)
经济研究(15713)
农业(15557)
业经(15330)
(15172)
问题(12267)
(11633)
财会(11171)
技术经济(11136)
科技(10457)
统计(10377)
(10072)
理论(10063)
商业(9950)
会计(9923)
共检索到302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梦菲  徐斯旸  陈辉  
以供求理论为基础推演新三板市场股票流动性正向影响股权质押水平的理论假说,并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票流动性越高,股权质押水平越高,这可能是由于股票流动性便于质押的效应支配了便于出售的效应所致。以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转让方式由协议转让变更为做市转让为准自然实验的实证检验不改变研究结论。股票流动性可能也会通过信息有效性路径影响股权质押水平;股票转让方式变更对股权质押水平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大规模公司和股东人数较多的样本组中更加显著。基于此,建议决策层在建设股权质押市场时区分质物的价值是否会受到出质人行为的影响;质权人在评估不同的新三板出质人时为流动性提供机制设定差异化决策权重;挂牌公司在做出影响股票流动性的决策时考虑股票流动性对股权质押水平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海芳  谭袁月  王志强  
股权质押给股票市场带来较大风险,那么限制股权质押比例能否起到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呢?本文基于“质押新规”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从股票收益率、波动率、停牌交易日占比和非流动性四个方面研究股权质押比例限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从公司治理和股东持股角度进行了机制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质押比例限制对低质押比例企业造成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短期看,设定质押比例上限对个股的收益率和流动性存在负向冲击,对个股的波动率存在正向冲击,股权质押比例限制总体上降低了股票市场稳定性。“质押新规”对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的企业的个股收益率产生了负向冲击,对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小的企业的个股非流动性存在正向冲击;尽管“质押新规”针对的是高质押比例企业,但对低质押比例企业也产生了冲击。“质押新规”的负向冲击主要通过盈余管理和股东持股比例变动向市场传递。因此,应对股权质押风险,需要关注企业的盈余管理等经营状况和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动,并防范溢出效应造成的风险传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鹏程  张澍原  
以新三板制造业挂牌公司为样本,探究公司创新能力与股票转让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新能力强的公司更有可能采取做市转让的股票转让方式。进一步考察做市转让的公司发现,创新能力能够推动做市商的参与,创新能力越强,做市商数量越多。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能力成为新三板公司吸引投资者和增强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甜  李甜甜  孙诗璐  
基于2016年6月24日新三板分层政策,以2015~2017年新三板挂牌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检验分层政策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入创新层的公司其零交易天数与非流动性显著降低,在控制了市场行情影响因素后,分层政策的流动性提升效应更加显著;分层政策的流动性提升效应因公司交易方式、分层标准不同而异。说明分层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筛选出对投资者有利的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文章丰富了资本市场分层的相关研究,有助于监管部门完善新三板制度设计、促进流动性提升的相关政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健峤  王雅琪  邓祎璐  陈运森  
股票市场的持续开放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大资本市场改革举措,但学术界对其实施效果的研究尚未深入。陆港通的分步实施为股票市场开放研究提供了干净的实验环境,文章基于陆港通分步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产出水平,且这一作用在两权分离度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信息环境较差及融资需求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爱华  
2018年12月7日,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财税[2018]137号文,首次明确个人转让新三板非原始股票取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本文以此为契机,重点探讨资产计税基础调整、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扣缴义务、摘牌转板、税务筹划等涉及新三板股票转让环节相关的个税疑难问题。同时,对新三板股票转让涉及的增值税和印花税等涉税事项与争议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基于流动性等因素考量,提出新三板股票转让暂不征收增值税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在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的现有研究中,交易环节是其逻辑链条中缺失的一环;对于做市转让制度的实施效果,现有实证研究也普遍忽视了其对极端收益风险的影响。文章从交易环节入手,提出了一个解释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的新假说,并以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转让制度为契机,实证考察了股票转让方式和极端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与实施协议转让的股票相比,实施做市转让的股票极端收益风险显著较低,但更多的做市商并未带来显著更低的极端收益风险;(2)做市转让方式对股价暴涨风险的抑制作用在熊市中较强,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则在牛市中较强;(3)股票转让方式对极端收益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股票流动性路径起作用,而信息有效性路径会起作用主要是因为信息有效性和股票流动性之间的高相关性。使用处理效应模型来控制自选择偏差的影响,使用不同的极端收益风险度量指标,延长极端收益风险的计算窗口,均不改变上述实证结果。这表明,交易环节是影响极端收益风险的重要因素,做市转让方式的引入有助于降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极端收益风险。文章对于深入理解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改善新三板市场交易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在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的现有研究中,交易环节是其逻辑链条中缺失的一环;对于做市转让制度的实施效果,现有实证研究也普遍忽视了其对极端收益风险的影响。文章从交易环节入手,提出了一个解释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的新假说,并以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转让制度为契机,实证考察了股票转让方式和极端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与实施协议转让的股票相比,实施做市转让的股票极端收益风险显著较低,但更多的做市商并未带来显著更低的极端收益风险;(2)做市转让方式对股价暴涨风险的抑制作用在熊市中较强,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则在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雪燕  朱晓阳  
本文基于2014—2017年新三板企业的年度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的双重视角,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投入,其影响机制包括融资方式视角下的直接效应和控股股东行为视角下的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即作为新三板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和期限短等特征,从而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效应为次要影响路径,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减少技术创新投入。本文丰富了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如何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燕  
受资本市场监管趋严、新三板市场分层落地实施以及资本市场行情低迷三重因素影响,新三板市场传统业务开展步入"瓶颈期"。特别是新三板市场流动性迟迟未能有效改善,定向增发再融资比2015年大幅下降,股权质押融资成为新三板企业融资的主流方式之一。同时,券商等金融机构在做实"战略投资+投行保荐"新三板一级市场业务的基础上,稳健步入风险收益偏好较高的新三板股权质押业务领域,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在调研市场和业务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此类业务市场概况、准入标准、产品交易结构创新类型,并对金融机构开展此类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军  魏果望  
本文在回顾以往股权质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新三板"的股权质押定价模型。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研究不但构建了基于7个变量的定价模型,而且进行了实际应用,全国首例"新三板"股权质押——"新眼光"应用本文的定价方法在2014年初获得了浦东发展银行的商业贷款。本文将整个模型和首例应用都呈现出来,以期为"新三板"股权质押的推广提供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虹  
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已经成为当前新三板公司进行债务融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破解中小企业借贷难题的一大亮点。股权质押的融资成本较一般债务融资成本更低,尤其为一些轻资产的信息技术企业提供了可行的债务融资渠道。本文将从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的现状出发,对完善股权质押提出建议。(一)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融资现状及分析1.增长稳定。自2013年年底新三板市场全面扩容、2014年推出做市转让交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马天平  张博祎  莫冬燕  
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投资者存在风险选择,尤其是根据Friedman的博彩理论和Michael的信号理论,投资者会基于博彩偏好改变风险选择。以近200万个样本中股票被ST的事实作为信号观察点,分析个人投资者在博彩信号出现时的风险选择变化。研究发现,股票被ST(Special Treatment,简称“ST”)、发出博彩信号时,个人投资者的风险选择会发生变化,更倾向于持有博彩型资产。与股价较高的ST股票相比,价格较低的ST股票因为博彩信号更强烈,个人的风险选择越易发生变化,持有博彩型资产的比例越高,但增长速度逐渐变缓。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贪婪暴富欲望和暴跌风险恐惧造成。作为博彩信号的最大日收益率激发贪婪暴富欲望,而股价崩盘风险引起暴跌风险恐惧,二者作为机制影响投资者的风险选择行为。基于此,为减小金融市场风险,应对博彩型资产建立投资者准入门槛,加强对投资者贪婪与恐惧预期的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运森  黄健峤  
资本市场的持续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九大强调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沪港通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港通的开启促进了标的公司投资效率的提高,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环境不透明、治理水平低的公司;机制分析发现,沪港通开启后,公司信息质量的提高和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增加是股票市场开放影响标的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最终标的公司在沪港通开通后经营业绩也得到提升。本文结论表明,股票市场开放改善了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这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改革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兴强   黄欣婷   韩振家   郝颖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金融体系深度融合的结果,因此,科技创新资金循环体系的构建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2009—2023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究了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机制检验发现,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企业创新动力与提高企业人才吸引力,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政策的作用效果在政府对新质生产力关注度较高的地区、高科技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文章从专利质押融资的视角验证了创新资金循环体系构建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