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4)
2023(5829)
2022(4807)
2021(4158)
2020(3389)
2019(7762)
2018(7305)
2017(14415)
2016(7443)
2015(7763)
2014(7526)
2013(7332)
2012(6732)
2011(6002)
2010(5962)
2009(5307)
2008(5221)
2007(4681)
2006(3966)
2005(3618)
作者
(20206)
(17031)
(16712)
(16144)
(10702)
(8192)
(7731)
(6511)
(6439)
(6097)
(5637)
(5581)
(5425)
(5309)
(5208)
(5202)
(5127)
(5090)
(5014)
(4919)
(4141)
(4124)
(3854)
(3850)
(3808)
(3801)
(3753)
(3571)
(3417)
(3323)
学科
(30324)
经济(30298)
管理(23968)
(22403)
(16883)
企业(16883)
方法(14899)
(13800)
贸易(13793)
(13617)
数学(13330)
数学方法(13212)
(11469)
(11313)
(10496)
(8425)
出口(8418)
出口贸易(8418)
中国(8383)
业经(7094)
(6075)
财务(6060)
财务管理(6050)
企业财务(5802)
产品(5638)
信息(5601)
农业(5455)
地方(5117)
产业(5096)
技术(4945)
机构
大学(103195)
学院(102879)
(46573)
经济(45854)
管理(43101)
理学(37520)
理学院(37227)
管理学(36756)
管理学院(36575)
研究(31606)
中国(23998)
(21360)
(20669)
科学(17987)
财经(17446)
(17115)
中心(16016)
(15905)
业大(15346)
经济学(15257)
(14734)
(14651)
经济学院(14117)
农业(13741)
研究所(13326)
财经大学(12937)
北京(12298)
商学(12047)
经济管理(12038)
商学院(11942)
基金
项目(73310)
科学(58518)
基金(55144)
研究(53148)
(48248)
国家(47920)
科学基金(41855)
社会(36050)
社会科(34569)
社会科学(34562)
基金项目(28654)
(27860)
自然(26292)
自然科(25788)
自然科学(25785)
自然科学基金(25344)
教育(23818)
(22966)
资助(22680)
编号(21331)
成果(16798)
(16511)
国家社会(16189)
重点(16136)
(15580)
(14975)
教育部(14447)
人文(14332)
创新(14117)
科研(14063)
期刊
(43389)
经济(43389)
研究(28363)
中国(17985)
(16676)
学报(16243)
(14861)
管理(13948)
科学(12909)
大学(11895)
学学(10969)
农业(10616)
图书(9228)
经济研究(8798)
技术(8581)
财经(8380)
教育(8075)
业经(8036)
(7973)
(7760)
金融(7760)
(7231)
情报(6689)
(6451)
问题(6451)
书馆(6103)
图书馆(6103)
国际(6091)
理论(6071)
统计(5627)
共检索到14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圣杰   张文魁   曹健   王雅琦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本文研究了在信息摩擦条件下出口集聚对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马歇尔外部性理论从供给侧分析集聚效应,本文从需求侧揭示了出口集聚的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出口集聚可以通过“需求学习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的双重机制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机制研究发现,需求学习效应对年轻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质量提升作用更大;当需求信号精度下降时,需求学习效应被削弱;需求信息具有市场专属性特点,同一目的地出口集聚的需求学习效应大于其他目的地出口集聚。质量声誉效应是把“双刃剑”,好的质量声誉能提升企业产品质量,而坏的质量声誉则会降低企业产品质量;新产品和异质性产品对质量声誉的敏感度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即使考虑了马歇尔外部性的作用,需求学习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依然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丽华   诸鑫哲  
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因果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缓解供需双侧信息摩擦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通过劳动力配置效应、需求信息传递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对国有企业、多产品出口企业、多市场出口企业和一般贸易产品的贸易质量具有更强影响。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将放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出口质量提升效应。上述结论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对推进我国“数字强贸”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永安  吴飞飞  
本文在Joséand Jean(2015)的出口产品质量选择模型基础上,构建两国三种产品的出口博弈模型,引入国际市场不同国家同质产品竞争效应,基于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的视角探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否缓解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并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匹配的细分产品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产品为低端产品或处在中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减少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当产品质量处于中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将会伴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这将会增加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此外,产品质量提升与对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因商品敏感性、企业所有制性质、进口国特征等因素而异。这些发现为当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案件频发并存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维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晓娜  彭聪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规模效应和拥挤效应,其与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仍处于拐点左侧,即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同时,产业集聚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产业集聚对高生产率企业质量促进作用更大;产业集聚对外资企业的质量抑制效应要显著高于本土企业;另外,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主要体现在就业密度更高的地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陈和  李文宇  
运用2002~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对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一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则最小。因此,要推动中国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进而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在于,如何促进中国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区域间产业的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春明  班元浩  李宏兵  刘烨  
全球分工体系进入系统性重构期,如何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打造的虚拟集聚平台赋能城市出口升级,已经成为推动外循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数字经济“长尾理论”引入异质性出口模型,利用2005—2015年OEC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检验虚拟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集聚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这一结论在利用历史数据做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相比于加工贸易产品,虚拟集聚的出口质量升级效应对一般贸易更为显著,同时在地理区位上呈现由中心向外围、东部向中西部的辐射效果。通过解构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发现,虚拟集聚主要通过产品内效应、产品进入/退出效应等产品再配置渠道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虚拟集聚有助于推动市场一体化、缓解拥挤效应和优化出口结构,与地理集聚的协同演变也有利于出口质量升级。本文为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及中国高质量外循环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乔小勇   魏晓   侯婷彧  
本文运用反映信息摩擦的产品关联关键性指标,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了产品关联对中国差异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较高的产品关联度能够弱化信息摩擦,促进中国差异化产品出口;(2)在自由分类法下,基于产品关联的全球价值链活动有利于出口产品信息扩散与共享,在保守分类法下,产品分类的差异性将导致信息摩擦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呈现“产品转移效应”;(3)在产品关联网络中,中间中心度对中国差异化产品出口更具促进作用,体现了更高的网络资源控制能力、更强的信息传递控制能力、更大的网络枢纽作用等越有利于产品出口;(4)传统引力模型中的地理距离与反映信息摩擦的产品关联均为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娟娟   郑佳豪  
文章从投资者的信息摩擦视角解释了外资自由化进程中的产品质量提升困境。首先,文章构建了具有信息摩擦成本的投资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投资者搜索行为中存在的信息摩擦对产品质量的负向作用。其次,文章采用微观企业的产品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信息摩擦成本增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第一,信息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信息摩擦对有外商投资背景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更大;第三,外资自由化带来的信息摩擦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产生了规避质量竞争的动机。因此,通过有效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摩擦成本将有助于构建中国制造业外资自由化进程中的质量优势,为破局“低端锁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腾龙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曾艺  韩峰  
本文综合使用2003—2013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基于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从企业微观层面探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途径显著提升了城市自身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抑制了周边城市的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自身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大,且I型及以上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高了周边II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其他等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周边同等级城市的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却产生了显著为负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于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及不同类别的制造业行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本文结论表明,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关联机制,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更大空间上的集聚效应,是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于欢  赵瑞丽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本文考察了劳动力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集聚经济不仅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在不同所有权和贸易方式下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用工具变量法和GMM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的空间集聚,在制造业集聚中鼓励多样化集聚,并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