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0)
- 2023(11170)
- 2022(9011)
- 2021(8018)
- 2020(6493)
- 2019(14825)
- 2018(14310)
- 2017(27564)
- 2016(14759)
- 2015(16355)
- 2014(16042)
- 2013(16145)
- 2012(14965)
- 2011(13421)
- 2010(13831)
- 2009(12816)
- 2008(12978)
- 2007(11764)
- 2006(10667)
- 2005(10230)
- 学科
- 济(78487)
- 经济(78407)
- 业(76360)
- 企(70816)
- 企业(70816)
- 管理(58389)
- 业经(29352)
- 方法(28425)
- 财(25028)
- 农(24675)
- 中国(21495)
- 数学(20432)
- 数学方法(20311)
- 地方(18999)
- 农业(18300)
- 务(18194)
- 财务(18171)
- 财务管理(18156)
- 技术(17805)
- 企业财务(17150)
- 贸(17107)
- 贸易(17094)
- 易(16675)
- 制(14461)
- 策(14259)
- 和(13923)
- 划(13530)
- 理论(12888)
- 出(12322)
- 企业经济(12191)
- 机构
- 学院(218362)
- 大学(209027)
- 济(100823)
- 经济(99134)
- 管理(88981)
- 理学(75472)
- 理学院(74753)
- 管理学(73980)
- 管理学院(73561)
- 研究(70686)
- 中国(57502)
- 财(46600)
- 京(44113)
- 科学(39045)
- 财经(36163)
- 农(35224)
- 江(35059)
- 所(34858)
- 经(32700)
- 中心(31900)
- 研究所(30825)
- 经济学(30468)
- 业大(28348)
- 北京(27798)
- 州(27564)
- 经济学院(27553)
- 农业(27295)
- 财经大学(26208)
- 商学(26198)
- 商学院(25982)
- 基金
- 项目(135356)
- 科学(109940)
- 研究(104453)
- 基金(98725)
- 家(83513)
- 国家(82643)
- 科学基金(73666)
- 社会(69648)
- 社会科(66277)
- 社会科学(66264)
- 省(55567)
- 基金项目(51915)
- 教育(46348)
- 自然(44485)
- 划(43898)
- 自然科(43530)
- 自然科学(43524)
- 自然科学基金(42822)
- 编号(41877)
- 资助(39141)
- 发(34244)
- 业(34077)
- 创(32289)
- 成果(32277)
- 重点(30167)
- 部(29850)
- 发展(29544)
- 创新(29201)
- 课题(29125)
- 展(29091)
- 期刊
- 济(121645)
- 经济(121645)
- 研究(68281)
- 中国(46283)
- 管理(39730)
- 财(39329)
- 农(34488)
- 科学(26527)
- 农业(24240)
- 学报(24134)
- 业经(23038)
- 技术(22882)
- 融(22505)
- 金融(22505)
- 教育(21583)
- 大学(19969)
- 经济研究(19405)
- 学学(18895)
- 财经(18461)
- 经(16084)
- 问题(15944)
- 业(15457)
- 技术经济(14729)
- 贸(14141)
- 世界(12587)
- 商业(12193)
- 现代(12159)
- 国际(11994)
- 经济管理(11291)
- 财会(11069)
共检索到345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琪 周沂 贺灿飞
目前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集聚多是基于地理距离来刻画。本文试图将产品间的认知距离引入集聚的测度中,研究不同类型集聚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企业相关生产能力的异质性作用。本文发现,出口集聚效应和企业相关生产能力分别是企业出口多元化的外源动力和企业条件。具体来说,引入认知距离后,可以更好地区分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来源:同产品集聚和相关产品集聚均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扩展;而不相关产品集聚对企业出口扩展的影响则表现为竞争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集聚的过程中"搭便车",集聚发挥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因企业储备的相关生产能力而异。在影响机制上,出口集聚效应通过专业劳动力共享和中间投入品共享等供给侧渠道以及目的国市场信息共享和已有出口经验等需求侧渠道来降低企业出口扩展的难度和风险。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应打造技术关联紧密、上下游产业相互依托、有核心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形态,并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亮 葛振宇 王亭亭
本文定义企业向已有出口市场周围的邻居市场扩展为市场边界扩展,对企业市场边界扩展背后的动因和逻辑机制进行解释,从企业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地理边界扩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出口边界市场在收入差距、语言和殖民地文化方面与其地理邻近的已有传统旧出口市场越相似,该企业越可能实现向该类新市场的出口扩张;此外还考察了本土邻居企业海外市场集聚对出口企业边界扩展的异质性影响,出口企业的母国同行邻居早期在旧市场的海外集聚会对企业产生吸附作用,企业专注于旧市场出口,不会向边界市场扩展,在后期旧市场集聚饱和以及出口经验的积累则会推动企业向边界市场扩展;同行邻居企业在边界市场的海外集聚初期会对企业进入市场产生拉动作用,而后期边界市场容量趋于饱和则不利于企业的进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天阳 许和连 王海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品几乎销往所有国家,产品种类则几乎覆盖了国际贸易的所有部门。这一现象虽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其原因一直缺乏科学解释。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CEPII-BACI数据测算了中国企业新增出口关系与企业所在城市其他企业的出口产品关联和市场邻近,实证检验了产品关联、市场邻近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出口范围扩展速度在样本区间呈上升趋势,但新增出口关系多为低技术产品,将已出口种类产品销往新的市场是其扩展出口范围的主要方式。企业在扩展出口范围过程中存在一定路径依赖,与当地其他企业的产品关联和市场邻近有助于提升出口扩展边际表现,并且这一结论非常稳健,而企业与自身的产品关联和市场邻近则表现为替代效应。产品关联和市场邻近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存在群体差异,依赖于出口扩展边际类型、产品技术密集度、企业所在地区以及贸易类型特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汝岱 朱诗娥
在全面整理199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并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出口规模两类集聚指标,识别城市溢出和城市-行业溢出两种溢出效应,讨论集聚对于解释中国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城市集聚和城市-行业集聚均能促进企业出口,而城市集聚更能降低企业出口的生产率阈值要求,使得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同样可以出口。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集聚效应对于规模报酬递减行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影响更为明显。本文从城市集聚的角度解释中国企业出口决策与生产率的关系,与现有经验研究成果互为补充,这既有助于从更深的层面理解中国的出口模式,又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城市集聚 城市-行业集聚 生产率之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闫志俊 于津平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企业的空间集聚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其影响效应大小与企业参与贸易的方式、所有制性质、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以及出口目的地密切相关。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显著受到空间集聚的影响,但对一般贸易企业这一影响并不显著。产品技术复杂度越高,空间集聚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效应越大。本文研究表明空间集聚产生的中间品替代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提升出口国内附加值的重要渠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康
本文基于出口信息障碍与融资约束的综合视角,通过匹配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进出口微观数据,实证研究了县域范围内出口集聚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的县域集聚显著激励了出口企业海外扩张行为,这种溢出效应不仅存在于行业内部,也惠及了集聚行业以外的出口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得益于频繁的人口流动与更强的融资约束进而获得更多的溢出收益;低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从行业内部捕获溢出效应,而高生产率企业则更擅于吸收行业间溢出效应。这些发现在处理了内生性与安慰剂检验下依然稳健。
关键词:
地理集聚 海外扩张 信息障碍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宁华 包群 邵敏
中国出口贸易长时期的快速数量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出口企业的过度集聚与恶性竞争,从而引发了出口拥挤现象。基于2000~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集,本文证实了存在过度集聚时,出口企业的地理集聚与行业集中事实上产生了倒U型的外溢效果,即当出口企业超过集聚临界点后,大量企业扎堆与恶性竞争反而导致了负的外溢效应。测算表明中国出口企业的过度集聚程度约在17%~34%区间,而且这一现象呈现随时间而加剧的趋势;与高技术出口相比,低技术出口部门更有可能发生过度集聚;企业生产率提高与规模扩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出口拥挤。本文研究表明,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出口企业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模式的确导致了严重的负面竞争效应,...
关键词:
过度集聚 出口外溢 倒U型曲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叫婷婷 赵永亮
基于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客观事实,出口贸易二元扩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异质性理论对微观企业二元边际的分解模式,创新性地将企业集聚因素纳入基础模型;运用30个制造业出口企业1999~2007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出口企业不同集聚形式(专业化和多样化)对贸易二元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企业集聚总体上有利于贸易二元扩张,而集聚专业化经济具有促进内延边际扩张的作用,多样化经济则更加促进外延边际扩张;同时还发现内资出口企业集聚促进外延边际扩张,而外资出口企业的集聚更有利于内延边际扩张。政策启示在于,政府应加强对出口集聚区的产业引导,发挥集聚经济的地方特色,通过专业化经济和多元化经济的双重"集聚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朔 张伯伟 陈立英
本文采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出口市场个数和出口商品种类数)的影响。总体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比之下汇率值的变化则与企业出口市场数正相关,人民币升值时会促进企业拓展出口市场;OLS和固定效应下汇率变化对企业出口商品种类的影响符号正负不一。本文进一步按照四种标准划分的子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企业在面临汇率变动时的反应具有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大卫
城市集聚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企业出口异质性能影响企业对城市集聚环境的吸收,因而对自身生产效率产生不确定影响。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对不同出口频率企业分样本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的出口行为、城市集聚和企业生产率三者间的关系,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异质性 城市集聚 企业生产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文章提出"产能—出口"假说,即产能利用率较低(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内销(出口),并由该假说推演出产能过剩企业在出口自我选择上的理论推论,之后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产能利用率较低的企业限于内部规模经济较难实现和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平均生产成本较高,加之较低的盈利能力及经营绩效又带来了较高的资金约束,较难克服出口额外成本而倾向于在国内销售;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企业由于能够有效克服产能约束和出口额外成本,故倾向于选择出口。这说明产能利用率是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一个来源,即"产能—出口"假说适用于中国企业。同时,也表明产能过剩企业限于较高的平均生产成本和资金约束,选择出口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李晶
笔者采用2001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面板数据,基于所有制、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等企业异质性,探索出口强度、吸收能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优势,但出口强度与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一方面纯出口企业拉低了出口企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短期内负的学习效应导致生产率下降。吸收能力则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出口活动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即当吸收能力较强时,随着企业出口强度的增加,生产率有所提升。
关键词:
生产率 出口强度 吸收能力 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活动集聚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我国制造业经济活动的集聚,显著提高了我国技术复杂度较高企业的出口绩效;分行业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经济活动的集聚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最大;从不同所有制结构样本的估计结果看,外资企业的集聚对出口绩效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企业技术复杂度的增加对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出口效应的发挥所产生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为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提升作用最低。
关键词:
集聚 技术复杂度 出口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米明金程 赵忠秀
兼顾出口增长与绿色低碳是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集聚作为企业出口绩效提升的重要动力,能否帮助外贸企业实现“增长”与“绿色”协调发展值得关注。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将企业出口绩效与环境绩效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使用2001—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考察了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碳脱钩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优化了企业出口碳脱钩状态,推动企业从联结状态到不脱钩、弱脱钩再到增长强脱钩状态的演进,而企业从学习效应、共享效应中收获的减排技术升级和能源结构转型是这一优化过程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一般贸易企业、出口目的地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外资企业的出口碳脱钩状态更容易从产业集聚中获得优化。因此,应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于企业出口增长和低碳转型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企业出口碳脱钩 高质量对外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