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8)
2023(13941)
2022(11775)
2021(10713)
2020(8690)
2019(20304)
2018(19651)
2017(38344)
2016(19956)
2015(22102)
2014(21701)
2013(21263)
2012(19510)
2011(17599)
2010(17171)
2009(15465)
2008(14663)
2007(12547)
2006(11062)
2005(9937)
作者
(53434)
(45073)
(44769)
(42266)
(28360)
(21491)
(20265)
(17497)
(17174)
(15645)
(15286)
(14878)
(14072)
(13998)
(13975)
(13542)
(13367)
(12851)
(12793)
(12728)
(11009)
(10719)
(10648)
(10247)
(10209)
(10064)
(9687)
(9457)
(8925)
(8664)
学科
(95921)
经济(95845)
管理(55856)
(54584)
方法(42121)
(41930)
企业(41930)
数学(37627)
数学方法(37247)
(27407)
贸易(27393)
(26644)
中国(26188)
(25527)
地方(24463)
(21979)
业经(20265)
环境(18360)
农业(17302)
(14662)
(14567)
(13813)
(13496)
金融(13495)
地方经济(13457)
技术(13353)
(13254)
(13242)
银行(13242)
(12756)
机构
学院(278190)
大学(275572)
(131255)
经济(129212)
管理(110566)
理学(96207)
理学院(95297)
管理学(93867)
管理学院(93376)
研究(92877)
中国(70588)
(56381)
(56226)
科学(51958)
财经(45662)
(43744)
中心(43278)
经济学(42267)
(41812)
(40530)
(39820)
研究所(39669)
经济学院(38518)
业大(37711)
(34959)
师范(34667)
北京(34557)
(34409)
财经大学(34111)
(31468)
基金
项目(192114)
科学(154667)
基金(143177)
研究(142753)
(123472)
国家(122497)
科学基金(107354)
社会(96457)
社会科(91953)
社会科学(91933)
基金项目(75364)
(74136)
自然(66716)
自然科(65262)
自然科学(65252)
教育(64655)
自然科学基金(64096)
(61572)
资助(58139)
编号(55822)
(45918)
(43743)
重点(43385)
成果(42666)
国家社会(41660)
(40621)
教育部(38523)
人文(38138)
发展(38109)
创新(38090)
期刊
(136996)
经济(136996)
研究(82585)
中国(50156)
(42190)
管理(40922)
(36497)
科学(35725)
学报(35644)
大学(29127)
学学(27600)
农业(25849)
技术(25800)
(25268)
金融(25268)
教育(24282)
经济研究(24133)
业经(23282)
财经(22179)
(20420)
问题(19662)
(19244)
国际(17171)
技术经济(14841)
统计(14573)
世界(14166)
(13940)
商业(13883)
(13244)
资源(12568)
共检索到409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出口本身就是效率的体现。文章研究了出口集约增长、出口扩展增长与工业环境生产效率的非线性门槛关系,证明两种出口增长均存在提升工业环境生产效率的门槛效应。出口集约增长与工业环境生产效率无显著关系,但扩展增长能够显著提升工业环境生产效率。加工贸易负向影响工业环境生产效率,成为解释出口自我选择机制悖论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加工贸易与出口集约增长紧密相关,但与出口扩展增长无关,因此出口扩展增长能够跳出加工贸易生产效率之谜的陷阱,而出口集约增长则无法做到。出口扩展增长的自我选择机制是存在的,而集约出口增长自我选择机制则失灵。外部机制如FDI投入等因素能正向提升环境生产效率,但内部机制如信贷投入、研发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工业环境生产效率的提升全部失效。这是由信贷投入的低效率以及研发过度投资造成对人力资本的侵蚀效应所导致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出口本身就是效率的体现。文章研究了出口集约增长、出口扩展增长与工业环境生产效率的非线性门槛关系,证明两种出口增长均存在提升工业环境生产效率的门槛效应。出口集约增长与工业环境生产效率无显著关系,但扩展增长能够显著提升工业环境生产效率。加工贸易负向影响工业环境生产效率,成为解释出口自我选择机制悖论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加工贸易与出口集约增长紧密相关,但与出口扩展增长无关,因此出口扩展增长能够跳出加工贸易生产效率之谜的陷阱,而出口集约增长则无法做到。出口扩展增长的自我选择机制是存在的,而集约出口增长自我选择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惠  李小聪  
本文基于2003-2012年我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门槛面板模型考察出口贸易与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和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运用非角度、非径向的DEA-SBM模型估算的我国30个省市区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普遍偏低,东部地区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核密度曲线观察到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呈现持久的双峰分布,而出口贸易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态势;进一步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分析,发现出口贸易对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即出口贸易对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强,随着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奕芳  刘富华  
互联网贸易作为一种新兴贸易方式可成为改进贸易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新时期我国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推动国内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深入研究互联网对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对我国顺利开展互联网贸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互联网内生贸易模型,厘清互联网对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机制,之后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对我国出口效率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互联网是提高我国出口效率的主要因素,加强互联网建设尤其有利于我国出口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出口重工业产品贸易效率的提升,从技术和政策上为互联网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是当前推进互联网贸易建设的主要任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戈雪梅  
基于"出口引致经济增长"这一重要假说,文章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从净出口的角度分析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一般贸易出口比加工贸易出口更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一般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一般贸易顺差对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意义重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兵  张明  
本文在运用非参数DEA方法测算中国省际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加工贸易出口是否促进了生产率增长。结果发现,加工贸易出口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研发能力、二元结构状况、金融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等因素制约了这一作用的发挥;而且,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基础设施等多个变量的平均值尚未达到促进这一作用发挥的临界值。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少勤  邱斌  唐保庆  赵伟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对接后的2006年企业贸易数据,检验了加工贸易的"生产率悖论"。研究结果发现,加工贸易的"生产率悖论"只得到了部分的数据支持。而生产率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生产率水平越高,企业的出口额越高。同时,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率提升对企业出口额的促进作用高于外资企业。非参数匹配检验结果证实,在相同的生产率水平下,加工贸易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相比,其出口贸易额更高。我们认为,加工贸易较低的进入固定成本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生产率参与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所带来的贸易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一般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晗彧  王晓彤  张少华  
加工贸易的逆“自我选择”效应及税收优惠政策扭曲资源配置可能阻碍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但是随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加工贸易通过多条途径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进而部分抵消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即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可能发生非线性变化。文章利用我国1981~2017年数据并构建阈值协整模型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具有负向作用;随工业化阶段演进即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之比低于某一数值时,加工贸易的负向作用减弱;采用不同方法测度部分变量,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均存在非线性效应,实证检验结果是稳健的。上述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阶段演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专业化分工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不断凸显,促进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提升,减弱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负向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求光  
本文基于出口拓展型生产函数实证分析浙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浙江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进口和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产出弹性,由此得出浙江应建立农产品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利用沿海地理优势和发达地区资本充足优势,面向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京红  王生辉  
已有研究大都采用二元回归的方法,并不能准确测度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传统的回归方法也无法辨析加工贸易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动态作用。本文基于1981到2014年的数据,在控制了一般贸易出口、消费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之后,首先运用协整检验分析了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之后,利用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探析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上加工贸易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通过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会敏  胡东兴  刘丽艳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进出口在整个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历来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分析吉林省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研究了吉林省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与拉动率;然后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对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农业固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其中吉林省农产品出口额每增加1%,会促进农业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98%,进口每增加1%,促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怡  王玉  曹利军  
本文从贸易中介视角,将出口进一步分为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使用2012年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生产率悖论"问题进行再次检验。研究发现,从整体出口来看,中国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但是问题主要来自直接出口企业,间接出口企业不存在明显的悖论问题,并且直接出口企业的出口率也与生产率呈负向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要想使中国企业摆脱生产率悖论问题,主要应对直接出口企业采取相关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兵  乔晶  
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外贸的主要形式,但对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争论。本文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揭示,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结构、中国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等5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加工贸易进口对我国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比加工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但从长期来看,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加工贸易进口则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今后,我国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不能仅看重微薄的加工费用,应更多地关注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增强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能力和进口替代能力,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动态利益,以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转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晓晨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扩大贸易规模和促进经济增长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上,而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获得的。加工贸易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商品进出口、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几个途径,扩散和传播了国外先进技术,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并推动我国在技术进步的阶梯上不断攀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昊  
本文基于扩展的文凭信号显示模型,利用2000-2011年中国分行业劳动力数据,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与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的劳动力流动效应。利用离散因变量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出口促进了高学历劳动力的流动,且劳动力确实存在由于出口水平变动而流动的初始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