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4)
2023(7723)
2022(6570)
2021(5844)
2020(4855)
2019(10901)
2018(10451)
2017(20714)
2016(11149)
2015(11925)
2014(11243)
2013(11414)
2012(10465)
2011(9084)
2010(8834)
2009(8009)
2008(7795)
2007(6782)
2006(6009)
2005(5245)
作者
(31926)
(26899)
(26578)
(25539)
(16876)
(13114)
(11887)
(10413)
(10062)
(9361)
(9246)
(8600)
(8599)
(8544)
(8474)
(8365)
(8030)
(7961)
(7742)
(7395)
(6662)
(6503)
(6484)
(6218)
(6182)
(5885)
(5775)
(5637)
(5346)
(5289)
学科
(48055)
经济(48005)
(30257)
管理(29800)
方法(23810)
数学(22452)
数学方法(22335)
(22138)
(22081)
企业(22081)
税收(20696)
(20529)
(20408)
(14850)
贸易(14846)
(14617)
(13354)
(13069)
中国(11978)
收入(10836)
农业(9463)
地方(8838)
业经(8578)
(8492)
(8484)
财务(8480)
财务管理(8468)
(8448)
出口(8439)
出口贸易(8439)
机构
大学(153696)
学院(152757)
(72543)
经济(71640)
管理(57563)
研究(52736)
理学(51159)
理学院(50652)
管理学(49872)
管理学院(49626)
中国(39347)
(37716)
科学(32090)
(30919)
(30586)
财经(29182)
(27107)
(26826)
业大(25722)
经济学(24826)
研究所(24625)
农业(24564)
经济学院(23111)
中心(22959)
财经大学(21808)
(21750)
(18689)
北京(18653)
(17486)
经济管理(17010)
基金
项目(108555)
科学(85717)
基金(83104)
(75301)
国家(74756)
研究(72325)
科学基金(63403)
社会(50936)
社会科(48735)
社会科学(48724)
基金项目(43919)
自然(41438)
自然科(40589)
自然科学(40575)
(40115)
自然科学基金(39919)
(34327)
资助(34002)
教育(31507)
编号(25676)
(24507)
重点(24391)
国家社会(23249)
(22971)
(22803)
科研(21639)
创新(21539)
教育部(21009)
计划(20800)
人文(20276)
期刊
(68805)
经济(68805)
研究(48512)
学报(29809)
(28183)
(25977)
科学(24110)
中国(23446)
大学(21582)
学学(21041)
管理(18593)
农业(17282)
(15527)
(15237)
经济研究(14288)
财经(13814)
税务(13770)
(11864)
金融(11864)
(11831)
(10725)
问题(10126)
国际(10125)
业经(10028)
技术(9635)
(9469)
统计(8133)
技术经济(7813)
业大(7633)
(7584)
共检索到220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才明  
出口退税机制调整后,一些地方在收入分析中将退税率下调影响免抵税额作为增值税减收因素,本文研究表明,虽然静态条件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使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可供调库的免抵税额减少,但整个应缴增值税没有变。然而,退税率较大幅度的下调客观上造成了多数出口商品没有按照理论上的增值税零税率出口,少数商品因征退税率差额过大,还出现了纯出口的生产企业负税出口,即倒缴税的情况,使同类出口商品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进口料件和采购国产原材料之间,以及在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之间产生新的税负不平,如果动态条件下退税率的下调引致纳税人改变出口贸易方式,对增值税收入就有减收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光清  高立  
近年来,国家频繁调整出口退税率来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文章在回顾国家1994年以来对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变化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月度数据分析了2003~2010年期间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显示,出口退税率对钢铁产品出口影响的长、短期系数均不显著;国外需求因素对钢铁出口的刺激作用最为突出,无论在长期或短期影响都非常显著;汇率和价格因素对钢铁出口的刺激作用次之,只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媛媛  高德步  
考察中国出口退税率变化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1994年以来出口退税率调整存在过度倾向。从表面来看,调节出口规模、减轻中央财政压力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政策目标是出口退税率过频过大调整的原因,但是问题的根源还主要在于出口贸易调控工具的有限性、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的不彻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体系的不健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瀚元  王哲  
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对1000多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为分析此次调整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我们基于调整的内容和调整前后1年内中国2位数海关分类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用倍差法估计了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中国产品出口价格的影响。我们首先在一个简单的产品销售模型中引入增值税率和出口退税率,证明了一定条件下出口退税率上调会引起产品出口价格下降。随后,在基本回归分析中,我们发现出口退税率上调会引起中国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在一年之内平均下降1. 38个百分点,这与我们理论模型中得出的结论一致。最后,我们在稳健分析结果中发现,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产品出口价格指数的影响短期内并不显著,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的程度先增加后减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若鸿  
"消费惯性"影响着一国内需,相应的"外需惯性"则影响着一国的出口。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外需消费群体的相对稳定性,使"外需惯性"成为影响其出口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国特有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以及汇率变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的出口。从长治久安的发展战略考虑,中国必须逐步减少"外需惯性",而增强本国的"消费惯性",并科学准确地把握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更加有效地调控中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建平  
一、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较大的进出口规模。2013年至2017年,全国出口规模每年稳定在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左右。1出口退税也呈现较大的规模。2013年至2017年,全国每年办理出口退税额均在10 000亿元以上,为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的10%左右。2出口贸易是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
关键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卫东  黄吉海  
对出口退税率和汇率与我国出口额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两者对我国出口影响的机制及效果是不同的,汇率对我国出口影响是连续的和全面的,而出口退税率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是间断的和减弱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军才  林伟斌  
运用干预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都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建议在保护产业和鼓励出口的政策方面,要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政策选择,并尽量减轻政府的负担。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田丰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为稳定出口以确保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其中出口退税以其在有效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成为中国"保出口"的重要工具,不仅短时间内多个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连续大幅调整,而且未来进一步调整的呼声依然高涨。然而作者的分析认为,中国较低的出口价格弹性一方面导致一半以上的出口退税支出事实上补贴了外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另一方面导致出口退税政策在经济刺激效果方面显著劣于同等数额的政府购买支出。因此,不能高估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友群  
本文通过重点分析降低出口退税率对中国整体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认为这一政策不仅不会造成我国出口增速的大幅下滑和贸易利益的大量流失,而且有利于推进外贸体制改革,摒弃以低价竞争为手段、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粗放型外贸经营模式,促进外贸发展战略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