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2)
2023(9221)
2022(7900)
2021(7194)
2020(5944)
2019(13434)
2018(12989)
2017(26009)
2016(14007)
2015(15460)
2014(15257)
2013(14990)
2012(13859)
2011(12489)
2010(12736)
2009(12141)
2008(12135)
2007(11067)
2006(10119)
2005(9459)
作者
(37427)
(31423)
(31159)
(30092)
(20162)
(14962)
(14094)
(11777)
(11684)
(11414)
(10808)
(10302)
(10201)
(10168)
(10130)
(9724)
(9422)
(9101)
(9073)
(9019)
(8040)
(7528)
(7468)
(7242)
(7136)
(7053)
(7031)
(6878)
(6259)
(6152)
学科
(52569)
经济(52482)
管理(48411)
(43293)
(36451)
企业(36451)
(24299)
(21946)
税收(20489)
(20312)
方法(19898)
数学(17545)
数学方法(17335)
(16836)
(16312)
贸易(16307)
(16069)
(16011)
中国(15501)
(13530)
业经(12553)
(12398)
财务(12370)
财务管理(12341)
企业财务(11684)
(11069)
(10674)
财政(10568)
(10540)
银行(10534)
机构
学院(195932)
大学(194565)
(89235)
经济(87467)
管理(75553)
研究(65012)
理学(64199)
理学院(63600)
管理学(62832)
管理学院(62443)
中国(51959)
(51822)
(39271)
财经(38279)
(34627)
科学(34123)
(31987)
(31431)
中心(29742)
经济学(28913)
财经大学(28120)
研究所(27343)
经济学院(26180)
(26062)
北京(24668)
(24025)
(23754)
业大(23055)
(22727)
师范(22555)
基金
项目(123310)
科学(99188)
研究(95135)
基金(92013)
(77990)
国家(77353)
科学基金(67648)
社会(63560)
社会科(60563)
社会科学(60554)
基金项目(47149)
(46377)
教育(43248)
自然(40718)
自然科(39807)
自然科学(39799)
自然科学基金(39109)
(38760)
编号(38340)
资助(38006)
成果(32721)
(30636)
(29074)
重点(27344)
国家社会(27203)
课题(26565)
(26199)
(26160)
(25990)
教育部(25838)
期刊
(101551)
经济(101551)
研究(68959)
(41584)
中国(40399)
管理(29456)
(24383)
学报(23843)
(23257)
金融(23257)
科学(22804)
大学(19443)
财经(19224)
教育(19186)
学学(18312)
经济研究(17262)
(16709)
(16459)
(15923)
农业(15912)
技术(15674)
业经(15605)
税务(14168)
(14123)
问题(13504)
国际(12791)
世界(9555)
财会(9318)
理论(9190)
技术经济(9006)
共检索到313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长军  
出口退税新机制运行1年多来,总体而言,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从降低出口退税率和中央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荣学  
一、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退税负担畸轻畸重。 从理论上说,出口退税的负担机制应与税收收入分享的财政体制保持一致性,即如果增值税收入全部归属于中央财政,则出口退税应由中央财政全部承担:如果增值税作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共享税,那么,出口退税应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实践看,基本上都实行了这种负担体制,因为这种负担体制不仅有利于协调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实现权、责、利的最佳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维胜  
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出口货物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并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发展。一般而言,一个符合WTO规则且有效率的出口退税机制应当具备出口产品结构最优、财政负担均衡、税企权责对等三个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2004年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以来的成功之处和仍待完善的方面,并提出完善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出口退税课题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文章介绍了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实施效果,通过分析出口退税分担机制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改进退税分担方案及实现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并进一步探讨了出口退税率继续进行结构性下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经常项目处课题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王柳德  朱小琼  
本文通过分析出口退税新机制实施后,对广西地方财政负担情况及外贸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当前广西应积极采取建立经济项目财税评估机制、发展出口代理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退税协作机制等多项措施,以促使出口退税新机制正效应最大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淼元  
出口、投资、内需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小觑。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促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保障社会就业,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出口退税调整被用来作为稳定外贸出口的主要财税刺激手段。近年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频率加快,产品覆盖面越来越广,产品调整的针对性不断加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祥平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政策制度。其核心:一是商品输出国境外(香港、澳门作为单独纳税区,视同向外国出口);二是退还商品形成过程中的间接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书博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出口退税指标管理、出口退税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可供借鉴的其他国家在出口退税制度、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丽芬  谭晶  
原出口退税机制中一些不合理因素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新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有其必要性和战略意义。虽然此次改革增加了部分企业的产品成本和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改革迫使企业和地方政府寻求应对措施的同时,时加工贸易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分析新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加工贸易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提出在新出口退税机制下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书博  
出口退税符合WTO规则,为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也不例外。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退税的静态福利效应和动态福利效应,得出结论:出口退税是必要的,且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然后,文章对我国出口退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丁敏  
改革我国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对解决退税拖欠问题、调整出口贸易结构、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等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出口企业应做以下工作:顺应政策导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多种贸易形式;充分挖掘内部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学勤  
我国目前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出口经营方式下的外贸出口执行差别退税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非中性的税收影响 最近的出口退税改革方案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这种非中性影响。构建中性出口退税制度应该采取逐步提高出口退税的平均退税率、实行外贸企业"免税购进"、中央地方按比例分担出口退税总量的三大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