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57)
2023(19298)
2022(16393)
2021(15261)
2020(13006)
2019(29689)
2018(29091)
2017(55840)
2016(30552)
2015(34022)
2014(33540)
2013(33748)
2012(30852)
2011(27868)
2010(27604)
2009(26145)
2008(26065)
2007(22994)
2006(20576)
2005(18791)
作者
(89571)
(74400)
(74095)
(70471)
(47386)
(35762)
(33361)
(29120)
(28285)
(26645)
(25678)
(25157)
(23898)
(23777)
(23310)
(22701)
(22206)
(22063)
(21368)
(21285)
(18567)
(18427)
(18041)
(17039)
(16666)
(16558)
(16519)
(16455)
(14956)
(14652)
学科
(124801)
经济(124622)
(105190)
管理(99955)
(92366)
企业(92366)
方法(55494)
数学(45299)
数学方法(44900)
(41820)
(37536)
业经(34903)
中国(34004)
(28112)
(26549)
财务(26479)
财务管理(26441)
(26314)
贸易(26297)
(25665)
农业(25548)
企业财务(25107)
(24259)
(22199)
(22130)
技术(21948)
地方(21743)
理论(20765)
税收(20723)
(20551)
机构
大学(439590)
学院(438902)
(182402)
经济(178883)
管理(172594)
研究(149451)
理学(148673)
理学院(147068)
管理学(144865)
管理学院(144078)
中国(115328)
(94042)
科学(91492)
(89690)
(78038)
(75962)
财经(70141)
研究所(68734)
业大(67083)
中心(66095)
(65360)
(63880)
农业(61456)
北京(59561)
经济学(55571)
(53596)
(53032)
师范(52426)
财经大学(51970)
(51438)
基金
项目(292949)
科学(230145)
基金(214727)
研究(211087)
(188833)
国家(187277)
科学基金(160121)
社会(135338)
社会科(128379)
社会科学(128346)
基金项目(113424)
(112220)
自然(104290)
自然科(101856)
自然科学(101826)
自然科学基金(100079)
教育(94742)
(94727)
资助(88316)
编号(83808)
成果(68097)
重点(65554)
(64986)
(62133)
(61830)
创新(57621)
课题(57279)
国家社会(56563)
科研(56011)
教育部(55541)
期刊
(202611)
经济(202611)
研究(135023)
中国(84126)
学报(72873)
(71920)
(71378)
管理(66490)
科学(65533)
大学(54715)
学学(51945)
农业(49123)
教育(40298)
(38905)
金融(38905)
技术(35598)
财经(34944)
业经(33082)
经济研究(32767)
(29951)
(28040)
问题(26787)
(23020)
技术经济(22193)
(21165)
科技(21073)
国际(20624)
世界(20379)
现代(20307)
理论(19756)
共检索到658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天骄  李亘  
出口退税作为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普遍使用的贸易政策手段,其目的在于促进一国商品的出口和平衡国际贸易。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宏观开放经济动态模型,基于2014年出口退税政策变动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探究差异性出口退税能否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差异性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不同行业中,出口退税对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中介效应不同。部分高附加值产业无法通过利润传导途径来影响出口竞争力,农业产品则存在明显时滞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出口退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建设、提高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宇  
本文的抽样调查和博弈模型表明,我国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原因在于,出口退税已经成为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外贸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因此外贸企业没有对出口商品进行升级换代的动力,使出口商品长期沦落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商品结构当中。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设计应针对不同产品类型的行业实施不同的退税率,才能在制度上保证出口企业具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继而提高其外贸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神玉飞  
外资的流入弥补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资本缺口,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在东道国被吸收后必然转化为生产力,其直接表现为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相对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对外开放以来,外资流入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变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如何?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来源于两个极端,即低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中国这两类行业的出口占世界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二是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来源于纺织、皮革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该产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三是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该产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达到20%左右;四是中国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较低,这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显著不同。由于中技术制成品通常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冰  刘福祥  赵洪宝  
文章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相关观点,将产业集聚的生产率效应融入对出口竞争力影响的理论研究中。进一步利用2002-2013年中国制造业24个行业数据并运用系统GMM方法,对比性研究了产业集聚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更能实现要素贸易条件改善、促进出口竞争力提升,产业集聚应该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垂直关联效应、利用国际市场竞争、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以及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申君歌  彭书舟  
本文将出口质量指数纳入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利用熵权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其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在控制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通过行业生产效率和出口多样化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区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后发现,行业技术创新产出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依然显著。另外,动态模型的估计是最有效率的。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业后发现,重型制造业、同质性制造业以及中等技术类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显著促进行业出口竞争力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丽  赵毛泽  
文章基于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利用2000~2018年增加值贸易数据,从FTAs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TAs深度的提升能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且相较于垂直深度,水平深度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FTAs深度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制造业类型和出口目的国(地区)类型不同而具有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FTAs深度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一步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加入不同的区域贸易协定均会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且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最强,其次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中国是否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的预测结果相比,区域贸易协定水平深度对制造业整体以及分类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贵中  罗剑  
2011年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但其细分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及排名差异较大,产业发展基础和行业地位是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劳动生产率构造相对优势指标和绝对优势指标,分析发现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相对优势指标大于2而绝对优势指标小于1。根据我国1995-20111995 2011年数据通过面板协整回归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绝对优势指标对其国际市场份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鸿   吴婷   张艺影  
在“双碳”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绿色出口竞争力对发展绿色贸易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传统的单位劳动成本改进为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将出口增加值国际市场份额改进为绿色出口增加值国际市场份额,进而构建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测算并比较中国十大制造行业绿色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2005—2019年中国大部分制造行业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和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均在上升,其中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上升最多的是金属制品业,从2005年的0.409上升到2019年的0.780,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上升最多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0.243上升到1.069。回归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行业规模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论,在“双碳”目标下,论文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鸿   吴婷   张艺影  
在“双碳”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绿色出口竞争力对发展绿色贸易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传统的单位劳动成本改进为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将出口增加值国际市场份额改进为绿色出口增加值国际市场份额,进而构建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测算并比较中国十大制造行业绿色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2005—2019年中国大部分制造行业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和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均在上升,其中单位绿色隐含劳动成本上升最多的是金属制品业,从2005年的0.409上升到2019年的0.780,绿色出口竞争力指数上升最多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0.243上升到1.069。回归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行业规模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论,在“双碳”目标下,论文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金波  王佳  
推动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综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改善要素资源错配、促进技术创新水平提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途径,有效促进制造业的出口质量攀升,在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邻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本地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存在“虹吸效应”,具体表现为“空间竞争”。门槛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具有非连续性,其影响依赖于数字经济自身的累积水平,并且其效应随突破点的变化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本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加快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琛  赵军  刘春艳  
提高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是加快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内在要求。在自由资本模型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双向FDI协同溢出效应影响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机制,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以2004—2016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双向FDI的协同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且这一积极影响通过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形成了"本地—邻地"的空间互动发展合力。在考虑不同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双向FDI的正向协同作用通过技术优势培育效应和产业转型优化效应进行传导,在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同时,上述中介机制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在技术转化能力和产业技术结构水平较高时,双向FDI协同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升级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结论深化了对双向FDI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间复杂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为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有序发展以及推进新时代制造业强国建设提供了经验支持与政策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朱贤强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客观趋势,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挥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战琪  
在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削弱的背景下,我国要利用数字经济来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采用2013—2020年我国各地区微观数据,研究数字经济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内在影响机制,以及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之间关系成立的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能提升所在地区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对临近地区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也有积极的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创新效率、人力资本积累和协同集聚三个变量均在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在以进口贸易占比为门槛变量的情形下,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门槛前低于东部地区,但在门槛后显著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全国。因此,应大力推动西部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的集聚发展、创新效率的全面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许越  
基于增加值贸易指数的核算框架测算并比较使用总量核算与增加值核算两种方法下的38个世界主要国家的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排名,以分析增加值贸易对制造业的竞争力的影响,并判断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准确地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资源密集型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加值贸易分析能反映出总量分析无法得出的劳动力、原材料及技术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对于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制造业,增加值贸易能反映出总量分析无法得到的中间品贸易对该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从趋势分析及对比结果中可以发现,我国在传统资源密集型及劳动密集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