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0)
- 2023(15482)
- 2022(13687)
- 2021(13096)
- 2020(10886)
- 2019(25680)
- 2018(25259)
- 2017(48895)
- 2016(26041)
- 2015(29481)
- 2014(29365)
- 2013(28822)
- 2012(26559)
- 2011(23981)
- 2010(23833)
- 2009(21778)
- 2008(21233)
- 2007(18039)
- 2006(15787)
- 2005(13893)
- 学科
- 济(105876)
- 经济(105768)
- 管理(73194)
- 业(70380)
- 企(57612)
- 企业(57612)
- 方法(51505)
- 数学(45123)
- 数学方法(44577)
- 中国(29643)
- 贸(29489)
- 贸易(29475)
- 易(28720)
- 农(28558)
- 财(27937)
- 业经(22616)
- 学(20915)
- 地方(20515)
- 制(20042)
- 农业(18444)
- 务(16976)
- 财务(16906)
- 财务管理(16866)
- 银(16488)
- 理论(16453)
- 银行(16448)
- 技术(16206)
- 和(16061)
- 企业财务(15887)
- 行(15734)
- 机构
- 大学(370136)
- 学院(367577)
- 济(154516)
- 经济(151481)
- 管理(147658)
- 理学(128723)
- 理学院(127357)
- 管理学(125209)
- 管理学院(124548)
- 研究(121459)
- 中国(91190)
- 京(77679)
- 科学(72600)
- 财(70469)
- 所(59245)
- 财经(57096)
- 农(55072)
- 中心(55047)
- 研究所(53905)
- 业大(53092)
- 经(52098)
- 江(50834)
- 北京(48862)
- 范(47342)
- 经济学(47175)
- 师范(46900)
- 院(44978)
- 农业(43206)
- 经济学院(42846)
- 财经大学(42795)
- 基金
- 项目(253353)
- 科学(199905)
- 研究(186523)
- 基金(185618)
- 家(160871)
- 国家(159600)
- 科学基金(137680)
- 社会(118063)
- 社会科(112008)
- 社会科学(111979)
- 基金项目(98611)
- 省(96878)
- 自然(89285)
- 自然科(87203)
- 自然科学(87183)
- 自然科学基金(85613)
- 教育(85533)
- 划(81939)
- 资助(76928)
- 编号(76051)
- 成果(60773)
- 部(57052)
- 重点(56562)
- 发(53944)
- 创(52458)
- 课题(51266)
- 教育部(49290)
- 创新(48991)
- 国家社会(48851)
- 科研(48742)
- 期刊
- 济(161045)
- 经济(161045)
- 研究(109619)
- 中国(62759)
- 学报(55390)
- 管理(53256)
- 财(51757)
- 科学(51161)
- 农(49055)
- 大学(42991)
- 学学(40378)
- 教育(37423)
- 农业(34656)
- 技术(32046)
- 融(31077)
- 金融(31077)
- 经济研究(27374)
- 财经(27275)
- 业经(26649)
- 经(23295)
- 贸(22959)
- 问题(22539)
- 国际(19300)
- 理论(18968)
- 图书(18574)
- 技术经济(17727)
- 业(17579)
- 商业(17391)
- 实践(17280)
- 践(17280)
共检索到53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隋月红 赵振华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研究开始将注意力从贸易量转到贸易结构上,但大多数研究只是停留在贸易结构的存在上,而忽视了贸易结构的形成。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贸易开放程度、产业结构、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有正向作用;研发与创新投入的增加集中表现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增加;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易造成对外贸易摩擦,但贸易摩擦并没反作用于贸易结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仍不能产生作用。
关键词:
出口贸易结构 格兰杰因果检验 回归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吉阳 程宝栋 邓晶
通过系统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基于我国1980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究竟是何种金融发展指标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旨在更好地利用金融发展为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服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改善出口贸易结构;金融发展结构的优化未能对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产生影响;金融发展效率的降低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对提升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峰
在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纠纷与摩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贸易分散可以提供有效的缓解机制,并深刻影响国家的贸易利益和经济安全。本文对1980至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分散程度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用HH指数分别计算和分析了进、出口的分散程度,并检验了其与各地区进、出口的格兰杰因果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贸易的分散程度受到国内政策与国际贸易秩序的严重影响,贸易总量也会对其产生限制。消除这几个因素后,贸易结构逐渐趋于分散并保持平稳。另外,进口与出口能够互相推动,贸易分散具有自我加强机制。
关键词:
贸易分散 HH指数 经济自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靖祥 曹勤
本文分析初级产品、工业制品出口贸易结构及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变化,并研究其变化原因,同时借助分布滞后模型及变参数经济计量模型,探讨1978年以来FDI对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认为出口贸易存在巨大利润空间与政策空间,并促成外资流入规模逐年扩大;但伴随着外资的流入,出口贸易结构并未优化,需要通过政策措施调整FDI的流入规模与方向,进一步实现贸易结构升级。
关键词:
FDI 贸易结构 劳伦斯指数 变参数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修立 王维国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测度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方法,并在SITC三位码分类水平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第一,本文建立了测度产品技术含量的一个指标,进而提出一套分析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的新方法;第二,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析工具,通过国际比较,从多个方面分析了1980—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仅表现出微弱的向世界水平收敛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高度没有显著提高,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发生了与众不同的重大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宗毅君
在经济全球化兴起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国际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中间品贸易日益盛行,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分年度、分行业地测算了连续14年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并实证研究了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是:近十余年来,国际产品内分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同时,垂直专业化比重(VSS)的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业行业贸易顺差的增长。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中间品贸易 贸易不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阳 李剑武
本文首先用AR—GARCH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之后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研究了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们发现,从长期看,随着汇率波动率的增加,我国的出口量会减少,而进口量则会增加,而短期中汇率波动率的增加对贸易影响不大。因此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只有有效控制汇率风险,才能保持贸易收支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实际汇率波动 进出口贸易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宝友
本文根据统计数据,对物流业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弹性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全国而言,物流每变化(增长或减少)1%,进出口贸易额就相应地变化(增长或减少)2.19%(或5.13%)。地区和个案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关键词:
物流业 进出口贸易 相关性分析 弹性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晓萍 于英川 方培基
采用1980年到2006年间FDI和贸易数据,对FDI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结构、FDI分行业流入对我国贸易结构以及FDI对于我国贸易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FDI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贸易产业竞争力有明显促进的量化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利用1980-2007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纺织品外贸出口是影响纺织工业长期就业和短期就业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出口额每增加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68%;从短期来看,出口每增长1%,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48%;从动态影响来看,出口冲击对纺织工业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具有较长的持久效应,但是,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从贡献率来看,在所有因素中,出口对就业的贡献率一直最大,基本保持在12%左右。基于此,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缓解我国社会就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就业的压力,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纺...
关键词:
纺织品 对外贸易 出口 就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旭鹏 蒋丽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迅速改善。但同时,我国贸易结构变化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实现贸易结构合理化是摆在我国面前一个现实问题。文章从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国别结构几方面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贸易结构 问题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巍 林汉川 夏友富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约占世界贸易份额的9%,其中出口贸易总额12016.7亿美元居各国首位。然而我国外贸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进程缓慢。本文选取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的相关数据,从多角度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贺新
一、我国财政与出口贸易关系实证分析近些年,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尤其是中央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和出口退税的支持。财政所有鼓励对外出口贸易的政策,对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出口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加(见表1)。(一)对中国财政支持对外出口增长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天栋 胡靖
我国出口产品属于可竞争产品的范畴,虽然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存在差异,但由于进入门槛低,其定价模式等同于完全竞争产品。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价格和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尽管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规模很大,但实证检验难以拒绝价格不受出口规模影响的假定,也就难以否定我国的出口产品是可竞争产品。由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可竞争条件下贸易收支决定的简约模型和实证检验的方程。然后,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各变量的冲击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结构与贸易收支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晓丽 沈得芳 张玉
利用我国2002-2012年省级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出口贸易对我国各省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出口贸易能够显著促进城市集中度的提高,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以帕累托系数衡量的城市集中度增加0.36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对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的集中,对中部地区城市人口集中的影响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对西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表现出一定的分散化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