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07)
- 2023(19673)
- 2022(16875)
- 2021(15677)
- 2020(13107)
- 2019(30046)
- 2018(29387)
- 2017(55771)
- 2016(29784)
- 2015(33571)
- 2014(33128)
- 2013(32765)
- 2012(30160)
- 2011(27478)
- 2010(27176)
- 2009(24982)
- 2008(24143)
- 2007(20741)
- 2006(18328)
- 2005(16312)
- 学科
- 济(136801)
- 经济(136667)
- 管理(83364)
- 业(76137)
- 企(62315)
- 企业(62315)
- 方法(58480)
- 数学(50969)
- 数学方法(50366)
- 中国(35207)
- 农(32185)
- 贸(30800)
- 贸易(30784)
- 财(30114)
- 易(29903)
- 地方(28834)
- 学(28416)
- 业经(27846)
- 农业(21678)
- 制(21668)
- 环境(19904)
- 理论(19533)
- 和(19442)
- 融(18442)
- 金融(18439)
- 银(18117)
- 银行(18062)
- 技术(17947)
- 务(17640)
- 财务(17567)
- 机构
- 大学(431798)
- 学院(427571)
- 济(184026)
- 经济(180515)
- 管理(165376)
- 研究(151245)
- 理学(143631)
- 理学院(142033)
- 管理学(139421)
- 管理学院(138685)
- 中国(112219)
- 科学(92396)
- 京(91826)
- 财(79956)
- 所(75807)
- 研究所(69415)
- 农(69068)
- 中心(67258)
- 财经(64973)
- 业大(63178)
- 江(60612)
- 经(59329)
- 北京(57927)
- 经济学(57480)
- 范(55508)
- 院(55421)
- 师范(54911)
- 农业(54373)
- 经济学院(51735)
- 州(48692)
- 基金
- 项目(295898)
- 科学(232952)
- 基金(217168)
- 研究(213197)
- 家(190978)
- 国家(189496)
- 科学基金(161953)
- 社会(137074)
- 社会科(130065)
- 社会科学(130031)
- 基金项目(113867)
- 省(112529)
- 自然(105034)
- 自然科(102606)
- 自然科学(102577)
- 自然科学基金(100735)
- 教育(97229)
- 划(95815)
- 资助(90256)
- 编号(84551)
- 成果(68129)
- 重点(66817)
- 部(65964)
- 发(63760)
- 创(60947)
- 课题(58117)
- 国家社会(57890)
- 创新(57074)
- 科研(57049)
- 教育部(56589)
- 期刊
- 济(197795)
- 经济(197795)
- 研究(127731)
- 中国(77997)
- 学报(70116)
- 科学(63867)
- 农(61915)
- 管理(60997)
- 财(59039)
- 大学(53203)
- 学学(50044)
- 农业(43373)
- 教育(42069)
- 技术(36530)
- 融(34523)
- 金融(34523)
- 经济研究(34019)
- 财经(32113)
- 业经(29886)
- 经(27728)
- 问题(26193)
- 贸(26112)
- 业(22972)
- 国际(22588)
- 图书(21697)
- 技术经济(21349)
- 统计(20849)
- 世界(20652)
- 科技(19486)
- 版(19285)
共检索到629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正良 刘厚俊
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静态效应,还具有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态外溢效应,但从出口国角度考察出口贸易外溢效应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外溢效应发挥的主体是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则不明显,在欠发达地区,一般贸易出口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而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政策导向应该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平衡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基于Feder的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实证检验中国出口部门相对非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优势及其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要素生产率差异而不是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整个出口部门,以及细分的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内资企业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均不显著,外资企业则存在微弱的负向外溢效应。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外溢效应 分类检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正良
江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效应,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具有负效应;一般贸易出口与其他贸易出口的积极效应开始扩大,而加工贸易出口的作用正在弱化。政策导向应该是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重视一般贸易出口,延长国际分工价值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凌云 陈明强 陈刚
本文基于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东、中部地区的FDI与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但在西部地区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三大地区的进口均是FDI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并不是FDI的Granger原因;东部地区的FDI很显著地构成了进出口的Granger原因,但这种Granger因果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却并不存在。文章结合区域差异结论,从技术溢出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坤荣
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开放本国经济,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促进知识在世界范围迅速积累,而且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可以提高不发达国家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直接引进新技术而节约了本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也间接增加了国内的资本积累。这两方面的效应可以使不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志毅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是正向效应,它是技术进步的阶梯,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因此,中国出口产品在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时,我们既要妥善处理好技术壁垒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更要看到其长期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
技术贸易壁垒 出口产品竞争力 长期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慧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FDI及出口贸易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利用FDI及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FDI和出口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FDI也是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见,利用FDI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与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反之外部经济的不稳定性会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习平
鉴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和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和三者的关系。文章使用197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就业granger原因。为了说明结论的可靠性,对以上的结论进行了实例验证。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就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远东 宫梦瑶
关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既有研究均未得出一致结论,至于出口贸易作用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区域特征则更未有研究。为此,文章以Feder (1982)的两部门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出口内生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出口贸易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1)出口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2)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和区域性,在转型初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 1992年进入转型加速期后,中国沿海和内陆区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著发挥,其中,沿海地区的技术外溢效应更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昊 刘骞文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普遍为正,即出口贸易的增加能够促进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且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新-新贸易理论基于异质性企业思想提出的筛选-匹配模型却对此产生了质疑。本文基于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性别差异。本文研究表明:虽然企业出口贸易的增加依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就业水平,但对女性就业水平却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虽然能够提高就业水平,却很难达到优化就业结构的目的。减少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性别歧视,是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之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学仁
本文基于技术因素设计了FDI技术水平和东道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衡量指标,并利用相关指标对中国FDI技术水平和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衡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关系模型和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FDI技术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作用。相关计算和估计结果显示,1994—2010年,中国FDI技术水平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在2006年之后,FDI技术水平出现下降趋势并被内资企业超越;1994—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绝对指数不断上升,中等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标准指数自1996年之后一直呈下降态势,表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并未得到实质性优化;中国FDI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出口贸易...
关键词:
FDI 技术水平 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试图论证中国IFDI、OFDI与出口贸易的互动机制,并运用20032013年中国与9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总体而言,垂直型和水平型双向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分别显著为正和负;出口创汇造成人民币上升压力,进而形成对IFDI的挤出效应和对OFDI的促增效应;外资大规模进入会强化汇率的自我调节机制,提升我国对海外资产的购买力。分区位看,中国通过IFDI的汇率传导机制在实现对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OFDI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存在较明显水平型OFDI的出口替代效应;而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博禹 刘霞辉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研发投入作为贸易三大环境效应中技术效应的重要指标载体,其对于我国贸易的第一产业碳排放效应的影响情况还有待考察。运用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门限回归模型,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第一产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以及研发投入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8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第一产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非线性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不足时,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将引发第一产业碳排放量的上升;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技术效应的逐步显现与产业生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将极大凸显进出口贸易的碳减排效应。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大力强化研发投入,审慎发展低碳产业,以及多举措引导经济体制转型是更好发挥对外贸易碳减排作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碳排放 研发投入 门槛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辉 樊艺璇
出口退税有利于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一种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的税收措施。本文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基于整体和区域结构视角,从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总量的影响、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出口退税对不同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并建议实施差别性的出口退税政策以起到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平衡不同地区出口贸易的作用。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出口贸易总量 出口贸易结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文章首先对产业集聚影响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命题。继而利用我国2003—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省份的产业集聚和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展开测算,并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对地区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进步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该发现在替换了核心变量和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是稳健的。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提升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研发水平等途径来促进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进步。文章的研究发现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意蕴,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指导我国通过提升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方式来扭转传统的“重数量、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再检验——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一阶差分广义矩方法的研究
中国经济增速换挡、进出口贸易波动的外溢效应与反向冲击效应研究
欧盟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出口贸易利得及其机制检验
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面板数据检验
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基于三部门模型的实证研究
透视中国FDI流入的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时间序列数据检验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1978-2010年数据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
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碳排放视角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检验
出口贸易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出口贸易加重还是缓解中国的空气污染——基于PM2.5和SO_2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