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9)
- 2023(13481)
- 2022(11801)
- 2021(10990)
- 2020(9296)
- 2019(21644)
- 2018(21750)
- 2017(42835)
- 2016(22793)
- 2015(25850)
- 2014(26031)
- 2013(26146)
- 2012(24343)
- 2011(22225)
- 2010(22497)
- 2009(20912)
- 2008(20187)
- 2007(17863)
- 2006(16146)
- 2005(14615)
- 学科
- 济(113497)
- 经济(113398)
- 管理(63110)
- 业(59144)
- 企(46580)
- 企业(46580)
- 方法(46067)
- 数学(40158)
- 数学方法(39825)
- 贸(28450)
- 贸易(28436)
- 中国(28093)
- 易(27625)
- 农(26779)
- 地方(26091)
- 财(23574)
- 学(21739)
- 业经(21691)
- 制(18369)
- 农业(17999)
- 环境(15564)
- 地方经济(15512)
- 和(15320)
- 银(15293)
- 银行(15256)
- 出(15010)
- 融(14748)
- 金融(14746)
- 理论(14701)
- 行(14666)
- 机构
- 大学(340138)
- 学院(337597)
- 济(151006)
- 经济(148056)
- 管理(131972)
- 研究(117265)
- 理学(113774)
- 理学院(112505)
- 管理学(110847)
- 管理学院(110250)
- 中国(87063)
- 京(72307)
- 科学(68925)
- 财(67400)
- 所(59050)
- 财经(54086)
- 研究所(53356)
- 中心(51107)
- 农(49931)
- 经(48951)
- 江(48429)
- 经济学(46966)
- 业大(46843)
- 北京(46185)
- 范(43376)
- 师范(43043)
- 院(42306)
- 经济学院(42282)
- 财经大学(39971)
- 州(39280)
- 基金
- 项目(221344)
- 科学(173331)
- 研究(164001)
- 基金(161024)
- 家(139107)
- 国家(138041)
- 科学基金(117712)
- 社会(104761)
- 社会科(99378)
- 社会科学(99353)
- 基金项目(85535)
- 省(84106)
- 自然(74411)
- 教育(73639)
- 自然科(72580)
- 自然科学(72565)
- 自然科学基金(71259)
- 划(70629)
- 资助(67041)
- 编号(66838)
- 成果(54644)
- 部(49877)
- 重点(49079)
- 发(48456)
- 课题(45324)
- 创(44996)
- 国家社会(43304)
- 教育部(42989)
- 人文(42104)
- 创新(42081)
- 期刊
- 济(170229)
- 经济(170229)
- 研究(107997)
- 中国(58337)
- 学报(49190)
- 管理(49073)
- 财(48468)
- 科学(46075)
- 农(45266)
- 大学(37414)
- 学学(35310)
- 农业(31601)
- 教育(31454)
- 融(30173)
- 金融(30173)
- 经济研究(29014)
- 技术(28308)
- 财经(26782)
- 业经(25833)
- 问题(23578)
- 贸(23166)
- 经(22982)
- 国际(19658)
- 技术经济(18182)
- 理论(17296)
- 图书(16387)
- 商业(16138)
- 世界(15787)
- 现代(15635)
- 实践(15411)
共检索到507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春 陈瑶 张宗益
出口对经济增长效用的发挥受到许多条件制约,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在地域上呈现分化态势,针对单一省(市)的实证评价更显得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协整VAR模型以省(市)为单位检验了出口贸易和省(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因果关系以及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并最终为出口贸易在我国各省(市)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及作用渠道的差异性分布提供解释。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VECM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鹏
采用1990-2006年我国省区面板数据,检验FDI、出口贸易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FDI与出口贸易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FDI、出口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制定FDI流入的地区偏向政策有利于FDI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FDI 出口贸易 内生经济增长 经济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资树荣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了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实际消费品出口值存在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中国实际消费品出口值变化了,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同方向变化。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两者的均衡关系比较稳定。由于国外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影响着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的发展,那么分析结果也预示着国外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将愈来愈明显。
关键词:
消费品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效应 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夏昕鸣 黎明
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出口韧性表现出危机第一阶段(2008—2009年)的抵抗力、危机第二阶段(2009—2011年)的恢复力、产品结构转换提升力。论文构建了区域-产品层面的区域出口贸易韧性指标,通过区域出口贸易额、产品结构等不同层面刻画了金融危机后各区域抵抗力、恢复力的空间差异。实证研究表明:相关多样化产业结构不仅在短期可以增强区域产品的抵抗力,在长期还可以提高区域产品的恢复力并且助推区域产品实现结构升级;应急型税收政策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危机冲击,但其影响范围及作用时间均是有限的;外企出口占比高的区域产品对区域产品结构升级影响不明显,但加工贸易方式推动了区域产品在危机中的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赵果梅
在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产品内分工正在快速深化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视角提出测算出口贸易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出口贸易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以及单位出口产生的国内增加值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方法,进而利用WIOT数据库数据测算了出口贸易对中印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中印GDP形成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但单位出口产生的国内增加值呈下降趋势,出口规模扩大是出口贸易对中印GDP形成贡献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出口增长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印度出口增长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大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对印度经济增长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广月 宋德勇
首先根据碳排放因素分解法计算出我国1980-2007年的碳排放量,然后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显示:3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出口贸易是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碳排放对出口贸易的响应强度不断增强,至第5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不断减少,直至达到最小值;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响应强度从第2期开始由负变正,且不断增强,至第8期达到最大值,而后减少。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碳排放 经济增长 因素分解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一丁 毛克贞
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寻找到出口贸易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7条路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并利用我国的相关资料,运用协整技术、因子分析等方法定量化地研究了我国出口贸易如何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经济增长以及影响强度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出口贸易通过不同路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较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限、对市场化进程及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作用;出口贸易主要通过带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路径 传导变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桓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与沿线地区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对外加强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往来,适度调整农产品贸易逆差规模和结构;对内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疏通农产品价格传导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毅 王合玲
文章应用协整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疆1952~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贸易总额这两个重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所选取的样本区间内这两列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的,并且都是单位根过程,随后验证了它们之间存在唯一协整关系。最后,论文给出了上述两个重要经济指标的协整方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EC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出口贸易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靖祥
本文通过建立FDI对出口贸易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内生性分析引入出口贸易增长模型,并借助1990~2005年我国30个省市的出口贸易与FDI流入的统计数据,分三个阶段:1990~1997年、1998~2001年和2002~2005年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我国省区FDI与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FDI流入形成内生出口贸易增长效应,结果支持"FDI的出口贸易促进论",出口贸易对FDI流入起"示范"效应。
关键词:
FDI 出口贸易 内生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颖
本文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视角测算中韩两国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率,剖析两国出口贸易结构方面的变化,分产业和部门测算两国由出口贸易形成的GDP、出口贸易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单位出口贡献系数、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显示中韩双边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只在少数部门发生,中韩在贸易领域间合作空间很大。中韩两国应注意贸易结构内部的变化,尤其要转变主要贸易部门的结构,这对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更新升级,使出口增长正向拉动经济增长会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丽 杜凌
本文分别利用1983-2003年的年度数据和1995-2004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性联系,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是出口导向型的,文章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王浙鑫 惠巧玲
本文利用1992-2007年我国33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出口和进口对就业的作用都为正效应,出口的就业效应大于进口的就业效应;从6类制造业部门来看,不同类型制造业部门的进出口就业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低技术制造部门的出口就业正效应最大,中等技术制造部门的进口就业正效应最大;从33个行业来看,不同行业的进出口就业效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纺织品类产品、机械设备制造类产品的出口就业正效应最大,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的进口就业负效应最大。因此,为了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应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就业的...
关键词:
工业部门 出口 进口 就业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贺彩银
文章采用新新贸易理论的出口边际分析框架,将西部民族地区边境出口贸易的增长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发现该地区边境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扩展边际的作用十分有限。通过计算1996年至2010年该地区总体及各省区边境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认为这种数量扩张型的边境出口贸易较为有效地促进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最后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维度提出了拓展西部民族地区边际出口贸易空间的具体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练军 占绍文 黄志峰
一般来说,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根据江西1985-2004年出口贸易和GDP的经济数据,在单位根和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的基础上建立广义差分方程,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结论:在过去的20年间,江西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3%。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江西 广义差分方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