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2)
- 2023(12293)
- 2022(10525)
- 2021(9675)
- 2020(8366)
- 2019(19051)
- 2018(18833)
- 2017(36895)
- 2016(19990)
- 2015(22624)
- 2014(22561)
- 2013(22594)
- 2012(21393)
- 2011(19412)
- 2010(19464)
- 2009(18408)
- 2008(18373)
- 2007(16663)
- 2006(14620)
- 2005(13230)
- 学科
- 济(88270)
- 经济(88176)
- 业(54435)
- 管理(53629)
- 企(41406)
- 企业(41406)
- 方法(40280)
- 数学(35457)
- 数学方法(35204)
- 贸(28064)
- 贸易(28053)
- 易(27321)
- 农(25937)
- 中国(24922)
- 财(21912)
- 业经(18988)
- 地方(18706)
- 学(17309)
- 制(17129)
- 农业(17022)
- 出(14857)
- 银(13991)
- 银行(13937)
- 技术(13354)
- 行(13346)
- 产业(13134)
- 融(12852)
- 金融(12850)
- 环境(12343)
- 务(12197)
- 机构
- 大学(300498)
- 学院(299864)
- 济(132075)
- 经济(129662)
- 管理(112121)
- 研究(104352)
- 理学(96824)
- 理学院(95726)
- 管理学(94292)
- 管理学院(93754)
- 中国(77984)
- 科学(64357)
- 京(62717)
- 财(58966)
- 农(57843)
- 所(54517)
- 研究所(49640)
- 业大(48081)
- 财经(47364)
- 中心(46688)
- 农业(46324)
- 江(44838)
- 经(42928)
- 经济学(41967)
- 北京(39210)
- 经济学院(38497)
- 院(37130)
- 范(37019)
- 师范(36512)
- 州(35171)
- 基金
- 项目(197836)
- 科学(153866)
- 基金(143623)
- 研究(139232)
- 家(127305)
- 国家(126271)
- 科学基金(105725)
- 社会(89934)
- 社会科(85485)
- 社会科学(85459)
- 省(77233)
- 基金项目(76508)
- 自然(68333)
- 自然科(66734)
- 自然科学(66707)
- 划(65579)
- 自然科学基金(65535)
- 教育(62457)
- 资助(58467)
- 编号(54803)
- 重点(45022)
- 发(44161)
- 部(43997)
- 成果(43724)
- 创(41404)
- 创新(38845)
- 科研(38540)
- 课题(37783)
- 国家社会(37658)
- 计划(37647)
- 期刊
- 济(140833)
- 经济(140833)
- 研究(85658)
- 中国(54446)
- 学报(52483)
- 农(52032)
- 科学(45566)
- 财(43869)
- 管理(38911)
- 大学(38305)
- 学学(36575)
- 农业(34885)
- 融(27213)
- 金融(27213)
- 经济研究(24091)
- 业经(24023)
- 财经(23485)
- 技术(23355)
- 教育(23004)
- 贸(22364)
- 问题(21179)
- 经(20317)
- 国际(18916)
- 业(18838)
- 商业(15897)
- 技术经济(15555)
- 版(14730)
- 统计(14285)
- 理论(14040)
- 科技(13905)
共检索到441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伟华
中国经济改革与渐进式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历程为阐明我国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研究线索。本文以1978~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与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出口贸易对我国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贡献率存在显著不同的结论。主要表现为拉动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间接地促进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在劳动力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方面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劳动力流向 扩大效应 转移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真
劳动力成本上升从抑制工业类FDI流入、改变出口企业生产粗放式生产方式以及改善出口贸易内涵结构三个方面对减少出口贸易碳排放产生倒逼影响。中国1990~2011年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和技术进步与中国出口贸易的CO2排放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则与出口贸易CO2排放正相关。由于技术进步的溢出和扩散具有时滞性,因此劳动力成本上涨对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碳减排的作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出口贸易碳排放 国际产业转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韬 王文举
本文依据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的三次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估算方法,并利用中国三次产业的相关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在产出和资本投入给定情况下,三次产业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数量,并使用三次产业的实际劳动力数据以及农民工流动数据估算了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偏差情况,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怀民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开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展,开展该项活动的经济体都是通过开放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市场吸引外部直接投资来从事加工装配活动。我国加工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低劳动力成本,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我国在加工贸易分工和利益分配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基本合理的,实施新劳动法等因素导致了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上升已使我国东部地区在劳动密集产品加工装配环节的比较优势丧失,次贷危机也使加工出口的外部环境恶化,加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应鼓励加工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志忠 贺彩银 王耀中
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在拉尼斯—费模型中嵌入民营部门出口贸易,并运用1996-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民营部门的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和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决定了民营非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能力,民营部门出口贸易通过加强民营部门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及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印梅 程贵 张艳艳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汇率行为对出口贸易流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与22位主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以及波动风险强弱将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流向的改变,其影响程度和方向根据出口产品类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人民币汇率水平与出口贸易流向的关系还与贸易对方的进口倾向有关。将倾向于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方与倾向于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方相比,我国对前者的出口份额与人民币汇率水平负相关;对后者的出口份额与人民币汇率水平正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印梅 程贵 张艳艳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汇率行为对出口贸易流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与22位主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以及波动风险强弱将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流向的改变,其影响程度和方向根据出口产品类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人民币汇率水平与出口贸易流向的关系还与贸易对方的进口倾向有关。将倾向于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方与倾向于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方相比,我国对前者的出口份额与人民币汇率水平负相关;对后者的出口份额与人民币汇率水平正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业良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的历史与现状、第三产业劳动力对产出增加值的贡献以及对不同国别和地区劳动贡献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有关就业的产业政策调整和产业创新的探索性思路。认为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与使用效率问题的核心,不是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保利
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及生产率分析许保利一我们整理10个国家1975-1982年劳动力的变化情况(见表1),从中可以看到,劳动力的产业分布具有如下特点:1.分布情况。在经济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最大,其中美国的比重最高.达65%以上,意大利的比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凯杰
提高流动劳动力工资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地区劳动力市场效应,会影响流动劳动力工资水平。结合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CMDS)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贸易对流动劳动力工资及其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出口贸易规模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劳动力工资水平,且2011—2017年出口贸易对流动劳动力工资的边际效应不断上升。出口贸易对流动劳动力不同分位点影响模式存在差异,且呈现动态变化趋势,从有利于低收入群体逐渐转向有利于高收入群体。第二,出口贸易对流动劳动力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从缩小流动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转变为拉大流动劳动力内部工资差距。第三,出口贸易对流动劳动力工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女性流动劳动力、技能劳动力、制造业部门和贸易部门流动劳动力工资受出口贸易影响更大。第四,出口贸易对不同流入时长的流动劳动力工资水平均有正向效应,且随着时长的增加,该效应在不断增加。出口贸易对市内跨县流动劳动力工资效益最大,其次为省内跨市,最后为跨省流动。基于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工资差异分解表明: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劳动力特征差异是其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歧视性因素则是次要原因;出口贸易可以解释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劳动力工资差距缩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云凤 郑雁升
通过建立包含我国FDI开放度、出口贸易相对规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三个变量的模型,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考察三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效应,用以解释FDI流入和出口贸易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实际影响及影响程度。分析表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开放度提高在短期内对我国非农就业增长率的影响为负,但长期效应为正;出口贸易规模增长在短期内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的影响为正,但长期效益为负;此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增长对我国出口发展的长期效应为负。
关键词:
FDI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对外贸易规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世建 付文林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迅速 ,出口增长速度远远地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可能有多重因素对此有贡献。本文利用一个供求同时均衡模型对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时 ,会使出口下降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中国出口的重要促进力量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增长会制约中国出口发展
关键词:
均衡模型 汇率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宁华
低碳规则是一种新型的贸易规则,以碳足迹、碳减排、碳关税等方式对贸易产品进行设限,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严重。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规则影响贸易的主要方式,其次探讨了低碳规则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低碳规则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规则 贸易影响 经济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志勇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分析。根据相关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进一步引进外资的策略,以期达到我国引进外资最优化的效果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细满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对美国依存度一直处在较高水平,美国经济的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甚大。美国2007年爆发了次级按揭贷款危机,这从贸易渠道和资本与金融渠道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措施予以应对。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出口贸易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