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26)
2023(19878)
2022(16861)
2021(15723)
2020(13130)
2019(30433)
2018(29839)
2017(57560)
2016(30534)
2015(34574)
2014(34261)
2013(33901)
2012(31058)
2011(28033)
2010(28012)
2009(25962)
2008(25067)
2007(21546)
2006(19098)
2005(16820)
作者
(87008)
(72949)
(72147)
(68859)
(46378)
(34830)
(32886)
(28535)
(27588)
(25881)
(24712)
(24476)
(23088)
(22950)
(22489)
(22298)
(21541)
(20959)
(20828)
(20822)
(18067)
(17782)
(17430)
(16594)
(16339)
(16147)
(15899)
(15568)
(14711)
(14077)
学科
(142287)
经济(142148)
管理(86845)
(81484)
(66718)
企业(66718)
方法(62969)
数学(55434)
数学方法(54658)
中国(35728)
(33794)
(31758)
(31582)
贸易(31566)
(30623)
地方(28903)
业经(28851)
(27486)
农业(22893)
(22231)
理论(21038)
环境(19955)
(19747)
(19150)
财务(19065)
财务管理(19024)
技术(18831)
(18771)
金融(18768)
(18663)
机构
大学(440762)
学院(439034)
(190611)
经济(187009)
管理(172503)
理学(150105)
研究(149624)
理学院(148475)
管理学(145664)
管理学院(144887)
中国(112112)
(92996)
科学(89072)
(83868)
(73700)
财经(68142)
研究所(67129)
中心(66687)
(66052)
业大(62446)
(62124)
(62013)
经济学(59522)
北京(58774)
(56269)
师范(55765)
(54784)
经济学院(53628)
农业(51524)
财经大学(50734)
基金
项目(299626)
科学(237396)
基金(220510)
研究(217985)
(192146)
国家(190642)
科学基金(164783)
社会(140519)
社会科(133515)
社会科学(133482)
基金项目(115655)
(114160)
自然(106670)
自然科(104281)
自然科学(104260)
自然科学基金(102402)
教育(100530)
(96434)
资助(92306)
编号(87083)
成果(69678)
重点(67020)
(67001)
(63800)
(61812)
课题(59784)
国家社会(59041)
教育部(58175)
创新(57770)
科研(57186)
期刊
(203472)
经济(203472)
研究(131255)
中国(79043)
学报(66005)
管理(63964)
(63072)
科学(61879)
(58969)
大学(51011)
学学(48212)
教育(44070)
农业(41154)
技术(39620)
(36427)
金融(36427)
经济研究(35181)
财经(33617)
业经(30883)
(28884)
问题(26979)
(26590)
统计(23273)
技术经济(22728)
国际(22585)
(22260)
(20807)
世界(20708)
图书(20025)
商业(19694)
共检索到643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远东  宫梦瑶  
关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既有研究均未得出一致结论,至于出口贸易作用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区域特征则更未有研究。为此,文章以Feder (1982)的两部门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出口内生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出口贸易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1)出口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2)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和区域性,在转型初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 1992年进入转型加速期后,中国沿海和内陆区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著发挥,其中,沿海地区的技术外溢效应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秋芳  杨敏  马颖  
文章在借助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发展动态效应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将经济系统划分为非出口部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这四个部门,构建这四部门的出口动态效应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中国出口贸易的动态效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它主要是通过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效应和外溢效应这两条渠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和连  栾永玉  
本文将经济系统分为非出口部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构建了三部门的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模型。对中国“八五”及“九五”期间的各地区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八五”及“九五”期间,我国出口贸易对国内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且工业制成品出口通过提高或有效利用本部门的要素投入和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而促进经济增长。而出口部门(包括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的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生产率差距存在收敛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菲  
文章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1994—2010年间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出口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技术外溢的正外部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但中国各出口贸易结构部门以及整体出口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依然较低,并由此提出通过实施贸易商品结构战略化、贸易方式结构一般化、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以及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金朝辉  赵静梅  
研究目标:分析中国经济波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溢效应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反向冲击效应。研究方法:运用跨国静态面板模型研究中国经济波动的外溢效应,并基于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进行动态冲击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冲击对独联体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进出口贸易影响最大,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最小;中国经济波动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对西亚地区特别是产油国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波动,对中国均存在一定的反向冲击效应,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的经济冲击,对中国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西亚地区次之,中亚地区最小。研究创新:对中心国家经济波动的传递渠道进行了梳理。将中国设定为中心国家,研究了中国经济波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溢效应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反向作用。研究价值: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针对性地发展双边贸易提供了依据;解释了为何增强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夫启  邵建春  李霞  
文章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进出口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进出口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二者的作用路径大不相同,而且,进口还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经济增长对进出口也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国民经济增长也维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论断展开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分析结果作出了总体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正良  刘厚俊  
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静态效应,还具有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态外溢效应,但从出口国角度考察出口贸易外溢效应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外溢效应发挥的主体是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则不明显,在欠发达地区,一般贸易出口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而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政策导向应该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平衡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李从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周玮庆  
本文首先基于关志雄(2002)和Lall等(2006)提出的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构造出口贸易结构指数,考察了1992~2006年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又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出口总量层面上看,出口总量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从出口贸易结构分量层面上看,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即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表明出口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琪琦  张霄怡  
基于碳排放强度将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为高碳地区和低碳地区两组,分别采用面板VAR模型,通过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面板数据中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分组中存在显著差异;(2)两组中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3)低碳地区的经济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4)高碳地区的贸易额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两类地区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低碳地区应当节能减排、发展经济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峰  范炳全  王金田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根据我国1952-2002年的出口、进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统计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提示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姚树洁  韦开蕾  
本文使用28个省1978年到2000年的面板数据,着重分析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表现的影响。使用Petroni的面板单位根数据检验和Arellano及Bond的动态面板数据估计技术,我们发现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正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可以借鉴中国政府采用的这两种发展政策:推动出口和引入国际水准的技术与商业管理实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赵果梅  
在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产品内分工正在快速深化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视角提出测算出口贸易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出口贸易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以及单位出口产生的国内增加值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方法,进而利用WIOT数据库数据测算了出口贸易对中印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中印GDP形成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但单位出口产生的国内增加值呈下降趋势,出口规模扩大是出口贸易对中印GDP形成贡献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出口增长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印度出口增长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大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对印度经济增长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创  李雨林  
文章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动态,发现不同技术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存在明显不同的时变规律。其中,低等和中等技术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呈递减趋势,近年来,这些行业的对外贸易已开始对经济增长形成抑制作用;而高等技术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则明显增强。因此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极为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