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2)
2023(14688)
2022(12779)
2021(11669)
2020(9756)
2019(22278)
2018(21863)
2017(42200)
2016(22889)
2015(25505)
2014(25171)
2013(25019)
2012(22761)
2011(20619)
2010(20115)
2009(17911)
2008(17403)
2007(14953)
2006(12904)
2005(10944)
作者
(68010)
(56729)
(56390)
(53420)
(35830)
(27339)
(25426)
(22445)
(21507)
(19980)
(19212)
(19042)
(17903)
(17667)
(17406)
(17305)
(17303)
(16938)
(16210)
(16097)
(14341)
(13621)
(13542)
(12767)
(12674)
(12426)
(12412)
(12235)
(11366)
(11288)
学科
(89675)
经济(89585)
管理(66428)
(61706)
(50838)
企业(50838)
方法(44469)
数学(38669)
数学方法(38312)
(28103)
贸易(28092)
(27343)
(23742)
(23613)
中国(22118)
(21202)
业经(19512)
地方(17716)
环境(17641)
农业(15807)
(14802)
(14773)
财务(14743)
财务管理(14719)
技术(14572)
(14206)
理论(14172)
(13773)
企业财务(13644)
(13289)
机构
大学(326257)
学院(324070)
(131244)
管理(128836)
经济(128699)
理学(113628)
理学院(112407)
管理学(110442)
管理学院(109907)
研究(108318)
中国(76894)
科学(70233)
(67923)
(59702)
(55949)
业大(54940)
(54685)
研究所(50695)
中心(48224)
农业(47582)
财经(46428)
(44834)
(42466)
北京(41789)
(40452)
师范(39925)
经济学(39708)
(39668)
经济学院(36388)
(36093)
基金
项目(234835)
科学(183292)
基金(171501)
研究(164390)
(152505)
国家(151324)
科学基金(128761)
社会(104238)
社会科(99023)
社会科学(98999)
基金项目(92068)
(91587)
自然(86478)
自然科(84469)
自然科学(84445)
自然科学基金(82932)
(77539)
教育(74579)
资助(70199)
编号(64967)
重点(52846)
(51244)
成果(50339)
(49703)
(49048)
科研(46029)
创新(45813)
计划(44520)
课题(44049)
教育部(43444)
期刊
(130526)
经济(130526)
研究(88988)
学报(60048)
中国(53535)
(52572)
科学(51381)
大学(44263)
管理(43583)
学学(42147)
(41051)
农业(36825)
教育(29714)
技术(25050)
经济研究(22389)
(22363)
金融(22363)
业经(22081)
财经(21567)
(19775)
(19227)
问题(18595)
(18435)
科技(17118)
国际(16325)
(16194)
业大(16128)
图书(15722)
技术经济(15248)
商业(14994)
共检索到45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真  黄达  
本文将单位能耗和单位排放综合为内嵌碳成本指标,通过价值模型向碳模型的转换,构建出口贸易内嵌碳成本影响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新增固定资本投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对于我国单位美元制造业出口能耗和CO_2排放具有正向长期影响效应,而制造业人均工资和R&D投资比例的长期影响为负,短期波动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单位美元制造业出口能耗和CO_2排放对新增固定资本投资的冲击具有稳定的正向响应,对人均工资和R&D投资比例的冲击具有稳定的负向响应,而对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冲击响应方向不确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根能  吕磊磊  董伟婷  
在考虑技术异质性的条件下,首先核算我国2002年、2007年以及2010年三年进出口隐含碳,然后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将对三年隐含碳排放变化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三年隐含碳净输出量分别为903百万吨、2 134百万吨、1 700百万吨,说明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替发达国家和地区承担了过多的碳排放;(2)2002—2007年和2007—2010年两个阶段进口及出口隐含碳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均为正,其中规模效应是2002—2007年进口及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是2007—2010年进口及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3)两阶段我国进口及出口隐含碳的强度效应均为负,说明无论是我国还是境外的生产技术水平都在进步;(4)两阶段出口加权平均碳排放强度的年均降幅均高于进口加权平均碳排放强度的年均降幅,说明我国技术水平进步的速度要快于境外技术平均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根能  吕磊磊  董伟婷  
在考虑技术异质性的条件下,首先核算我国2002年、2007年以及2010年三年进出口隐含碳,然后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将对三年隐含碳排放变化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三年隐含碳净输出量分别为903百万吨、2 134百万吨、1 700百万吨,说明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替发达国家和地区承担了过多的碳排放;(2)2002—2007年和2007—2010年两个阶段进口及出口隐含碳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均为正,其中规模效应是2002—2007年进口及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是2007—2010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代鹏  崔日明  
本文借助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1995~2009年22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及其就业效应,并利用结构分解法(SDA)分析了中国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2000~2009年增加值出口对各行业总就业的边际拉动量均趋于下降,但对大部分行业总就业的拉动量趋于增加。从分技能来看,增加值出口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最大,中等技能劳动力次之,高技能劳动力最小。尽管增加值出口对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但其呈现强劲的上升态势。进一步考察增加值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发现,最终品和中间品出口规模扩张是增加值出口的就业拉动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庞军  石媛昌  闫玉楠  黄少艺  
本文首先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整体及各行业2002-2007年的出口贸易隐含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将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变化进一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分析这三种效应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2002、2005及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分别占当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6.60%、41.23%和38.54%,出口商品生产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费量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出口规模扩大对于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的增加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而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影响则随时间和行业的不同呈现出显著差异性。最后,本文在总结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较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HS6分位的数据,引用生存分析方法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294年,中位数为1年,证明了该出口贸易关系也呈现负的时间依存性特征。同时参考Rauch对产品的分类法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参考价格产品以及差异化产品三类考察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初始贸易额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证明其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毓卿  周才云  
不断调整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大力推进贸易方式转变,是我国未来在世界贸易激烈竞争中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我国出口贸易方式结构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3-2011年贸易成本变化对我国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成本对一般贸易产品比重、加工贸易产品比重和其他贸易产品比重都有阻碍作用,贸易成本对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要大于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本结论对于降低我国贸易成本、优化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昝鑫  
融入经济全球化、提升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链嵌入,对各国重构本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嵌入、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尤为重要,贸易便利化正逐步成为推动价值链分工体系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通过构建贸易便利化和全球价值链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评价体系,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能有效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提升,且贸易便利化对发达国家和制造业价值链嵌入提升更具有助推作用。从机制效应分析来看,贸易便利化可以通过降低出口贸易成本来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为更好地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深度,本文提出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欧阳小迅  戴育琴  瞿艳平  
本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采用LMDI分解法将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3种因素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98%,农业部门、食品加工业部门是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多的部门,规模效应是导致农产品出口的CO_2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抑制农产品出口的CO_2排放量增长贡献的最重要因素,而结构效应较微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坚  霍尚一  
本文通过水果出口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对1992年以来中国水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果进口国的GDP、中国农业产值、中国与各进口国的双边真实汇率、双方是否为APEC成员国、中国是否加入WTO都对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有显著的影响。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积极参与WTO事务、推动APEC进程、参与更多的区域性贸易合作、降低出口价格、调整出口市场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世建  付文林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迅速 ,出口增长速度远远地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可能有多重因素对此有贡献。本文利用一个供求同时均衡模型对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时 ,会使出口下降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中国出口的重要促进力量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增长会制约中国出口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运用DVAR(出口贸易中的国内价值增值占总出口的比例)来度量一国出口贸易质量状况,计算了2000—2018年中国DVAR的值;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税收和FDI对DVAR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DVAR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会降低DVAR,关税税率减少会提高DVAR,FDI增加会提高DVAR。这充分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恶化我国出口贸易质量,降低关税税率、FDI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汉成  易法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果产业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水果生产和消费大国。本文从出口总量、产品结构及出口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国水果出口贸易格局,对中国水果国际竞争力及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分析影响中国水果出口的诸多因素,并最终得出尽管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并非世界贸易强国,中国今后还应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努力提高水果生产的技术水平,建立水果质量标准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开拓水果国际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治宇  
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边限检验方法,利用199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汇率弹性,结果发现国外收入变化是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对出口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因此,如果采取低价格促进出口的措施,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是得不偿失的。转向以内需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天凤  张珺  
结合计量分析方法与因素分解法,选取我国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及1998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并定量测算了出口贸易通过三种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贸易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由于规模效应大大超过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之和,总效应为正,出口贸易的扩大会对我国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