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92)
2023(18733)
2022(15866)
2021(14878)
2020(12495)
2019(28651)
2018(28334)
2017(53874)
2016(29176)
2015(32957)
2014(32883)
2013(32709)
2012(30210)
2011(27135)
2010(27148)
2009(25357)
2008(25239)
2007(22217)
2006(19796)
2005(18178)
作者
(83258)
(69484)
(69011)
(65666)
(44476)
(33104)
(31448)
(27067)
(26331)
(24889)
(23657)
(23573)
(22257)
(22252)
(21398)
(21091)
(20663)
(20189)
(19885)
(19882)
(17236)
(16994)
(16559)
(15842)
(15482)
(15417)
(15330)
(15293)
(13834)
(13639)
学科
(124899)
经济(124726)
(103953)
管理(98444)
(92192)
企业(92192)
方法(54387)
数学(43642)
数学方法(43241)
(38566)
(37214)
业经(35601)
中国(33895)
(30477)
贸易(30459)
(29629)
(27519)
(25452)
农业(25397)
财务(25376)
财务管理(25338)
技术(24200)
企业财务(23946)
地方(23402)
(21906)
理论(21763)
(21537)
(20042)
(20023)
(19189)
机构
大学(420760)
学院(420751)
(179021)
经济(175441)
管理(167889)
理学(143910)
理学院(142372)
研究(141559)
管理学(140425)
管理学院(139633)
中国(110161)
(90668)
(84228)
科学(82942)
(70167)
财经(66287)
(65870)
中心(63425)
研究所(63107)
(62812)
(60313)
业大(59091)
北京(57711)
经济学(54091)
(52942)
师范(52512)
(51514)
农业(51396)
(49993)
财经大学(48984)
基金
项目(276859)
科学(219191)
研究(207182)
基金(202684)
(174845)
国家(173368)
科学基金(150022)
社会(132684)
社会科(125803)
社会科学(125773)
基金项目(107078)
(105735)
自然(95170)
教育(93709)
自然科(92929)
自然科学(92909)
自然科学基金(91309)
(88384)
编号(84080)
资助(82806)
成果(68376)
(62278)
重点(61388)
(59115)
(58925)
课题(57371)
国家社会(55257)
创新(54727)
(54221)
教育部(53948)
期刊
(202472)
经济(202472)
研究(130196)
中国(84171)
(67663)
管理(66277)
(61249)
学报(60203)
科学(58283)
大学(46947)
教育(44333)
学学(43994)
农业(42546)
技术(38789)
(38011)
金融(38011)
财经(33159)
业经(32827)
经济研究(32086)
(28529)
问题(27325)
(25990)
(24510)
技术经济(22826)
国际(22389)
世界(20775)
现代(20287)
图书(19936)
科技(19681)
理论(19434)
共检索到641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云  唐成伟  王良举  
出口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已有文献侧重验证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忽略了对其内在作用机制的考察。本文以中国高技术企业在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并结合中介传导模型来尝试打开出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这一"黑匣子"。研究表明:出口能够显著促进本土高技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该效应是通过促进新产品开发和管理绩效提升这两个途径获得的,其作用机制中并未包含自主研发这一要素。本文的研究为本土企业如何利用出口实现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云  唐成伟  
出口贸易产生的"干中学"效应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291家中国高技术企业在2003-2009年的调查数据,从企业规模、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所有制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五个方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出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企业规模的扩大、研发强度的增加以及清晰的产权制度都有利于企业利用出口贸易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而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以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区分的贸易方式并未对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龙婷   姜辉  
以2018—2022年美国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涉及高技术的上市公司为实验组,以2016—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对照组,分析美国高技术出口管制对中国被管制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高技术出口管制会显著提高中国被管制企业的创新产出质量和创新产出效率,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发现,美国高技术出口管制对被管制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大型规模企业、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检验倒逼效应的差异性发现,美国高技术出口管制对中国被管制企业创新绩效的倒逼效应体现在具有“突破式创新”的创新质量上,而不是体现在具有“渐进式创新”的创新数量上。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海洋  罗洋  
笔者采用我国2008年近2万家高技术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LS和probit两种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出口并没有生产率方面的优势,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劳动比才是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技术产业中加工贸易企业的大量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项松林  
以新-新贸易理论为基础,本文重新考察了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存在非对称性。出口企业或进口企业具有明显促进职工实际工资增长的作用,符合工资溢价特征,但进口型出口企业提高职工实际报酬的作用不显著,不存在工资溢价,且上述结论在控制企业生产能力、经营年限、地理位置、所有制结构和样本配对的稳健性检验中都是成立的。进口型出口企业不具备工资溢价的原因,既与企业生产率水平不高有关,也与进出口贸易的双重成本有关。尽管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本文从微观层面发现,中国进口型出口企业仍需要尽快提高生产率水平,以便更好地促进劳动力实际报酬的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古广东  
对外直接投资(FDI)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因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各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分析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1984-2006)的关系,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计量出二者的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彬  马弘  熊艳艳  徐嫄  
本文首次使用2000年至2006年的中国进出口企业面板数据,分别估计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企业出口值与进口值产生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估计了我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本文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企业出口值减少0.99%,但同时,企业进口值也降低0.71%。此外,本文发现,私营企业、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贸易的企业以及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其进出口值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遭受的冲击最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春燕  黄汉民  
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经验年限和所有制性质等企业层面异质性的因素以及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区位因素后,企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的影响。对工资水平高于90%分位数的企业和工资水平低于10%分位数的企业从样本中剔除后,再将样本企业按照出口密度的高低进行分类,进一步从两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超过了对出口活动的影响,这一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和企业出口密度高低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一兵   孙艺宁  
加快贸易方式转型,对我国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安全高效稳定实现国际循环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匹配2001—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通过成本调节和创新激励的影响机制,显著削减加工贸易比重,并提高一般贸易比重,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在不同服务要素投入、不同服务要素来源、不同制造业企业、不同时期中存在差异影响。因此,优化国内制度环境、深化服务业开放以及提升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是发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贸易方式转型效应的重要战略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二子  
在中国公共财政模式下,对企业执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为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退还出口商品在国内生产与流通环节所缴纳的部分或全部税收即出口退税政策是为了让本土企业能够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对企业研发创新与出口贸易给予隐性税式补贴要优于直接提供财政资金补贴,因为财政税式支出能够更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让研发创新的税式补贴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那些对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大的研发项目被采纳与执行是其根本途径,因为对于经济效益大的研发项目,即使财政没有提供隐性税式补贴,企业也会自我选择去从事这些项目。出口退税可以通过二元边际方式增加出口贸易量,同时让研发创新的税式补贴产生更显著的激励效果。研发创新与出口贸易隐性税式支出相互加强的影响,使得所减免的税收总量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政策制定者需要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把创新要素集聚到微观企业并使之能以可持续的方式从事对外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活动集聚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我国制造业经济活动的集聚,显著提高了我国技术复杂度较高企业的出口绩效;分行业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经济活动的集聚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最大;从不同所有制结构样本的估计结果看,外资企业的集聚对出口绩效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企业技术复杂度的增加对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出口效应的发挥所产生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为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提升作用最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成  万亚平  许和连  
随着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资源要素条件变化,我国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在不断弱化,稳定出口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手工查找的282个城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立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促进机构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中国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沿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混合边际实现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于民营企业、沿海地区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并能降低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失败率,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充分发挥贸易促进机构的作用,可能是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稳定和促进出口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成  万亚平  许和连  
随着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资源要素条件变化,我国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在不断弱化,稳定出口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手工查找的282个城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立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促进机构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中国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沿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混合边际实现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于民营企业、沿海地区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林  简新华  
本文在区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随机probit模型对比分析技术创新和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对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出口倾向,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有利于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产品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工艺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3)同时选择两种技术创新方式的企业其出口倾向显著高于仅依赖一种创新方式尤其是完全依赖工艺创新的企业。因此,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尤其是增加产品创新投入是提高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已具有成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文  张建华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横截面数据,文章使用probit和ivprobit模型对进出口贸易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第一,企业进出口贸易明显"挤出"了R&D投资,出口和原料进口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参与R&D投资意愿越低;第二,出口对R&D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原料进口密集度越高的企业表现越明显,"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不利于研发行为的发生。第三,在不完全资本市场,出口通过恶化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抑制企业的R&D参与,而进口的效应不明显。另外,规模越大、年龄越小、利润率越高、资本密集度越高的企业越倾向进行R&D投资。但产能利用率、市场信息获取程度等不是影响企业R&D决策的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