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9)
2023(16997)
2022(14683)
2021(13819)
2020(11622)
2019(27112)
2018(26426)
2017(50699)
2016(27019)
2015(30491)
2014(30044)
2013(29631)
2012(27093)
2011(24367)
2010(23940)
2009(21814)
2008(21116)
2007(17905)
2006(15442)
2005(13509)
作者
(75204)
(62852)
(62006)
(59186)
(39952)
(29842)
(28449)
(24767)
(23864)
(22081)
(21297)
(21075)
(19710)
(19680)
(19365)
(19055)
(18625)
(18391)
(17982)
(17885)
(15381)
(15263)
(14981)
(14294)
(14029)
(13895)
(13687)
(13379)
(12553)
(12266)
学科
(112252)
经济(112131)
管理(76210)
(71633)
(58782)
企业(58782)
方法(56019)
数学(49335)
数学方法(48766)
中国(30865)
(30076)
贸易(30059)
(29233)
(28513)
(28438)
业经(23554)
(21605)
地方(20972)
农业(18964)
(18608)
(17301)
财务(17231)
财务管理(17191)
理论(17086)
技术(16621)
(16619)
环境(16588)
企业财务(16211)
(15830)
银行(15791)
机构
大学(382471)
学院(377671)
(160815)
经济(157845)
管理(151895)
理学(132984)
理学院(131573)
管理学(129252)
管理学院(128594)
研究(126707)
中国(95367)
(80707)
科学(75986)
(70793)
(61483)
财经(58051)
中心(57176)
(56590)
研究所(56359)
业大(54841)
(53216)
(51695)
北京(50836)
经济学(49844)
(48311)
师范(47887)
(46738)
经济学院(45245)
农业(44324)
财经大学(43608)
基金
项目(265513)
科学(210144)
基金(196224)
研究(193718)
(170788)
国家(169463)
科学基金(146530)
社会(124677)
社会科(118407)
社会科学(118380)
基金项目(103227)
(99769)
自然(94828)
自然科(92717)
自然科学(92694)
自然科学基金(91057)
教育(88549)
(84704)
资助(81856)
编号(77452)
成果(61838)
(59764)
重点(59023)
(55621)
(54962)
国家社会(52612)
课题(52218)
教育部(51848)
创新(51326)
科研(51206)
期刊
(162616)
经济(162616)
研究(110472)
中国(66509)
学报(58072)
管理(54207)
科学(53799)
(52353)
(49697)
大学(45129)
学学(42304)
教育(37793)
农业(35093)
技术(32182)
(30113)
金融(30113)
经济研究(28423)
财经(27817)
业经(25642)
(23903)
(23786)
问题(22219)
国际(20027)
图书(19795)
(18841)
统计(18602)
理论(18052)
技术经济(18009)
世界(17414)
科技(17150)
共检索到543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飞  陈超凡  
出口贸易会通过货币供给传导、总需求-总供给传导和价格传递效应等三种途径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通过采用1989年~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当前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内物价上涨形成了压力;东部地区因吸引劳动力资源流入、内需相对不足等原因导致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导致总需求扩大,对物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因资源过度开发使得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影响最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永涛  钱水土  
本文利用2002-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对加工贸易出口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一般贸易技术水平则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金融发展效率对加工贸易出口技术水平和一般贸易技术水平的影响均显著为负;证券发展水平对加工贸易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一般贸易出口技术水平则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此外,本文进一步发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FDI对加工贸易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一般贸易技术水平却不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福臣  张苇锟  廖泽芳  
鉴于中国环境质量伴随对外贸易增长的下滑态势,本文先通过Super-SBM模型测定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环境效率,得出地域环境效率异质的明显结果;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变系数模型,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产生负效应,有悖于区域协调发展,而贸易结构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贸易进口的正效应和贸易出口的负效应;若控制进出口贸易和人均GDp等因素,人均能源消费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负效应,能源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是改善环境的关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方  曹情  
随着技术的进步,知识产权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竞争力之一。本文计算了全国31个省份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利用2001~2014年全国各省的出口贸易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两种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有显著促进的作用,但强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关兵  
本文沿着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核算1998~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出口增长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出口依存度、人力资本能促进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研发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蕾  杨恺钧  
选取2004—2014年中国长江流域10个主要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托EKC曲线理论和"污染天堂"假说,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水污染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减缓长江流域主要省份的水环境污染状况;(2)"污染天堂"假说在长江下游地区不成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污染问题,长江上、中游地区"污染天堂"假说成立,进出口贸易会导致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环境遭到破坏,加剧水污染问题;(3)长江流域主要省份水环境污染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轨迹,存在EKC曲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崔维军  
本文用2001-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不仅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而且也能显著提升地区就业率;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和就业总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就业总量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此外,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伍兴国  
选取了单位面积公路里程、单位面积水路里程和单位面积铁路里程作为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代理变量。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物流业发展对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发现:我国地区单位面积公路里程和单位面积水路里程的进出口贸易弹性为正,但其值前者明显大于后者;而由于单位面积铁路里程并没有将货运和客运区分开来,回归结果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本文利用1999-2012年中国33个行业面板数据,根据要素密集型的不同进行行业分类,就工资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资上升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总体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却形成促进作用。在工资上升的背景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抑制了出口贸易的增长,这一点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动态的角度看,工资上升对整体行业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工资上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U型"的特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在使用2000-2009年企业层面的数据测度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效应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方法检验了进出口贸易对制造业要素重置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综合效应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分解来看,进出口贸易对退出效应和在位企业要素重置效应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仅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进入效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入效应作用不明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通过利用新的方法,测算出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总体技术含量最高的地区为上海;一般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重庆;加工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北京。在测量出各省市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人均GDP、进口贸易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说明加工贸易有利于中国贸易结构升级,并没有产生所谓的加工贸易低附加值路径依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琪琦  张霄怡  
基于碳排放强度将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为高碳地区和低碳地区两组,分别采用面板VAR模型,通过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面板数据中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分组中存在显著差异;(2)两组中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3)低碳地区的经济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4)高碳地区的贸易额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两类地区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低碳地区应当节能减排、发展经济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文章试图论证中国IFDI、OFDI与出口贸易的互动机制,并运用20032013年中国与9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总体而言,垂直型和水平型双向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分别显著为正和负;出口创汇造成人民币上升压力,进而形成对IFDI的挤出效应和对OFDI的促增效应;外资大规模进入会强化汇率的自我调节机制,提升我国对海外资产的购买力。分区位看,中国通过IFDI的汇率传导机制在实现对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OFDI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存在较明显水平型OFDI的出口替代效应;而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