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1)
2023(16315)
2022(14218)
2021(13235)
2020(11304)
2019(26242)
2018(26001)
2017(50858)
2016(27099)
2015(30623)
2014(30445)
2013(29945)
2012(27617)
2011(24661)
2010(24540)
2009(22290)
2008(21727)
2007(18988)
2006(16663)
2005(14514)
作者
(75814)
(62957)
(62709)
(59708)
(40120)
(30025)
(28571)
(24759)
(23836)
(22292)
(21371)
(21061)
(19843)
(19676)
(19596)
(19035)
(18717)
(18707)
(18141)
(18020)
(15439)
(15280)
(15222)
(14358)
(14147)
(13990)
(13790)
(13666)
(12647)
(12320)
学科
(110119)
经济(109997)
管理(76847)
(74440)
(59304)
企业(59304)
方法(55805)
数学(49208)
数学方法(48641)
中国(31031)
(30709)
(30364)
(30242)
贸易(30226)
(29410)
业经(23399)
地方(20782)
(20454)
农业(20370)
(20320)
(18043)
银行(18005)
(17769)
财务(17697)
财务管理(17649)
(17139)
理论(17135)
技术(16822)
(16688)
金融(16686)
机构
大学(385439)
学院(382189)
(161273)
经济(158128)
管理(154243)
理学(134457)
理学院(133114)
管理学(130816)
管理学院(130132)
研究(122431)
中国(93227)
(80807)
(74412)
科学(72772)
财经(60365)
(59189)
中心(55986)
(55886)
(55081)
业大(54898)
研究所(53610)
(53602)
北京(50770)
经济学(49991)
(48157)
师范(47723)
经济学院(45616)
(45231)
财经大学(45186)
农业(43725)
基金
项目(262548)
科学(207078)
研究(192908)
基金(192555)
(166389)
国家(165078)
科学基金(142947)
社会(123054)
社会科(116894)
社会科学(116867)
基金项目(101810)
(100131)
自然(92285)
自然科(90179)
自然科学(90157)
教育(88805)
自然科学基金(88530)
(84318)
资助(80683)
编号(78824)
成果(63040)
(58972)
重点(57915)
(54963)
(54181)
课题(52607)
教育部(51325)
国家社会(51255)
科研(50660)
创新(50581)
期刊
(165461)
经济(165461)
研究(112212)
中国(66867)
学报(56635)
管理(55532)
(54872)
科学(51708)
(49380)
大学(44297)
学学(41603)
教育(37839)
农业(34409)
(33834)
金融(33834)
技术(33341)
财经(28922)
经济研究(28056)
业经(27437)
(24663)
(23412)
问题(23193)
图书(19831)
理论(19307)
国际(19146)
统计(18872)
技术经济(18517)
商业(18096)
实践(17540)
(17540)
共检索到552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昊  
本文采用最终商品分类法,在手工计算获得我国分行业出口贸易额数据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0年行业收入波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比重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出口贸易和收入波动对高学历劳动力集聚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出口贸易规模的提高和行业收入波动的降低会显著促进高学历劳动力向该行业集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行业开放程度和收入的稳定性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越大,而当期收入的绝对水平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越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官胜  
在劳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背景下,文章利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出口贸易对行业劳动生产率、劳动收入份额和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等劳动力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同时出口贸易会提高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并且会增加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此外,劳动密集型产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口贸易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较弱,对劳动收入的正面影响较强,且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较弱。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美国对华出口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表现了空间集聚的特点。实证分析2000-2011年美国各州对华出口贸易面板数据,结果显示不同的地理区位、经济发达程度、产业结构、人口集聚等因素对美国对华出口贸易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性影响。美国对华出口贸易的空间集聚现象不仅验证了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而且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滕瑜  迟睿  
随着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服务贸易对异质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异质劳动力细分为高、中和低技能劳动力,基于我国服务业11个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对异质劳动力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服务贸易进口会增加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而不利于中等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的提高,因此会扩大高技能劳动力与中低等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而服务贸易出口会提高中等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收入,从而高技能劳动力和中等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缩小。但具体到高低技术服务行业,服务贸易进出口对异质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则不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崔维军  
本文用2001-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不仅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而且也能显著提升地区就业率;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和就业总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就业总量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此外,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玉平  
本文以拓展的知识生产函数为理论框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在控制了科研经费、人力资本等传统投入要素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后,考察了出口贸易和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在中国制造业中,存在从出口贸易到技术创新的单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2)存在出口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倒逼效应,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的单独促进作用不显著;但结合了出口贸易后,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则变得显著,且这一促进作用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大;(3)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从技术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依次降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伯伟  田朔  
本文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出口供给模型的基础之上,运用2000-2011年147个国别面板数据考察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汇率改革前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继而采用门限回归方法构建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非对称影响,结论显示:当人民币大幅升值时将阻碍出口,但人民币贬值和升值幅度较小时将促进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宗毅君  
在经济全球化兴起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国际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中间品贸易日益盛行,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分年度、分行业地测算了连续14年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并实证研究了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是:近十余年来,国际产品内分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同时,垂直专业化比重(VSS)的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业行业贸易顺差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本文利用1999-2012年中国33个行业面板数据,根据要素密集型的不同进行行业分类,就工资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资上升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总体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却形成促进作用。在工资上升的背景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抑制了出口贸易的增长,这一点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动态的角度看,工资上升对整体行业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工资上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U型"的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  王开玉  向鹏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居民贫富差距的问题日益显现。本文利用2002—2008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将贸易开放和劳动力迁移这两个指标置于一个框架下,来分析其对中国各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同时,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泊松极大似然估计模型对贸易开放度进行了细化分解。实证研究表明,"自然"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各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有抑制作用,而"政策"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却会加剧该地区的贫富差距。总的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扩大一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人口的迁入有利于一地区居民收入的均衡,而一地区人口的迁出则会加重该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奕  程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开始大量走出国门。本文利用与我国汽车贸易最密切的34个国家,通过构建扩张的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汽车出口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距离、GDP、互惠贸易、总产量等都对我国汽车行业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出口潜力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文章利用2004~2011年中国服务业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对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然后分性别、分行业检验了服务贸易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以考察服务进、出口对异质劳动力就业影响的性别和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服务业异质劳动力就业,且对熟练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说明服务贸易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有所差异;从分性别和分行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进、出口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行业差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文章首先对产业集聚影响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命题。继而利用我国2003—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省份的产业集聚和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展开测算,并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对地区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进步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该发现在替换了核心变量和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是稳健的。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提升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研发水平等途径来促进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进步。文章的研究发现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意蕴,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指导我国通过提升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方式来扭转传统的“重数量、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