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0)
- 2023(14421)
- 2022(12155)
- 2021(11578)
- 2020(9927)
- 2019(23223)
- 2018(22759)
- 2017(43219)
- 2016(23095)
- 2015(26468)
- 2014(26222)
- 2013(26000)
- 2012(23917)
- 2011(21590)
- 2010(21259)
- 2009(19712)
- 2008(19423)
- 2007(17029)
- 2006(14492)
- 2005(12948)
- 学科
- 济(100489)
- 经济(100399)
- 管理(64716)
- 业(62801)
- 方法(50714)
- 企(50058)
- 企业(50058)
- 数学(45439)
- 数学方法(44939)
- 贸(28437)
- 贸易(28424)
- 易(27706)
- 中国(27360)
- 财(26359)
- 农(26215)
- 业经(19505)
- 学(18440)
- 农业(17429)
- 制(17033)
- 地方(16866)
- 务(16374)
- 财务(16330)
- 财务管理(16290)
- 企业财务(15397)
- 出(15074)
- 融(14604)
- 金融(14601)
- 银(14569)
- 银行(14527)
- 理论(14179)
- 机构
- 大学(336252)
- 学院(333262)
- 济(148860)
- 经济(146324)
- 管理(129445)
- 研究(114146)
- 理学(112586)
- 理学院(111372)
- 管理学(109464)
- 管理学院(108842)
- 中国(87206)
- 京(70060)
- 科学(67746)
- 财(64994)
- 所(56850)
- 农(55443)
- 财经(53038)
- 中心(52346)
- 研究所(51992)
- 业大(49249)
- 经(48500)
- 经济学(47701)
- 江(46872)
- 农业(44000)
- 北京(43813)
- 经济学院(43395)
- 范(41275)
- 院(41191)
- 师范(40831)
- 财经大学(39723)
- 基金
- 项目(227413)
- 科学(180097)
- 基金(169421)
- 研究(163228)
- 家(148570)
- 国家(147449)
- 科学基金(126521)
- 社会(106429)
- 社会科(101153)
- 社会科学(101126)
- 基金项目(88595)
- 省(85330)
- 自然(81867)
- 自然科(80043)
- 自然科学(80020)
- 自然科学基金(78665)
- 教育(75181)
- 划(73145)
- 资助(70830)
- 编号(63552)
- 部(52167)
- 重点(51406)
- 成果(50800)
- 发(48458)
- 创(47239)
- 国家社会(45968)
- 教育部(44990)
- 科研(44593)
- 创新(44335)
- 课题(43342)
共检索到481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立军 何萍
通过构建出口贸易、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出口行业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其中制成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大于初级产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中国出口产业技术水平高于非出口行业,对非出口行业产生了技术外溢,人力资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因其与出口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出口行业不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和连 亓朋 祝树金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主要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志军 陈晨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研究省际OFDI、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需重视空间因素的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OFDI和出口贸易这两个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际OFDI、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O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负相关;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促进邻接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我国需重视技术寻求型OFDI的建设,充分考虑OFDI对国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以期达到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双实现技术溢出效应的效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关兵
本文沿着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核算1998~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出口增长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出口依存度、人力资本能促进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研发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李德山
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更明显的促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李德山
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增速最大,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本文重点考察人力资本和贸易开放度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全国范围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较弱的即期效应,而贸易开放度则表现为滞后效应;②这两个因素在各分位点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只有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才具有较强的即期效应,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且滞后期相对较长,而中部地区与全国整体表现较为相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王光宇
通过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DEA的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之后重点考察了包括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各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11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支持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于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好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强 王文杰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从贸易开放、公共人力资本的视角入手,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公共教育人力资本、公共健康人力资本三个变量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以公共教育人力资本、公共健康人力资本为单一门限变量的非线性曲线变化特征,跨越门限值后,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促进效用。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公共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亦匆 曾卫锋
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的中国同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同构性表明,2000-2014年期间中国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间存在较高的产业结构趋同,而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同构性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每年的平均值看,中国同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在2008年之前波动较大,之后波动较小。运用中国同4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表明,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对于中国向这些国家的出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当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显示出的产业竞争力还相对较低。中国今后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要通过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亦匆 曾卫锋
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的中国同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同构性表明,2000-2014年期间中国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间存在较高的产业结构趋同,而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同构性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每年的平均值看,中国同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在2008年之前波动较大,之后波动较小。运用中国同4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表明,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对于中国向这些国家的出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当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显示出的产业竞争力还相对较低。中国今后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要通过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大国 耿强
中国出口贸易不仅包括一般贸易还包括加工贸易,这两类不同的贸易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文章将出口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运用差分GMM方法分别研究它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加工贸易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该更加重视一般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利用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全样本数据还是沿海或内陆地区样本数据,都证实了我国出口对TFP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出口对我国TFP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可能和中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对TFP的影响在沿海和内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沿海地区模型中,无论是技术溢出长短期效应还是整体效应都十分显著,且整体效应为正,即出口促进了TFP的增长;而内陆地区只有短期效应显著,且整体效应为负,即出口制约了TFP的增...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关兵
大量的研究表明,出口贸易通过出口学习效应、出口溢出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竞争效应促进了生产率的发展。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动态实证研究表明,出口"量"的增长不能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人力资本和研发活动作为衡量一国吸收能力的指标,是发挥出口—生产率效应的关键因素;我国鼓励出口政策和引进外资政策的实施,使得出口—生产率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色彩。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淼杰 解恩泽
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估计生产率时,将面临联立方程偏差和样本选择偏差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传统对策包括工具变量法、固定效应法和一阶条件法,最新进展包括代理变量法和动态面板法。随着微观数据可得性提高及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发展,贸易、资本流动和生产率的关系以及不同企业的生产率比较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未来,应关注投入要素市场改革、中美经贸摩擦和经贸格局重构、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国际贸易 企业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工资、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1979-2009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
研发溢出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出口复杂度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出口贸易数据的分析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中国企业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
人力资本与R&D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
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人力资本构成、生产率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关系——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与VAR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