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12)
- 2023(19911)
- 2022(17131)
- 2021(15902)
- 2020(13549)
- 2019(30827)
- 2018(30511)
- 2017(58565)
- 2016(31415)
- 2015(35382)
- 2014(34511)
- 2013(33813)
- 2012(31104)
- 2011(27830)
- 2010(27884)
- 2009(25412)
- 2008(24999)
- 2007(22000)
- 2006(19403)
- 2005(17082)
- 学科
- 济(126664)
- 经济(126507)
- 管理(95277)
- 业(90306)
- 企(76301)
- 企业(76301)
- 方法(58679)
- 数学(50414)
- 数学方法(49779)
- 财(34974)
- 中国(33663)
- 农(33445)
- 贸(30790)
- 贸易(30769)
- 易(29874)
- 业经(29702)
- 制(27175)
- 地方(25672)
- 技术(25030)
- 学(24606)
- 农业(22005)
- 理论(21438)
- 务(21359)
- 财务(21277)
- 财务管理(21222)
- 银(20732)
- 银行(20681)
- 企业财务(20018)
- 行(19682)
- 融(19600)
- 机构
- 大学(439603)
- 学院(436942)
- 济(181032)
- 经济(177342)
- 管理(174386)
- 理学(151042)
- 理学院(149434)
- 管理学(146815)
- 管理学院(146006)
- 研究(143850)
- 中国(108453)
- 京(93016)
- 科学(85866)
- 财(84704)
- 所(69979)
- 财经(67308)
- 中心(65898)
- 农(65649)
- 江(64798)
- 研究所(63169)
- 业大(62913)
- 经(61262)
- 北京(58369)
- 范(56159)
- 师范(55642)
- 经济学(55431)
- 院(53081)
- 州(51697)
- 农业(51006)
- 经济学院(50149)
- 基金
- 项目(299174)
- 科学(237038)
- 研究(220447)
- 基金(218697)
- 家(189529)
- 国家(187999)
- 科学基金(163146)
- 社会(140982)
- 社会科(133948)
- 社会科学(133918)
- 省(116030)
- 基金项目(115619)
- 自然(105044)
- 自然科(102672)
- 自然科学(102651)
- 教育(101702)
- 自然科学基金(100826)
- 划(97052)
- 资助(89944)
- 编号(88906)
- 成果(71795)
- 重点(66640)
- 部(66490)
- 创(64688)
- 发(63132)
- 课题(61008)
- 创新(59948)
- 国家社会(58726)
- 教育部(57846)
- 制(57004)
- 期刊
- 济(193826)
- 经济(193826)
- 研究(129660)
- 中国(86361)
- 管理(66217)
- 财(65689)
- 学报(65522)
- 科学(60695)
- 农(58726)
- 大学(51322)
- 教育(49045)
- 学学(48050)
- 技术(40624)
- 农业(40430)
- 融(38958)
- 金融(38958)
- 财经(33010)
- 经济研究(31659)
- 业经(31557)
- 经(28342)
- 问题(26022)
- 贸(24703)
- 图书(22426)
- 技术经济(22160)
- 业(21942)
- 科技(21801)
- 理论(20427)
- 统计(20368)
- 国际(20293)
- 商业(19562)
共检索到649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玉平
本文以拓展的知识生产函数为理论框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在控制了科研经费、人力资本等传统投入要素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后,考察了出口贸易和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在中国制造业中,存在从出口贸易到技术创新的单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2)存在出口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倒逼效应,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的单独促进作用不显著;但结合了出口贸易后,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则变得显著,且这一促进作用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大;(3)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从技术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依次降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官胜
在劳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背景下,文章利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出口贸易对行业劳动生产率、劳动收入份额和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等劳动力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同时出口贸易会提高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并且会增加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此外,劳动密集型产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口贸易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较弱,对劳动收入的正面影响较强,且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较弱。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劳动生产率 劳动收入 就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美国对华出口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表现了空间集聚的特点。实证分析2000-2011年美国各州对华出口贸易面板数据,结果显示不同的地理区位、经济发达程度、产业结构、人口集聚等因素对美国对华出口贸易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性影响。美国对华出口贸易的空间集聚现象不仅验证了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而且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空间集聚 地理区位 产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田朔
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和服务在国际间的交换,同时也为先进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供了条件。目前,有关进口贸易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函数,运用中国2001~2007年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的水平效应对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向溢出的作用较不显著,但在考虑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后,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技术创新 水平溢出 垂直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婷 赵伟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昊
本文采用最终商品分类法,在手工计算获得我国分行业出口贸易额数据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0年行业收入波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比重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出口贸易和收入波动对高学历劳动力集聚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出口贸易规模的提高和行业收入波动的降低会显著促进高学历劳动力向该行业集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行业开放程度和收入的稳定性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越大,而当期收入的绝对水平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越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娟 陈欣
文章以20012013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Gerschenkron"工业创新模式内生于不同工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假定,利用工业发展特征解释框架来划分工业创新模式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出口都有显著正向作用,随着技术位置前移带来技术复杂性及模仿成本的提升,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模仿创新;模仿创新对重工业行业出口有促进作用,对轻工业行业出口影响并不显著,而自主创新对两者出口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在新的发展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娟 陈欣
文章以2001~2013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Gerschenkron"工业创新模式内生于不同工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假定,利用工业发展特征解释框架来划分工业创新模式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出口都有显著正向作用,随着技术位置前移带来技术复杂性及模仿成本的提升,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模仿创新;模仿创新对重工业行业出口有促进作用,对轻工业行业出口影响并不显著,而自主创新对两者出口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我国制造业要加紧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的转型升级,还需重视资本与技术的积累以及企业竞争环境与工业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原毅军 郭然
本文以产业集聚的技术外部性为切入点,根据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产业集聚两个方面检验产业集聚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而制造业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我国绝大部分省份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本文进一步将全国样本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省份,检验了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地域差异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行业异质性。其中,东部省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省份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西部省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东部省份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这表明,东部省份制造业产业因过度集聚而产生了技术负外部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劳动力就业 区域差异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劳动力就业; 区域差异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文章首先对产业集聚影响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命题。继而利用我国2003—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省份的产业集聚和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展开测算,并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对地区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进步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该发现在替换了核心变量和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是稳健的。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提升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研发水平等途径来促进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进步。文章的研究发现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意蕴,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指导我国通过提升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方式来扭转传统的“重数量、轻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本文利用1999-2012年中国33个行业面板数据,根据要素密集型的不同进行行业分类,就工资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资上升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总体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却形成促进作用。在工资上升的背景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抑制了出口贸易的增长,这一点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动态的角度看,工资上升对整体行业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工资上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U型"的特征。
关键词:
工资 出口贸易 工业行业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出口贸易、产业集聚与城市制造业就业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产业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创业活动、技术创新与出口贸易发展——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15个制造业变系数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是否挤占了BRICS其他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基于BRICS成员国对173个国家出口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口贸易促进了“一带一路”核心地区物流业集聚——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加工贸易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
国际产品内分工与进出口贸易——基于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我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2002~2007年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