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1)
- 2023(3747)
- 2022(3375)
- 2021(3086)
- 2020(2680)
- 2019(6126)
- 2018(6006)
- 2017(11772)
- 2016(6795)
- 2015(7554)
- 2014(7562)
- 2013(7764)
- 2012(7284)
- 2011(6214)
- 2010(6204)
- 2009(5570)
- 2008(6021)
- 2007(5223)
- 2006(4650)
- 2005(4202)
- 学科
- 济(22354)
- 经济(22333)
- 管理(21963)
- 税(21708)
- 税收(20257)
- 收(20093)
- 业(19926)
- 财(19829)
- 企(17871)
- 企业(17871)
- 务(12519)
- 财务(12506)
- 财务管理(12473)
- 贸(12258)
- 贸易(12253)
- 易(12125)
- 方法(11892)
- 企业财务(11883)
- 出(11866)
- 数学(10919)
- 数学方法(10869)
- 口(7855)
- 出口(7847)
- 出口贸易(7847)
- 财政(6890)
- 政(6105)
- 中国(5563)
- 学(4718)
- 制(4680)
- 农(4495)
- 机构
- 大学(88135)
- 学院(88085)
- 济(38602)
- 经济(37909)
- 管理(29606)
- 财(29394)
- 研究(28810)
- 中国(25879)
- 理学(24753)
- 理学院(24519)
- 管理学(24167)
- 管理学院(24035)
- 财经(20592)
- 经(18662)
- 京(18203)
- 科学(16795)
- 所(15468)
- 财经大学(15148)
- 江(14788)
- 经济学(13513)
- 中心(13395)
- 农(13299)
- 研究所(13078)
- 经济学院(12507)
- 北京(11793)
- 税(11735)
- 省(11725)
- 业大(11423)
- 州(10967)
- 务(10823)
- 基金
- 项目(52394)
- 科学(39798)
- 基金(39051)
- 研究(36631)
- 家(34050)
- 国家(33837)
- 科学基金(28532)
- 社会(23462)
- 社会科(22548)
- 社会科学(22540)
- 基金项目(19786)
- 省(18483)
- 自然(18340)
- 资助(18039)
- 自然科(17931)
- 自然科学(17924)
- 自然科学基金(17646)
- 教育(15898)
- 划(15753)
- 编号(14091)
- 成果(12353)
- 部(12030)
- 性(11686)
- 重点(11537)
- 科研(10614)
- 国家社会(10476)
- 教育部(10403)
- 大学(10402)
- 创(10116)
- 中国(10014)
共检索到149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卓祥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群 王康宁 梁金君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与一般出口贸易“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方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之处。其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在第一次进料之前,应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并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向退税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应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退税部门按规定审核后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采用“实耗法”的,《生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东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华
本文认为,将"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作为"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并不十分恰当,如果作为出口货物的"销项税额"处理可能更合理,进而使得"免、抵、退"税办法在计算上有所简化,也易于理解,能够更好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关键词:
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 计算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杨希
目前,我国的出口货物税收政策分为三种形式,即出口退税并免税、出口免税但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货物只有在适用既免税又退税的政策时,才会涉及如何计算退税的问题。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办法,第一种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第二种是“先征后退”办法,目前主要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工)贸企业。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兰延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步瑞
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方法,其计算方法与会计处理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对"免、抵、退"税方法的原理、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用图示的方法比较形象地剖析其应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 免、抵、退 抵减额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舒海波
本文针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不利于小规模纳税人生产货物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定,从对《增值税暂行条例》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及其应纳税额计征机理的分析着手,说明对小规模纳税人生产货物出口退税的规定存在着退税不足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从统计的角度推导出小规模纳税人生产货物出口退税税率的计算公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群 康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宫相荣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核算不可或缺的日常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出口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外贸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具备对该业务的判断和处置能力。但刚刚进入外贸企业或仍在校学习的职业院校的财会专业学生都缺少这种处置能力,诚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习的思路和分步骤掌握的要点不清晰和不具体,是感觉出口货物退(免)税业务难的主要原因。为此,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汉华 宋楠 牛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