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8)
- 2023(9712)
- 2022(8503)
- 2021(7870)
- 2020(6652)
- 2019(15512)
- 2018(15384)
- 2017(29860)
- 2016(16249)
- 2015(18333)
- 2014(18253)
- 2013(18099)
- 2012(16639)
- 2011(15208)
- 2010(15352)
- 2009(14621)
- 2008(14552)
- 2007(13130)
- 2006(11274)
- 2005(10226)
- 学科
- 济(69112)
- 经济(69051)
- 管理(43537)
- 业(41882)
- 企(34412)
- 企业(34412)
- 方法(34353)
- 数学(29889)
- 数学方法(29619)
- 贸(19586)
- 贸易(19582)
- 易(19159)
- 农(18801)
- 财(18419)
- 中国(17079)
- 学(14297)
- 业经(14036)
- 出(12596)
- 制(12348)
- 地方(12175)
- 理论(12150)
- 农业(12013)
- 银(10798)
- 银行(10777)
- 务(10641)
- 财务(10615)
- 和(10599)
- 财务管理(10587)
- 融(10473)
- 金融(10471)
- 机构
- 大学(235030)
- 学院(234719)
- 济(100240)
- 经济(98196)
- 管理(88623)
- 研究(76653)
- 理学(76189)
- 理学院(75389)
- 管理学(74094)
- 管理学院(73672)
- 中国(60011)
- 京(48157)
- 财(47256)
- 科学(45744)
- 所(38866)
- 财经(37816)
- 农(37675)
- 中心(36109)
- 研究所(35110)
- 江(35000)
- 经(34242)
- 业大(33170)
- 经济学(32628)
- 范(30371)
- 师范(30072)
- 北京(30025)
- 农业(29873)
- 经济学院(29687)
- 财经大学(28036)
- 州(28012)
- 基金
- 项目(151254)
- 科学(118277)
- 研究(111993)
- 基金(109381)
- 家(94167)
- 国家(93409)
- 科学基金(79624)
- 社会(70978)
- 社会科(67315)
- 社会科学(67296)
- 省(59012)
- 基金项目(57297)
- 教育(52709)
- 自然(50239)
- 划(49553)
- 自然科(49071)
- 自然科学(49056)
- 自然科学基金(48180)
- 编号(46835)
- 资助(45838)
- 成果(38395)
- 部(34567)
- 重点(34331)
- 发(32564)
- 课题(31697)
- 创(31428)
- 教育部(29990)
- 科研(29464)
- 创新(29315)
- 人文(29075)
- 期刊
- 济(108026)
- 经济(108026)
- 研究(68979)
- 中国(41442)
- 财(37585)
- 学报(34846)
- 农(34082)
- 科学(31550)
- 管理(29982)
- 大学(26074)
- 学学(24503)
- 融(24264)
- 金融(24264)
- 教育(24143)
- 农业(22714)
- 技术(19916)
- 财经(18909)
- 经济研究(18541)
- 业经(17831)
- 经(16322)
- 贸(14960)
- 问题(14920)
- 国际(12172)
- 业(12068)
- 技术经济(11813)
- 商业(11789)
- 理论(11680)
- 统计(11568)
- 版(11060)
- 图书(10906)
共检索到34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民
本文系统梳理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NOEM)框架下的出口计价货币选择理论,分别从局部均衡模型到一般均衡模型,从静态模型到动态模型分析了出口计价货币选择的决定机制和主要决定因素。分析显示,除历史因素外,一国货币是否能成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主要由该国经济规模、出口市场份额、出口产品差异度、出口产业结构类型及该国币值的稳定性等因素共同决定。
关键词:
出口 计价货币 决定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哲 时雷 李守亭
从广西出口产品的构成来看,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造成广西整个出口产业总体的竞争力不强,生产后劲不足。必须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充分发挥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在经济发展中加快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以此促进广西出口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
关键词:
竞争优势 广西 出口产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岑丽君 程惠芳
本文利用金融危机前后中美两国经济数据,描述了两国货币政策协调与经济周期协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以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现实背景,借鉴Canzoneri等对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福利收益的衡量和分析方法,考察了中美两国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福利收益函数及需要满足的条件。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当两国各部门受到冲击的不确定性不对称程度较低时,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是双赢的选择。
关键词:
溢出效应 货币政策 国际协调 福利收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金明
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选择决定因素的研究,多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着眼于计价货币选择的微观基础,以厂商预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采用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分析法展开论证。既有文献认为,贸易双方影响市场的能力、金融市场的健康完善程度是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主要因素。但这些研究在理论假设、研究视野、实证检验及覆盖面等方面仍有缺憾,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对中国的情况缺乏深入探讨,亟须后续研究重点突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羽 刘慧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以Melitz(2003)的企业异质性模型和Ahn et al.(2011)的贸易中间商模型为基础,引入生产商与贸易中间商之间的议价能力系数,就资产专用性、合约环境对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服装、鞋业、计算机、手机行业内的8位海关HS编码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资产专用性高的行业相比,资产专用性低的行业更倾向于借助贸易中间商出口而非选择企业直接出口;同时,出口目标国合约环境的完备程度与出口对贸易中间商的依赖程度呈反比,且与资产专用性低的行业相比,资产专用性较高行业的出口模式选择对目标国合约环境的完备程度更为敏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勇
本文利用宁波市2007-2011年出口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新-新贸易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效率对出口的影响与Melitz(2003)和大部分先前的研究结果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果基本相同,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出口越多,这表明宁波市出口企业中的"生产率悖论"并不存在。但在对外投资的企业中,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对外投资数额越少,这与之前的研究和预期结果并不一致,出现了"生产率悖论"。针对这一结果,本文从宁波市的地区特点和企业性质方面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异质性 生产效率 出口 对外投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平
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并使经济更快发展所使用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目前,通行于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过渡到利率规则,而在我国不管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哪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始终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DSGE模型的框架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利率规则下:(1)货币政策更有效;(2)技术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更小;(3)技术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更短暂。因此,研究得出,我国更适合使用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雪峰
通过构建外汇储备供需失衡框架下货币需求长、短期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了1980-2008年我国货币供需失衡与失衡调整①。结果表明货币供需失衡缺口的变化同宏观经济的波动方向大体一致,外汇储备的积累行为导致的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加剧了货币供需失衡的程度,并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过程中调整速度明显过慢。
关键词:
货币供需失衡 外汇储备 货币动态调整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浩东
文章利用加入资产价格的泰勒规则,对1996年到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关注资产价格,能提高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但是在实际政策执行中,货币政策选择"关注"而不是"盯住"资产价格;从长期来看,加入资产价格的泰勒规则所体现的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是存在的,并且引入资产价格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与稳定性。
关键词:
泰勒规则 资产价格 协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单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业务中,汇率变化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通常被用来计价的各种主要货币的市值波动较大,企业往往面临着货币的升水与贴水问题。在外贸实际业务中,进出口商往往遇到对方要求将一种货币的进出口报价改变为另一种货币的报价,或者根据实际情况主动改变计价货币以规避汇率风险。本文通过对货币升贴水情况下进出口报价调整方法的探究,希望可以帮助我国外贸企业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单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业务中,汇率变化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通常被用来计价的各种主要货币的市值波动较大,企业往往面临着货币的升水与贴水问题。在外贸实际业务中,进出口商往往遇到对方要求将一种货币的进出口报价改变为另一种货币的报价,或者根据实际情况主动改变计价货币以规避汇率风险。本文通过对货币升贴水情况下进出口报价调整方法的探究,希望可以帮助我国外贸企业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李群 张永杰
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框架,在考虑利率滞后项和预期项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构建中国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采用199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事后调节和事前引导的实际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主要受经济主体通货膨胀预期和产出缺口的影响;利率变化在短期内并不改变通货膨胀的变化方向,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步显现;预期实际利率对当期物价波动有着正向引导作用,并且在子样本的稳健性分析中证实这种关系有加强趋势。这些实证检验结果对我国调控物价水平及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忠洲 徐淑堂
本文在全面回顾跨境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贸易国利差变量拓展了Goldberg和Tille(2005)模型,并实证分析了1984~2009年日元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出口商倾向于选择利率高、预期将升值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日元持续升值、日本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日元计价货币的选择,日美利差的扩大不利于日元计价货币的选择。
关键词:
计价货币选择 本币升值 出口竞争力 利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东亚各国目前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严重滞后于贸易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传统的OCA标准,目前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这种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成本较高。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中日韩三国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在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方面存在非对称性,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短期更为明显。与日韩相比,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冲击的对称程度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合作优势。因此中国应以贸易合作为基础,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国强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普遍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问题越来越复杂。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也改革了汇率制度,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5年来,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贸易过程中各方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结算货币的选择问题也显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