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56)
2023(22222)
2022(18987)
2021(17767)
2020(15130)
2019(34846)
2018(34345)
2017(64927)
2016(35512)
2015(40143)
2014(40052)
2013(39630)
2012(36815)
2011(33112)
2010(33111)
2009(31065)
2008(31278)
2007(27696)
2006(24119)
2005(21879)
作者
(104112)
(87130)
(86395)
(82683)
(55620)
(41795)
(39462)
(33940)
(32935)
(31276)
(29576)
(29519)
(27822)
(27690)
(27164)
(26782)
(26174)
(25872)
(25142)
(24966)
(21597)
(21433)
(21272)
(19914)
(19534)
(19400)
(19381)
(19299)
(17685)
(17415)
学科
(148621)
经济(148457)
(115003)
管理(110684)
(100197)
企业(100197)
方法(69061)
数学(57825)
数学方法(57040)
(43262)
(42203)
中国(39969)
业经(38374)
(30946)
(29426)
贸易(29414)
(29223)
财务(29134)
财务管理(29078)
(28903)
农业(28690)
(28630)
企业财务(27575)
地方(26447)
理论(25583)
技术(24579)
(24489)
(23117)
银行(23055)
(22447)
机构
大学(513884)
学院(512813)
(209232)
经济(204893)
管理(200249)
研究(173107)
理学(172269)
理学院(170362)
管理学(167221)
管理学院(166306)
中国(133831)
(110124)
科学(107530)
(97564)
(88964)
(88489)
研究所(80286)
中心(79230)
财经(77848)
业大(77268)
(76495)
(70805)
农业(69989)
北京(69800)
(65800)
师范(65111)
经济学(63440)
(62594)
(61301)
财经大学(57710)
基金
项目(341537)
科学(268376)
基金(249240)
研究(245783)
(218263)
国家(216427)
科学基金(185655)
社会(155200)
社会科(147089)
社会科学(147051)
(131906)
基金项目(130666)
自然(121953)
自然科(119185)
自然科学(119150)
自然科学基金(117063)
教育(112977)
(111384)
资助(104218)
编号(99036)
成果(80431)
重点(76462)
(75464)
(71653)
(70989)
课题(68011)
创新(66011)
科研(65922)
国家社会(64395)
教育部(64383)
期刊
(229904)
经济(229904)
研究(150160)
中国(98920)
学报(84250)
(80922)
(78374)
科学(76567)
管理(76170)
大学(63820)
学学(59998)
农业(55623)
教育(53528)
技术(46166)
(46101)
金融(46101)
财经(38871)
业经(37200)
经济研究(36857)
(33450)
(31788)
问题(29794)
技术经济(26845)
(26128)
图书(25981)
统计(25686)
(25300)
理论(23605)
科技(23391)
(23248)
共检索到767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赖伟娟  黄静波  
文章运用1999~2007年的工业普查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研究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问题。结果表明,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工资水平、就业人数、利润水平和人均增加值,但是规模相对较小。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小型企业出口前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后出口学习效应不明显,大中型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则更为显著,中国大中型企业的特征更符合新新贸易理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中元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境内2 700家企业的普查数据,分析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出口倾向、出口强度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面临外部融资约束时,不仅会显著降低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还会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出口销售比例。不同的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贷款申请程序复杂、利率太高带来的外部融资约束会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出口销售比例;贷款规模和期限不足带来的外部融资约束会显著降低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抵押要求太高带来的外部融资约束既会显著降低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也会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出口销售比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二子  李影  张海英  
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以后,生产率就被看作是决定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有能力选择出口。不过对中国企业的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的均值要低于非出口企业,即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使用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运用两种方法,其一是计算比较生产率法,其二是运用统计方法检验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异。为了结论的准确性,我们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注册类型、分企业规模检验。最后检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的相关性。结论认为: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在大部分情况下低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在很多时候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或者与非出口企业无差异;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逯宇铎  于娇  刘海洋  
运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估计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中国1999—2008年新成立的63万个企业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从不同维度对出口是否延长企业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出口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失败风险,显著地提高企业生存概率,延长企业寿命;(2)不同行业、地区、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其出口行为对企业生存状况的影响均存在较大差异;(3)影响企业寿命的因素十分广泛,中国企业的生存状况在受到西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融资能力、所在行业和地域的影响外,还受到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所有制性质和成立时间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锦红  兰宜生  夏怡然  
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OP法估算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通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状况:2001年入世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快速的贸易自由化阶段,短期通过企业的退出和进入机制促进了要素在制造业行业内、企业间快速自由流动,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由此促进生产率提高。但是长期来看,贸易自由化没有促进要素配置效率的明显提高,有些行业甚至出现倒退。国有企业的生产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要素配置效率最低,民营企业生产率居中,要素配置效率却是最高的,再次证实了民营经济是我国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吕智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利用中国700余家汽车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的关系。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水平决定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存在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在国内经营,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以发达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非出口企业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但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东  江艇  
本文把中国企业生产率分布与工资分布联系起来,利用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企业生产率水平对工资水平以及生产率差距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企业层面的计量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率水平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是人均工资水平高的企业,生产率对工资的影响越大;企业生产率越高,应付工资与实付工资之间的缺口越大,但随着时间推移,生产率对工资缺口变动的效应逐渐减小。行业层面的计量结果表明:随着生产率差距的缩小,企业间工资差距也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对工资差距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华  许和连  杨晶晶  
文章基于"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假说,利用中国企业面板数据,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出发,纳入出口状态变量,分别采用固定效应估计、系统广义矩估计和Olley-Pakes半参数估计法克服潜在的同步性偏差和选择偏差问题,在从微观角度充分控制企业异质性的背景下,深入考察出口行为与我国企业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非出口企业高出20%-30%左右,我国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出口中学"效应;而对"自我选择"效应的检验结果警示,本土企业以低劳动力成本而非高生产率作为出口竞争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低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保证中国开放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汤二子  刘海洋  
在Melitz提出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生产率对出口影响以后,国内学者运用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存在"生产率悖论"即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未出口企业,也检验得出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陷阱",即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具有阻碍作用。本文首先提出一个数理模型研究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相互联系,再运用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生产率悖论"与"生产率陷阱",并讨论它们存在的原因,为了使结论更加可靠,本文对出口企业与国内企业分别进行了全国、分行业、分省份的实证检验。最后在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出口制造业企业走出"生产率陷阱"的途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青  
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异质性企业出口和生产率的关系可以用两种假说来概括——"自我选择出口"和"出口导致增长"。文章回顾了十多年来学者们用各个国家的企业数据对这两种假说的验证,对比和评析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实证结果的原因等,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原因进行总结与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周令  朱卫平  
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对企业生产率、出口固定成本和企业出口行为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应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不同出口行为选择仍符合生产率排序规则;出口固定成本对企业直接出口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企业间接出口则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于直接出口企业来说,高生产率能够弱化出口固定成本的出口抑制作用,高出口固定成本则会抑制生产率出口促进效应的发挥,而对企业间接出口来说则相反。据此,认为出口促进不应只从企业生产率角度入手,也应着力降低企业出口固定成本并发挥出口中介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伟  赵金亮  
本文围绕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倾向的前沿论题,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进行实证分析。中国企业的出口区别于国外成熟市场经济体,出口倾向并非完全由生产率决定,而是依所有制类型不同表现出巨大差异。本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总体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倾向之间潜在的"倒U形"关系,从所有制异质性视角予以化解,并运用各所有制的分样本计量检验了"自我选择效应"假说在中国的有限适用性,从而为中国企业出口决策提供了稳健的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王笑笑  
本文通过将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引入HIR模型,分析了出口、生产率异质性、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工资差异的影响,并用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对拓展模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异质性对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会引起工资差异;控制了企业的生产率异质性和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后,中国企业存在2.8%的出口工资溢价,但出口企业间的工资差异程度要小于非出口企业;出口工资溢价程度与出口固定成本正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竹青  佟家栋  
基于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的特征事实,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与异质性因素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遵循"自选择效应",但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改变了外资企业的出口-生产率关系,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只有控制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后,外资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现象才能消失。(2)企业存在持续的出口学习效应,但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削弱了出口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作用,降低了本土新进入出口企业的学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