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2)
- 2023(6214)
- 2022(4994)
- 2021(4483)
- 2020(3688)
- 2019(8360)
- 2018(7702)
- 2017(15418)
- 2016(7635)
- 2015(8455)
- 2014(8014)
- 2013(8040)
- 2012(7401)
- 2011(6580)
- 2010(6760)
- 2009(6671)
- 2008(5549)
- 2007(4918)
- 2006(4467)
- 2005(4205)
- 学科
- 济(34542)
- 经济(34510)
- 融(25154)
- 金融(25154)
- 业(24597)
- 管理(22571)
- 银(22021)
- 银行(22020)
- 行(21499)
- 企(20437)
- 企业(20437)
- 中国(17114)
- 方法(15179)
- 数学(14095)
- 数学方法(14021)
- 财(13492)
- 贸(13172)
- 贸易(13163)
- 易(13037)
- 出(11042)
- 中国金融(11018)
- 制(10347)
- 农(8872)
- 地方(8691)
- 务(8260)
- 财务(8243)
- 财务管理(8232)
- 口(7922)
- 企业财务(7919)
- 出口(7915)
- 机构
- 学院(105825)
- 大学(105487)
- 济(54861)
- 经济(54020)
- 管理(41206)
- 理学(35681)
- 理学院(35415)
- 管理学(35027)
- 管理学院(34847)
- 中国(33681)
- 研究(33329)
- 财(27920)
- 财经(22632)
- 经(20774)
- 经济学(20142)
- 京(19949)
- 经济学院(18662)
- 融(18595)
- 金融(18291)
- 中心(18239)
- 财经大学(17377)
- 银(16720)
- 银行(16169)
- 科学(15626)
- 行(15207)
- 所(15054)
- 江(14868)
- 人民(14035)
- 农(13582)
- 研究所(13471)
- 基金
- 项目(71169)
- 科学(57672)
- 基金(54967)
- 研究(53223)
- 家(46549)
- 国家(46181)
- 科学基金(41028)
- 社会(38066)
- 社会科(36634)
- 社会科学(36628)
- 基金项目(28468)
- 省(26388)
- 自然(24393)
- 自然科(23946)
- 自然科学(23944)
- 教育(23766)
- 自然科学基金(23550)
- 资助(23177)
- 划(21464)
- 编号(19753)
- 国家社会(17137)
- 部(17051)
- 重点(15834)
- 创(15698)
- 教育部(15602)
- 发(15580)
- 成果(15411)
- 人文(15299)
- 制(14818)
- 创新(14689)
共检索到163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宗森 冯等田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PSM方法研究了中国工业企业是否存在出口融资约束的自选择效应,以及出口后是否获得融资约束的溢价效应,结果发现,出口企业以中小型、民营和中低技术企业为主,出口前所受的融资约束普遍高于非出口企业,出口可能是此类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的替代选择,自选择效应不存在;企业出口后由于规模和业务扩张,并没有显著改善其融资约束状况,溢价效应也不存在。
关键词:
出口融资约束 自选择效应 溢价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宗森 冯等田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PSM方法研究了中国工业企业是否存在出口融资约束的自选择效应,以及出口后是否获得融资约束的溢价效应,结果发现,出口企业以中小型、民营和中低技术企业为主,出口前所受的融资约束普遍高于非出口企业,出口可能是此类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的替代选择,自选择效应不存在;企业出口后由于规模和业务扩张,并没有显著改善其融资约束状况,溢价效应也不存在。
关键词:
出口融资约束 自选择效应 溢价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燕 黄汉民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出口工资溢价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工资溢价;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后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研究证实了出口工资溢价是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理解出口和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关键词:
出口工资溢价 自我选择效应 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周学东 李宏瑾 李康 苏乃芳
本文针对我国部分企业中存在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及其造成价格扭曲、资源错配的现实背景,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嵌入预算软约束的金融加速器机制,通过企业与金融机构债务契约优化问题,得到预算软约束企业的融资溢价方程,阐述预算软约束造成价格扭曲及资源错配的内生机理。然后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对经济变量的具体影响,并通过参数调整揭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削弱预算软约束,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以及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和经济效应,进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周学东 李宏瑾 李康 苏乃芳
本文针对我国部分企业中存在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及其造成价格扭曲、资源错配的现实背景,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嵌入预算软约束的金融加速器机制,通过企业与金融机构债务契约优化问题,得到预算软约束企业的融资溢价方程,阐述预算软约束造成价格扭曲及资源错配的内生机理。然后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对经济变量的具体影响,并通过参数调整揭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削弱预算软约束,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以及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和经济效应,进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长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冠宏
与直接出口相比,间接出口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但增加了出口的可变成本。本文首先在Melitz(2003)的理论框架下引入融资约束和多种出口模式,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大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间接出口模式,以节约出口固定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基于此,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第一,融资约束的增加不仅增加了企业间接出口的可能性,也增加了间接出口规模;第二,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大的企业而言,融资约束的增加对企业间接出口模式和间接出口规模的影响更加明显;第三,生产率对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不明显,但企业规模、经营时间、外资和研发投入的增加降低了间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谭赛月明 肖光恩 朱爱勇
文章将融资约束、产品质量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企业融资约束对其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并从产品质量的视角进行机制分析。理论模型推导得出企业生产率与其在低收入国家出口占比呈负相关关系,而融资约束的存在则强化了这种负相关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生产率、融资约束对于企业最优产品质量选择的决策会产生相反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对产品质量偏好不同的情况下,这种机制恰恰可能解释了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差异。文章使用中国微观企业贸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低收入国家贸易占比成正向关系,此外融资约束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着调节效应,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缓解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融资约束 产品质量 生产率 出口目的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明 李逸飞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和验证了选择效应和竞争效应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出口企业实际加成率高于基准加成率7.11%;出口企业的实际加成率虽然不同程度的高于基准加成率,但异质性分组回归结果表明,选择效应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有限,而竞争效应又抵消了部分选择效应的正向影响;从选择效应分解看,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解释28.05%,非生产率因素可以解释71.95%。通过控制企业出口贸易类型回归发现,"出口-生产率悖论"仅在纯加工贸易企业存在,过度激励企业从事出口贸易是形成中国出口企业低加成率之谜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超
文章使用20012014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计量方法(PSM-DID)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渐进式投资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均强于跨越式投资;文化距离近比距离远的投资具有更强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投资于发达东道国的自选择效应较弱,而学习效应则较强;贸易型投资的自选择效应显著大于研发型和生产型投资,而研发型投资的学习效应则显著大于生产型和贸易型投资;国有上市公司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均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晨
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对企业与生产率的"自我选择"及"出口中学"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出口是中国服务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也促进了出口规模的扩大;(2)在分所有制企业的检验中,只有国有企业均支持"自我选择"和"出口中学"假说,而非国有企业只支持"出口中学"假说。中国应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及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落实反垄断政策。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率 自我选择 出口中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菊蓉 黄云湖 王胜
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而言,存在着显著的出口溢价;具备较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主动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自我选择效应),而进入出口市场又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出口学习效应)。结论为我们理解出口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世平 钱学锋
文章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框架,考察了集聚效应、排序效应与城市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生产率提升、城市出口贸易发展是集聚效应和排序效应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集聚效应是城市生产率提升、城市出口发展的核心源泉;(2)集聚效应、排序效应对中等城市生产率和城市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大城市的最小;(3)集聚效应和排序效应对中部城市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对西部城市的影响最小;集聚效应和排序效应对中部城市出口贸易促进作用最大,而对东部影响最小。
关键词:
城市生产率 城市出口 集聚效应 排序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盼盼 陈建国
本文估算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融资约束及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系统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抑制作用具有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民营企业、低生产率企业、东中部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对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抑制作用较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成本加成率是融资约束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两个重要机制。因此,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缓解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水平,同时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本加成率,是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推动中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先海 蔡婉婷 宋华盛
金融危机冲击对出口质量变动存在着双重效应:口红效应和倒逼提升效应,在口红效应下出口质量会降低,在倒逼效应下出口质量得到提升。文章运用需求残差法基于2000-2011年的中国海关数据测算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发现金融危机后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呈轻微S型下降,其中国有、合资企业呈显著S型下降,而民营企业呈显著U型上升,且在样本末期民企出口质量首次超过国企。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四个因素(内部升级、外部重构、进入驱动、退出驱动)来分解和刻画出口质量的变动,研究表明口红效应引致的外部结构重配是国企出口质量下降的核心因素,倒逼效应引致的进入驱动是民企出口质量上升的核心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