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6)
- 2023(11243)
- 2022(9468)
- 2021(8880)
- 2020(7534)
- 2019(17124)
- 2018(16636)
- 2017(32677)
- 2016(17091)
- 2015(18779)
- 2014(18354)
- 2013(18004)
- 2012(15989)
- 2011(14107)
- 2010(13510)
- 2009(11877)
- 2008(11160)
- 2007(9107)
- 2006(7380)
- 2005(6260)
- 学科
- 济(69356)
- 经济(69291)
- 管理(50622)
- 业(49189)
- 企(41555)
- 企业(41555)
- 方法(37778)
- 数学(34365)
- 数学方法(33959)
- 财(20292)
- 农(17279)
- 贸(16703)
- 贸易(16698)
- 易(16427)
- 中国(15861)
- 业经(14359)
- 务(12831)
- 财务(12796)
- 财务管理(12771)
- 出(12396)
- 制(12186)
- 企业财务(12159)
- 技术(11986)
- 农业(11352)
- 学(11347)
- 地方(10837)
- 理论(10131)
- 银(10069)
- 银行(10059)
- 融(9926)
- 机构
- 大学(228848)
- 学院(227929)
- 济(100612)
- 经济(98951)
- 管理(94708)
- 理学(83838)
- 理学院(83066)
- 管理学(81751)
- 管理学院(81325)
- 研究(69767)
- 中国(54604)
- 财(45351)
- 京(44568)
- 科学(40211)
- 财经(37529)
- 经(34676)
- 中心(34515)
- 农(34129)
- 业大(33120)
- 经济学(32870)
- 所(32102)
- 江(30691)
- 经济学院(30104)
- 研究所(29625)
- 财经大学(28733)
- 农业(26878)
- 范(26691)
- 师范(26389)
- 商学(26245)
- 北京(26186)
- 基金
- 项目(167790)
- 科学(135473)
- 基金(127679)
- 研究(120926)
- 家(111099)
- 国家(110274)
- 科学基金(97199)
- 社会(81520)
- 社会科(77739)
- 社会科学(77722)
- 基金项目(67802)
- 省(63622)
- 自然(63221)
- 自然科(61923)
- 自然科学(61908)
- 自然科学基金(60857)
- 教育(56360)
- 划(53718)
- 资助(51727)
- 编号(46134)
- 部(38901)
- 重点(37403)
- 创(36215)
- 国家社会(35477)
- 成果(34844)
- 发(34836)
- 教育部(34483)
- 创新(33870)
- 人文(33639)
- 科研(33162)
共检索到311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军
本文探讨了在生产分割条件下,汇率对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生产分割导致中国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并出口同类产品的制成品,这明显削弱了汇率对出口绩效的影响。在生产分割条件下,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抑制出口并不有效。这解释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不是减少而是不断增长这个似乎"矛盾"的现象。笔者发现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不是汇率,而是外商直接投资和世界市场需求。
关键词:
生产分割 出口绩效 汇率 VEC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爱军 张雄辉
有很多学者将中国出口的强势增长与人民币汇率低估联系起来,认为后者是导致前者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国商品出口强劲是否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具有相关性是个仍需探讨的问题。通过分析1990到2007年的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商品出口的实际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知中国商品出口的迅猛增长并不主要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本文利用国内附加值指标(DVS)衡量国际生产分割中"国内成分"相对"国外成分"的比重,并将DVS指标引入到传统的汇率传递模型中考察了我国21类61章CH商品在1998~2007年间季度出口数据的汇率弹性系数。得出结论是:生产分割条件下的商品国内附加值比重是影响汇率出口传递效应的重要变量,国内附加值比重越大,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明显,国内附加值比重越小,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不完全。在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国内附加值比重偏低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将通过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变化显著削弱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及数量波动,最终造成汇率的不完全传递。由于各类商品DVS值的不同,这种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在具有Low-DVS特征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正彦
我国政府近期不同幅度地调整了进出口税率,这将对人民币汇率及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进程产生哪些影响?《论进出口税率调整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一文就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洋 荣璟
笔者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特点,将传统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货币篮子细分为净出口货币篮子与净进口货币篮子,从我国净进口贸易伙伴与净出口贸易伙伴视角测度了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情况,对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体系做出了有效补充。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改善我国与净出口伙伴国(地区)之间长期大量顺差状况的效果甚微。此外,通过净出口指数、净进口指数以及BIS人民币广义指数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三者相关性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贸易伙伴的货币均受到美元的影响。中国政府应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对一揽子货币中的非美元货币赋予更大权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思翀 肖振拯 魏筱
本文通过在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决定模型中引入汇率,将有效汇率对加工出口企业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机制分解为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并以企业可获得的国内中间品种类来衡量贸易渠道,以企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衡量投资渠道,利用加工贸易企业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人民币有效汇率影响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贸易渠道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十分显著,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促使企业更少使用进口中间品,导致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上升。但在此之后,投资渠道的影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将促使中国企业进一步提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素玉 富晨
本研究通过考察1981~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的状况和人民币币值的变动情况,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依存度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货物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对出口依存度存在长期的正向影响的效应,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则存在长期的负向影响的效应,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只对我国货物贸易的出口依存度存在影响的效应,且这种效应为短期的正向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军
本文探讨了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基于VECM模型,利用1997~2011年间的月度分行业高频数据,发现:进口贸易、汇率、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需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国际生产分割导致中国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并出口同类产品的制成品,这明显削弱了汇率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决定进口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与外商直接投资,汇率对产品进口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生产分割 进口贸易 汇率 VECM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青 张策 郭俊杰
本文利用SVAR模型、OLS回归和基于利率平价的无套利模型三种方法对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及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的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参考SDR货币篮子的汇率指数对于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缩小人民币离岸在岸价差以及维护金融稳定有着更加明显的作用。本文建议,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的编制应该通过涵盖更多的货币,并且在权重设定中更多地考虑金融使用、货币地位和市场规模等金融因素来提高自身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指数 货币篮子 有效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思贤
本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全面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但是,这种影响程度在1994年以后明显地出现了下降趋势。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调整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其中进口变动大致滞后于汇率变动2个季度,而出口则滞后1个季度,滞后期限均短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齐利平
通过选取2001年1月~2005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内人民币有效汇率与我国出口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即从长期趋势来看,汇率变动不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炜 孙俊
本文通过对1994年1月至2005年7月、2005年8月至2006年11月这两个阶段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我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的月度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验证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的实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正在减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之举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本文考虑到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下主要以FD I资金流动为主的现实,修正了BP曲线,并建立了一个确定性的静态模型。研究表明,我国主要针对短期资本流动所进行的资本账户管制并没有降低外部经济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在以FD I形式为主的资本流动条件下,本币的大幅度升值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一般价格水平所产生的收缩性的影响是巨大的,采取大幅度的本币升值措施以缓解中美贸易顺差极不可取,它会沉重打击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的实现,并造成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在此情况下,渐进地放松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或提高本国利率以遏制FD I形式的资本流入;或在本币稳步、渐进升值的同时,渐进地放松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确实可以降低本币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鲁军 赖颖超
从人民币汇率政策变化情况看,在80年代初人民币汇率政策主要是鼓励出口,汇率调整盯住出口换汇成本。但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 (一)从发展趋势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将服从于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