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2)
- 2023(14953)
- 2022(12841)
- 2021(12076)
- 2020(10237)
- 2019(24131)
- 2018(23393)
- 2017(45638)
- 2016(24744)
- 2015(27814)
- 2014(27512)
- 2013(27681)
- 2012(26329)
- 2011(23829)
- 2010(24244)
- 2009(22385)
- 2008(22577)
- 2007(20210)
- 2006(17913)
- 2005(16594)
- 学科
- 济(107747)
- 经济(107641)
- 业(68016)
- 管理(67527)
- 企(54451)
- 企业(54451)
- 方法(45993)
- 数学(39844)
- 数学方法(39405)
- 中国(32538)
- 财(30847)
- 农(30177)
- 贸(26726)
- 贸易(26713)
- 易(26116)
- 制(22375)
- 业经(21946)
- 地方(21285)
- 学(20914)
- 农业(19795)
- 银(18662)
- 银行(18626)
- 融(18506)
- 金融(18504)
- 行(17940)
- 策(17011)
- 务(16076)
- 财务(16037)
- 财务管理(15996)
- 和(15854)
- 机构
- 大学(358339)
- 学院(354058)
- 济(161555)
- 经济(158586)
- 管理(133988)
- 研究(130195)
- 理学(114066)
- 理学院(112771)
- 管理学(111074)
- 管理学院(110366)
- 中国(100758)
- 京(76564)
- 财(75861)
- 科学(73450)
- 所(66133)
- 研究所(59433)
- 财经(59200)
- 中心(58079)
- 农(56522)
- 经(53881)
- 江(53715)
- 经济学(51496)
- 北京(49363)
- 范(47353)
- 业大(46967)
- 师范(46949)
- 院(46566)
- 经济学院(46539)
- 农业(44150)
- 财经大学(43826)
- 基金
- 项目(225213)
- 科学(178675)
- 研究(168165)
- 基金(166197)
- 家(144112)
- 国家(142964)
- 科学基金(121804)
- 社会(109357)
- 社会科(103894)
- 社会科学(103865)
- 基金项目(85751)
- 省(83504)
- 教育(77225)
- 自然(75514)
- 自然科(73799)
- 自然科学(73779)
- 自然科学基金(72542)
- 划(72034)
- 资助(69527)
- 编号(67072)
- 成果(56882)
- 部(52595)
- 重点(51354)
- 发(49776)
- 课题(46899)
- 国家社会(46490)
- 创(46411)
- 教育部(45641)
- 人文(43675)
- 性(43673)
- 期刊
- 济(179989)
- 经济(179989)
- 研究(115766)
- 中国(72013)
- 财(58105)
- 学报(51395)
- 农(51108)
- 管理(50699)
- 科学(48980)
- 大学(39616)
- 教育(38759)
- 融(38341)
- 金融(38341)
- 学学(36676)
- 农业(34294)
- 经济研究(30950)
- 财经(30002)
- 技术(29332)
- 业经(26928)
- 经(26012)
- 贸(25524)
- 问题(24536)
- 国际(24037)
- 世界(20111)
- 业(19872)
- 技术经济(18358)
- 统计(17566)
- 图书(16452)
- 理论(16081)
- 商业(15836)
共检索到554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强
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非发达经济体发展业绩分化,仅有为数不多者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本文选择那些产业结构遵循正常工业化模式的经济体作为比较对象,主要分析不同经济体货物出口产业结构转变趋势中表现出的差异,从中总结规律,并对照中国情况,研判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前景和策略。一、经济体分类出口结构趋势对比彰显重化工业重要性(一)发达经济体只有重化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强
分区计算对比其他国家的出口相对绩效指数表明,2003年后,中国不同区域指数值走向差异明显,低收入区绩效指数振荡攀升至历史高位。在基于收入水平的要素成本率指标和出口相对业绩、出口发展指数指标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其计量参数表明,只有高收入区省份从2007年始,上年收入水平才对当年出口增长发生具统计显著性负弹性影响。预计未来中国出口增速会下降,但并不会发生增长逆转。高收入区出口转型升级、中低收入区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加强高中低收入区经济联系,有助于强化中国货物出口增长可持续性,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李月
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换是一个国家顺利"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Hausmann等人的产品密度的概念,衡量经济体实现出口结构转换的能力,论证了产品密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密度越高,其实现出口结构升级的能力越强,有利于形成高密度、高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顺利跨越陷阱;反之则会陷入低密度、低增长的恶性循环,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均收入3000-10000美元的时间长度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密度存在负向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陷入陷阱的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教育、工业增加值、贸易开放度、居民消费等来提升出口结构...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出口结构 产品密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导致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产业、收入等,增长的"极限","均值回归",社会矛盾等等。从拉美国家的经历,可得到如下教训:开放中没有制定合适的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错位,民粹主义带来发展的波动。中国的改革在很多方面获得了效率的提升,下一步效率与竞争力的源泉在于重置社会存量资产:一是改革庞大的行政事业部门,释放生产性资源,为财政减压;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经济主体在资源选择和获取上的机会公平,削弱资本、技术的行政垄断力量,促进全社会资源的更加高效利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崔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处于中高收入水平,已经接近高收入水平。目前国际上仍有部分人质疑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过中国具有经济结构合理、科技创新活跃、政治社会稳定、文化自信保障等条件,必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中国 人均GDP 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屈丽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课题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如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便支持国民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对"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进行一般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采取的几个重要战略性对策:(1)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2)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增长;(3)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体制改革;(4)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5)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树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近40年连续不间断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大国,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然而,在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更要发挥国家自然地理优势及政治人文体制优势,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党的十九大没有提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提出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用两个15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新时代,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涛 赵彦云
本文基于国际竞争力结构动态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竞争优势结构仍然是基于要素驱动型,还没有实现向效率驱动型转交。竞争力结构局部赤字已经形成,整个竞争力结构已显现出了一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征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加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强
文章借鉴钱纳里方程,在全球范围遴选经济体组构样本;基于样本经济体1980~2012年数据,在货物出口产业结构和相对收入水平之间建立截面回归方程;并基于方程开展赶超度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度量经济体"机电装备出口占比(PME)"赶超程度的指标和经济体相对收入水平最大值及其峰后均值正向关联;该占比赶超度大部分年份正值且其平均值为正,是非发达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984后中国PME赶超度持续正值,表明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符合跨越条件要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毛海涛 宋建 刘刚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当前"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视角集中在以"产品空间"为代表的离散性竞争优势视角。这一视角能够深刻揭示"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但是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出路方面却难有作为。引入乔治·斯托克提出的竞争优势"策略空间"理论,为"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提供一个连续性的竞争优势视角,并在新视角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当前面临的本地市场效应与供应链优势,探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少国 潘恩阳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巩固和扩大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调结构促转型成果,坚持高端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推进产业深度调整和优化升级,巩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格局,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积极推进各次产业融合互促,提高协同发展能力。推动都市型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强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化互促融合水平。一方面要强化技术、金融、信息和市场服务,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丽霞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20年得以实现,这不仅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更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而从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同时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改革之路的绊脚石。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各种矛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将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将中国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四小龙进行比较,同时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对中国当今社会在各个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以回答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是否存在的问题,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可以给想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经验。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是中国提防"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同时新发展理念的落实离不开配套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新境界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新发展理念 政治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