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4)
- 2023(17146)
- 2022(14832)
- 2021(13858)
- 2020(11607)
- 2019(26593)
- 2018(25944)
- 2017(50255)
- 2016(27107)
- 2015(30097)
- 2014(29869)
- 2013(29229)
- 2012(26329)
- 2011(23563)
- 2010(23094)
- 2009(20961)
- 2008(20102)
- 2007(17173)
- 2006(14693)
- 2005(12417)
- 学科
- 济(105460)
- 经济(105347)
- 管理(77149)
- 业(74029)
- 企(61144)
- 企业(61144)
- 方法(52383)
- 数学(46280)
- 数学方法(45710)
- 农(28650)
- 财(28350)
- 中国(26686)
- 贸(23538)
- 贸易(23526)
- 业经(23122)
- 易(22943)
- 学(22746)
- 地方(19810)
- 农业(19087)
- 务(17879)
- 制(17848)
- 财务(17808)
- 财务管理(17772)
- 技术(17089)
- 环境(17066)
- 企业财务(16816)
- 理论(16632)
- 和(16013)
- 融(15310)
- 金融(15308)
- 机构
- 大学(378965)
- 学院(377052)
- 管理(151665)
- 济(150868)
- 经济(147797)
- 理学(133046)
- 理学院(131649)
- 管理学(129203)
- 管理学院(128559)
- 研究(123619)
- 中国(91611)
- 京(79088)
- 科学(78339)
- 财(67248)
- 农(65694)
- 所(61092)
- 业大(60999)
- 中心(56905)
- 研究所(56271)
- 财经(55413)
- 江(52129)
- 农业(52078)
- 经(50783)
- 北京(48867)
- 范(47580)
- 师范(46984)
- 经济学(46034)
- 院(45120)
- 州(42309)
- 经济学院(41901)
- 基金
- 项目(271476)
- 科学(213136)
- 基金(198930)
- 研究(192063)
- 家(175647)
- 国家(174249)
- 科学基金(149814)
- 社会(121990)
- 社会科(115723)
- 社会科学(115690)
- 基金项目(106061)
- 省(105118)
- 自然(100211)
- 自然科(97939)
- 自然科学(97910)
- 自然科学基金(96145)
- 划(89218)
- 教育(88291)
- 资助(81914)
- 编号(76510)
- 重点(60729)
- 部(59771)
- 成果(59552)
- 发(57082)
- 创(56573)
- 科研(52861)
- 创新(52840)
- 课题(51718)
- 教育部(51165)
- 国家社会(50674)
- 期刊
- 济(153293)
- 经济(153293)
- 研究(104092)
- 学报(65410)
- 中国(64254)
- 农(58438)
- 科学(57612)
- 管理(53167)
- 财(50510)
- 大学(49200)
- 学学(46811)
- 农业(40486)
- 教育(35700)
- 技术(31146)
- 融(30223)
- 金融(30223)
- 财经(26601)
- 业经(26097)
- 经济研究(25349)
- 经(22748)
- 业(21070)
- 问题(20517)
- 科技(18990)
- 版(18394)
- 理论(17760)
- 技术经济(17512)
- 图书(17395)
- 业大(17185)
- 商业(17090)
- 贸(17085)
共检索到526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常青 许和连
本文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4年中国HS6分位的微观产品数据对出口市场扩张的路径依赖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显示,无论是采用平均出口持续时间,还是采用平均出口贸易额来衡量出口经验,其都显著促进了出口市场扩张;其次,出口市场扩张的路径依赖也很明显,老产品更倾向于出口到与老出口市场地理邻近、文化类似以及人均GDP差距较小的新市场。另外,出口经验对出口市场扩张的动态效应体现为一年左右的时滞,在一年之后,其促进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的趋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常青 许和连
本文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4年中国HS6分位的微观产品数据对出口市场扩张的路径依赖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显示,无论是采用平均出口持续时间,还是采用平均出口贸易额来衡量出口经验,其都显著促进了出口市场扩张;其次,出口市场扩张的路径依赖也很明显,老产品更倾向于出口到与老出口市场地理邻近、文化类似以及人均GDP差距较小的新市场。另外,出口经验对出口市场扩张的动态效应体现为一年左右的时滞,在一年之后,其促进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的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沈成燕
本文基于Feenstra&Romalis(2013)整理的各国出口数据,首先运用生存概率法分析各经济体SITC4位码产品的出口持续性,进而借助工具变量2SLS模型,首次就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有:发达经济体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作用表现为"高质稳进"型正效应,而对于发展中经济而言,过长的出口持续时间则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和"低端下滑";出口过度依赖传统优势产品和"质量革新惰性"是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执行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经济体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空间型地理接近"不一定能够促进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制度型地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帆
本文使用2000-2006年间我国海关出口贸易数据来考察我国企业同世界各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贸易关系问题。为此,本文使用了Kaplan-Meier曲线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生存分析工具来进行实证研究。经过分析,发现:(1)从微观企业层面上来看,我国的出口贸易关系是不断变化,是在动态中不断调整的;(2)就我国整体而言,语言、人均GDP、GDP、产品交易额和初始交易额等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正的,而距离这个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的;(3)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模式是不同的,中西部地区的语言和产品交易额这两个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的,这反映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生存分析 持续时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祥义 张文菲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研究主题,但大多文献聚焦于金融市场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这类文献不同,本文聚焦于金融结构,研究金融结构中银行业市场和股票债券市场发展对一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影响的差异性。结果发现,银行业市场的发展显著缩短了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存续期,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显著延长了一国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这两者对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作用又会因产品技术含量、产品所处生产阶段、产品差异性和出口方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时,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越高,越能缓解外部融资依赖性高的行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有效提高相应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持续时间。在考虑测量误差、样本统计范围、内生性和模型设定等多方面因素后,不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出口贸易持续的影响保持不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伟康 綦建红
工业机器人企业是中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革命、抢占国际分工制高点战略的主力军,然而其出口持续时间平均不足1年,需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Cox风险模型分析了出口机会增大和进口竞争加剧对工业机器人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出口机会增大更有利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进口竞争加剧则提高了企业的退出率,这一结论在产品多样化程度低、产品核心度低、行业竞争小和市场集中度低的企业中尤为明显;出口机会与进口竞争,主要是通过企业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影响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面对双重叠加影响,工业机器人企业应充分利用产品间的技术关联效应提高出口持续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陈勇兵
本文首次采用2000~2006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构建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探讨了多产品出口企业内异质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普遍存在,且其企业-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较短。多产品出口企业异质产品的出口行为存在差异,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其边缘产品。因此,企业可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组合来应对外生环境变动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更优配置,政府应合理制定贸易政策以促进企业内"可持续"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HS6分位的数据,引用生存分析方法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294年,中位数为1年,证明了该出口贸易关系也呈现负的时间依存性特征。同时参考Rauch对产品的分类法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参考价格产品以及差异化产品三类考察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初始贸易额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证明其影响显著。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持续时间 生存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秀玲 邹宗森 冯等田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1999—2015年SITC第三版5位码层面的中国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运用Cloglog模型,检验了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和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平均生存4.87年,5年后趋于平稳;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加剧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降低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本文的结论凸显了汇率波动扩大条件下稳定出口增长和维护出口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常青 许和连 肖生鹏
本文使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全面深入地考察了关联企业的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市场扩张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同一产品至同一市场关联企业的出口经验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市场扩张的概率,同一HS4行业内的其他产品至同一市场关联企业的出口经验也在大多数情形下促进了企业出口市场扩张,其中,外资关联企业的出口经验、同一地区范围内关联企业的出口经验、关联企业的出口成功经验对企业出口市场扩张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对作用机制的检验表明,新企业-新产品-新市场、老企业-新产品-新市场、老企业-老产品-新市场出口关系下,关联企业的出口经验均可通过沉没成本共担、银行融资约束缓解、信息不确定性减少的机制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市场扩张的实现,但在老企业-老产品-老市场出口关系下关联企业的出口经验在三种机制下反而抑制了企业出口市场扩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常青 张相文
出口产品长期依赖少数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导致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将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平稳增长,出口产品扩张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1年HS6分位数据并构建二项选值模型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不同标准加权的出口经验变量对出口产品扩张带来的影响及出口产品扩张的路径依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新产品之间临近度较小的老产品的出口经验显著提高了该产品向同一目的国市场的扩张概率,出口的产品扩张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和连 刘婷 王海成
本文将出口信息网络定义为同一地区从事相同或类似出口活动企业的集合,出口活动包括四种:出口任何产品到任何国家的出口活动、出口任何产品到相同国家的出口活动、出口相同产品到任何国家的出口活动、出口相同产品到同一国家的出口活动,它们分别对应四种信息网络。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由邻近出口企业组成的出口信息网络通过信息溢出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信息网络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出口风险,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具有延长作用,并且信息越具体,延长作用越大;基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胜强 鲍晓华
文章利用生存分析方法,以美国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为例,考察了反倾销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本文从月度上定义并测度了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木制家具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较短,遭遇反倾销的木制卧室家具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更短。实证研究发现反倾销会导致企业退出市场危险比率增加30.28%~35.45%。企业异质性会影响企业的市场退出危险比率,但对反倾销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被反倾销企业如果能够获得单独反倾销关税,其退出市场的危险比率相较于没有受到反倾销的企业反而更低。本文的结论在使用不同的出口持续时间、市场退出衡量方法和企业样本时均保持稳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1990~2006年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HS10分位数据,采用离散时间的probit、logit、cloglog模型研究了美国反倾销政策对中国对美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反倾销政策的影响效应不仅大,而且其效应还因实施阶段而不同。反倾销在不同的阶段都导致出口持续时间缩短,但在初裁定阶段的影响效应相比终裁定阶段更大。另外,较高的反倾销税率影响效应大,但影响时间不长,较低的反倾销税率影响较小,但影响时间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自儒 李子奈
文章关注我国新出口市场中企业的进入顺序对其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由于首个进入的先锋企业对其他企业有正外部性,考察它在存活率上是否占有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基于中国海关的月度出口数据,文章对2002年新市场的先锋企业和跟随企业进行了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市场中企业的存活率整体较低;先锋企业在早期的存活率高于跟随企业,但这种优势保持的时间较短;若集中分析存活3个月以上的企业,则发现跟随企业平均出口持续时间更长。文章进一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目的地国家、产业以及企业层面的特征以后,以上现象依然存在且非常稳健。由此,文章建议国家对先锋企业进行适度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