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6)
2023(13936)
2022(11822)
2021(10853)
2020(9352)
2019(21474)
2018(21208)
2017(40892)
2016(22138)
2015(25096)
2014(24858)
2013(23982)
2012(21884)
2011(19435)
2010(19207)
2009(17874)
2008(17244)
2007(15111)
2006(12873)
2005(11448)
作者
(59918)
(50316)
(50118)
(47719)
(32035)
(24008)
(22948)
(19571)
(19131)
(17812)
(17087)
(17036)
(15906)
(15774)
(15565)
(15531)
(14878)
(14658)
(14551)
(14359)
(12322)
(12142)
(12125)
(11445)
(11202)
(11169)
(11013)
(10846)
(10077)
(9790)
学科
(89220)
经济(89086)
管理(70552)
(63680)
(54238)
企业(54238)
方法(45472)
数学(41104)
数学方法(40668)
(29222)
中国(22079)
(22060)
(20986)
(19095)
贸易(19091)
(18687)
业经(18210)
(18124)
财务(18060)
财务管理(18011)
企业财务(16962)
(16748)
(15453)
(14872)
银行(14841)
(14629)
金融(14622)
地方(14551)
(14113)
农业(14035)
机构
大学(307760)
学院(304316)
(129324)
经济(126829)
管理(120800)
理学(104959)
理学院(103989)
管理学(102287)
管理学院(101731)
研究(96064)
中国(74219)
(63579)
(62592)
科学(54887)
财经(50489)
中心(46173)
(46099)
(45497)
(45463)
(45112)
业大(43299)
经济学(41551)
研究所(41009)
北京(38353)
财经大学(37853)
经济学院(37754)
(37639)
师范(37198)
农业(35698)
(35536)
基金
项目(210578)
科学(168345)
基金(156759)
研究(154971)
(135111)
国家(134062)
科学基金(117191)
社会(101703)
社会科(96657)
社会科学(96639)
基金项目(82359)
(80873)
自然(74767)
教育(73218)
自然科(73120)
自然科学(73100)
自然科学基金(71830)
(68322)
资助(64279)
编号(61521)
成果(50093)
(48553)
重点(47123)
(44351)
(43666)
(43426)
国家社会(43146)
教育部(42762)
课题(42342)
创新(41606)
期刊
(132220)
经济(132220)
研究(88549)
中国(57685)
(52366)
学报(45162)
管理(44656)
科学(40767)
(39864)
大学(36247)
学学(34027)
教育(32331)
(29539)
金融(29539)
技术(27420)
农业(26870)
财经(25820)
经济研究(22272)
(22058)
业经(20638)
问题(17805)
(15972)
统计(15114)
理论(14541)
(14319)
财会(14161)
(14149)
技术经济(14067)
(13820)
国际(13162)
共检索到444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步丹璐   胡中平   王多仁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复杂的背景下,守成大国的技术封锁已成为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2018年以来,美国将我国大量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通过限制对被管制企业出口特定商品,切断对被管制企业生产所需包含关键核心技术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的提供。由于关键核心技术不易于模仿掌握,出口管制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环节由于缺失包含关键核心技术的材料而无法完成,使得其他用于生产的非产成品库存滞留于企业内部而无法转化为产成品,从而降低库存效率。基于此,文章以美国将我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事件为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出口管制对被管制企业库存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管制显著降低了被管制企业的库存效率,具体表现为非产成品库存占比增多、库存周转天数拉长。面临出口管制时转换成本较高的企业韧性能力较弱,即对于供应链集中度较高、业务多角化程度较低、缺乏非美国进口渠道的企业,出口管制对库存效率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加强资金支持、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有助于缓解出口管制对库存效率的负面影响。文章为合理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产业链安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首陈霄   谈振林  
本文使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美国BIS施行的实体清单形式的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实体清单政策显著抑制企业的投资水平并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在PSM-DID和工具变量回归分析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实体清单政策对非国有企业、高固定资产比例企业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的影响更大,主要通过削弱企业绩效、增加企业融资难度两个渠道影响企业的投资水平;实体清单政策风险显著降低同行业非受限企业的投资水平,而企业的绩效和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在实体清单政策风险的影响中仍然成立。最后,本文针对如何应对出口管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锦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引入产品竞争市场上的转换成本阐述了在内资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挤出效应发生的微观机制。文章指出国内融资体系在资金配置结构上的失衡是造成内资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主要原因,因此疏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从而提高内资企业竞争力是减小挤出效应的治本之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阎森   孙新宇   王嘉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加快商品市场的库存流转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关键抓手。高速铁路如何通过提升旅客的出行效率从而促进存货流转?鲜有文献对此进行讨论。利用2003—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区位可达性的视角,实证考察了高铁开通对沿线制造企业库存周转率的影响效果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制造企业库存周转率平均提升约4.24%。该影响经过遗漏变量偏差检验、熵平衡匹配以及采用“最小生成树”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带来的区位可达性进步通过生产效能提升效应、销货市场扩张效应和信息开放共享效应三种路径综合改善企业库存周转率。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对库存周转率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供应链下游企业中更加明显。研究强调了客运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贡献,为制造企业运营能力提升和供应链效率优化提供了经验指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阎森   孙新宇   王嘉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加快商品市场的库存流转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关键抓手。高速铁路如何通过提升旅客的出行效率从而促进存货流转?鲜有文献对此进行讨论。利用2003—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区位可达性的视角,实证考察了高铁开通对沿线制造企业库存周转率的影响效果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制造企业库存周转率平均提升约4.24%。该影响经过遗漏变量偏差检验、熵平衡匹配以及采用“最小生成树”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带来的区位可达性进步通过生产效能提升效应、销货市场扩张效应和信息开放共享效应三种路径综合改善企业库存周转率。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对库存周转率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供应链下游企业中更加明显。研究强调了客运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贡献,为制造企业运营能力提升和供应链效率优化提供了经验指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勇兵  李梦珊  李冬阳  
企业恰当利用出口经验的学习效应可减少出口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所需支付的沉没成本,从而推动自身的出口广化。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考察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广化的促进机制,发现企业自身和其他企业以往的出口经验对企业当期出口广化存在倒U型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属性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结构性差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川川  
使用微观人口数据和贸易数据,本文重点估计了中国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2005年间的出口增长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并且出口增长对年轻人、低学历人口、农村户籍人口和女性的就业影响更显著,效果更大。进一步研究显示,出口显著提高了在业者的收入水平,降低了城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最后,本文补充考察了进口的影响,没有发现显著的就业和工资效应。但是,进口显著增加了城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陈志远  周晓艳  
根据大样本企业数据,本文发现出口显著抑制了中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这为理解中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动因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支撑。具体来说,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的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中;而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港澳台外资企业中表现得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特殊的出口模式是中国宏观层面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主要推手之一。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的提升,是扭转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的核心举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张睿  
人民币升值如何影响出口企业决策?本文从出口质量的角度研究汇率变动与企业决策的关系。我们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修正了以往的出口质量测算方法,更准确地测算出口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实证证据表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竞争压力促进了出口质量提升:10%的人民币升值使企业出口质量平均上升0.19%。我们进一步发现在质量差异化程度大的行业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为0.4%,而在质量差异化程度小的行业中该效应不明显。此外,人民币升值减少了出口企业数目,且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张睿  
人民币升值如何影响出口企业决策?本文从出口质量的角度研究汇率变动与企业决策的关系。我们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修正了以往的出口质量测算方法,更准确地测算出口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实证证据表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竞争压力促进了出口质量提升:10%的人民币升值使企业出口质量平均上升0.19%。我们进一步发现在质量差异化程度大的行业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为0.4%,而在质量差异化程度小的行业中该效应不明显。此外,人民币升值减少了出口企业数目,且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在非核心产品及低生产率企业中更明显。本文发现了汇率变动影响企业决策的新渠道,同时也表明竞争强度是质量升级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企业出口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尚缺乏严谨的因果识别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证据。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污染排放和工业企业的匹配数据,选取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三种典型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指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环境效应进行考察。为了有效缓解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结合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出口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用出口密度近似贸易方式后,一般贸易具有显著的出口环境效应,加工贸易则并不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和减排设备投资是企业出口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重要机制。本文为既有出口贸易与环境的研究增添了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难得的直接微观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世民  盛月  陈勇兵  
生产补贴作为激励性政策工具,理论上可以实现促进出口的预期效果,但同时也可能造成资源错置。基于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运用配对倍差法测算政府补贴对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的实际影响,并通过分析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和利用动态OP方法分解出生产率增长中的市场重置效应,刻画了生产补贴的资源错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补贴具有一定的出口激励作用但差异化特征明显,补贴的出口激励程度几乎呈现与补贴分配特征完全相反的结果,生产补贴存在典型的资源错置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申萌  曾燕萍  曲如晓  
环境规制对微观企业出口的影响是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的议题。"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作为中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节能减排政策,为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拟自然实验"的研究机会。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库,在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遴选政策目标企业的对照企业基础上,基于"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对政策目标企业整体的名义出口额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平均处理效应年均约10.3%,对东中部企业的促进效果明显。表明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可以达到节能减排和促进企业出口的"双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表征,并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愈发深远的影响。研究使用中国2000—2014年行业层面的机器人应用数据、企业层面的机器人进口数据以及中国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两类微观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实证结果均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样本选择偏误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准自然实验同样稳健,且促进效应随引进时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和劳动要素升级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昀妍  马骏  
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库和国泰安(CSMAR)数据库,实证检验了女性董事对企业出口稳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女性董事参与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女性董事比例的增加对延长存续时间较长企业、国有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作用更加显著;女性董事在其学历水平高于董事会均值的企业以及在其年龄大于董事会均值的企业中起到的促进作用更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缓解融资约束是女性董事影响企业出口稳定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