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1)
- 2023(5205)
- 2022(4245)
- 2021(3652)
- 2020(2982)
- 2019(6626)
- 2018(6178)
- 2017(11698)
- 2016(6003)
- 2015(6662)
- 2014(6247)
- 2013(6231)
- 2012(5707)
- 2011(5147)
- 2010(5027)
- 2009(4362)
- 2008(4167)
- 2007(3694)
- 2006(3224)
- 2005(2937)
- 学科
- 济(31211)
- 经济(31192)
- 业(23323)
- 管理(21588)
- 企(17896)
- 企业(17896)
- 方法(16181)
- 数学(15064)
- 数学方法(14992)
- 技术(12395)
- 贸(11465)
- 贸易(11464)
- 易(11329)
- 出(11177)
- 财(8373)
- 农(8333)
- 口(8032)
- 出口(8005)
- 出口贸易(8005)
- 中国(7430)
- 技术管理(7227)
- 业经(6226)
- 农业(5895)
- 环境(5336)
- 地方(4583)
- 产业(4407)
- 学(4398)
- 划(3963)
- 务(3950)
- 财务(3941)
- 机构
- 学院(91339)
- 大学(91256)
- 济(47346)
- 经济(46746)
- 管理(37609)
- 理学(33303)
- 理学院(33049)
- 管理学(32698)
- 管理学院(32549)
- 研究(30427)
- 中国(22060)
- 财(18792)
- 京(17900)
- 科学(17248)
- 经济学(16434)
- 财经(15795)
- 农(15748)
- 经济学院(15257)
- 所(14730)
- 经(14663)
- 业大(14342)
- 中心(13987)
- 研究所(13566)
- 江(12997)
- 农业(12585)
- 财经大学(11955)
- 经济管理(11671)
- 院(11031)
- 商学(10716)
- 商学院(10623)
- 基金
- 项目(67657)
- 科学(55083)
- 基金(51922)
- 研究(48306)
- 家(45966)
- 国家(45684)
- 科学基金(39820)
- 社会(34570)
- 社会科(33350)
- 社会科学(33343)
- 基金项目(27150)
- 省(25688)
- 自然(24567)
- 自然科(24117)
- 自然科学(24115)
- 自然科学基金(23723)
- 教育(21412)
- 划(21282)
- 资助(20751)
- 编号(16917)
- 国家社会(16144)
- 部(15957)
- 创(15460)
- 重点(15428)
- 发(15022)
- 创新(14691)
- 教育部(13934)
- 人文(13624)
- 制(13279)
- 业(13029)
共检索到129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静
采用二元边际分析方法,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5000多种6位码贸易数据为分析对象,将中国制造业细分部门的出口分解成深度增长与广度增长,同时对最具代表性的高、低技术组制造业的价格效应、数量效应及贸易条件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要素在决定部门出口产品种类、价格、质量及贸易条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非体现式技术进步(研发、专利数量)对二元边际增长效应最大。国内因素包括部门对就业的吸纳程度、资本相对劳动的偏向性增长、人均工资及产业规模等更大程度地通过影响出口的深度增长来提升出口生产效率,对广度增长影响的显著性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楚明钦 陈启斐
本文把中间品分为零部件和成套机器设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考察了零部件和成套机器设备进口以及控制变量外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零部件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成套机器设备进口对技术进步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零部件进口与成套机器设备出口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套机器设备进口与消费品出口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未无
出口广度和出口深度实质上是对出口增长进行结构性分解,这种研究视角对于理解一国出口增长的质量、平稳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经济学家越发重视该研究课题,展开大量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从下述几个方面归纳和评述已有研究成果:(1)出口广度和出口深度的各种定义和测度方法;(2)出口广度和出口深度的影响因素;(3)出口广度和出口深度对出口增长、贸易条件、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出口广度 出口深度 贸易成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倪海青 张岩贵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技术(DEA),利用22个OECD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数据构造了世界生产前沿边界,对各国1981-2004年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了分解,并求得了各国的技术进步指数和资本积累指数。本文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直接和间接技术进步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计量分析表明,出口主要是通过间接技术进步效应来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的。
关键词:
出口 技术进步 DEA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云 唐成伟
出口贸易产生的"干中学"效应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291家中国高技术企业在2003-2009年的调查数据,从企业规模、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所有制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五个方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出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企业规模的扩大、研发强度的增加以及清晰的产权制度都有利于企业利用出口贸易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而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以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区分的贸易方式并未对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异质性 出口中学 技术进步 高技术企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正 倪志伟
根据中国制造业20062016年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匹配法估算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分析了当前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在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领域,它们具有的工资差距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出口贸易的发展能够提高公司对非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提高非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并对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具有显著作用;(3)技术进步对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技术进步具有技能劳动力偏向型特点,会增加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因此应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先锋 张莉
文章应用我国1980—2006年相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技术进步、资本积累、FDI与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技术进步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双向联系。
关键词:
贸易模式 技术进步 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出口贸易增长是以出口竞争优 势为依托的,而技术进步则是形成和强化出日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约束,尽管我国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对出口贸易发展的贡献还很有限。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出口增长主要靠体制改革对企业内部活力的激发和资源优势的调动来实现。不可否认资源优势是支持我国对外贸易长期高速增长的条件之一,但要实现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仅仅依靠劳动和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扩大是不够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迎春 岳咬兴
现存文献已经证明中国的能源消费对中国出口贸易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对能源价格对出口影响研究的并不多,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的能源价格和出口量之间为什么同方向变化。分析表明,中国的能源价格是通过技术进步和国内外能源价格差来影响中国出口量变化的,实证结果也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出口量的长期影响为正,而国内外能源的相对价格对出口量的影响为负。
关键词:
出口量 全要素生产率 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恩义
中国出口生产率悖论是学术界和社会广泛讨论和关注的焦点。理论模型表明,企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融资水平,金融支持影响出口地选择,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影响。运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金融支持下的出口地选择有助于地区TFP的提高,但不同的外部融资途径有不同的效应,加入控制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结论。因此,我国应继续推进金融发展,提高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地区开放度,重视地方企业吸收、消化和创新能力,调整政府干预行为。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出口地选择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勇 肖瑞彤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开放、技术进步与出口复杂度之间的内在机理,发现金融开放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复杂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124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开放确实能促进出口复杂度的提升,且技术进步是金融开放提升出口复杂度的重要中介变量。本文基于工具变量的回归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此外,分国家类型的讨论显示,金融开放对出口复杂度的提升作用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表现最为明显。本文提出,通过推动金融开放来促进技术进步和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金融开放 技术进步 出口复杂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怀政 林杰
在国际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重构背景下,碳排放对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逐渐引起主流经济学的关注。本文基于1999-2008年中国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以期考察碳排放强度、技术进步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提出如何促进节能减排、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乐易
本文基于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构建了一个兼顾效率与平等的国际贸易模型,用以研究进出口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效应与选择,并利用1996—2019年的中国分省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法测算了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近24年来,中国选择的是偏向出口导向的技术进步路径,这与进口替代产业的相对研发创新效率偏低等因素显著相关。本文认为,近年来中国在给定的发展阶段与客观环境条件下选择了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其背后的发展理论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交替)的比较优势原理。当今的中国面临与历史经验不同的全新挑战,需要将发展重心适时地向进口替代做出调整,而不应继续依靠与加强出口导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骞 刘华军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分省数据,基于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测算了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后者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在邻接空间权重和地理距离权重下衡量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双刃剑"特征,即技术进步对本区域能源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区域均却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技术变动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效率变动的空间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琳 何欢浪 罗长远
文章基于新新贸易的企业异质性理论,研究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出口深度和广度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理论模型考察银行根据企业规模做出的信贷选择如何通过融资约束作用于企业出口的深度和广度,然后采用世界银行大样本的企业微观面板数据,运用probit非线性估计和企业层面的固定效应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企业内部的流动性影响企业出口量,而外源融资约束不仅影响企业出口量,还影响企业能否出口的选择;第二,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对出口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三,较之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约束的敏感性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