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4)
2023(16709)
2022(13771)
2021(12868)
2020(10867)
2019(24791)
2018(24357)
2017(46621)
2016(24729)
2015(27673)
2014(27170)
2013(26996)
2012(24385)
2011(21978)
2010(21776)
2009(20437)
2008(20158)
2007(17668)
2006(15466)
2005(14178)
作者
(67690)
(56820)
(56342)
(53681)
(36124)
(26899)
(25679)
(22021)
(21549)
(20020)
(19428)
(19219)
(18120)
(17916)
(17536)
(17253)
(16833)
(16342)
(16277)
(16252)
(14061)
(13547)
(13539)
(12974)
(12681)
(12671)
(12474)
(12186)
(11223)
(10981)
学科
(109798)
经济(109646)
(95457)
管理(88946)
(84665)
企业(84665)
方法(50689)
数学(41926)
数学方法(41508)
(36510)
(33128)
业经(31608)
中国(29523)
(25057)
(24299)
财务(24247)
财务管理(24205)
企业财务(22974)
农业(22949)
(22553)
贸易(22540)
(22098)
技术(19961)
(19211)
(18337)
(18024)
(17526)
理论(17038)
环境(16650)
(16639)
机构
学院(354614)
大学(353228)
(159724)
经济(157040)
管理(145465)
理学(125488)
理学院(124349)
管理学(122685)
管理学院(122006)
研究(113915)
中国(92275)
(76192)
(72957)
科学(63692)
财经(60554)
(55369)
(54616)
(53480)
中心(53001)
(51969)
经济学(50324)
研究所(48991)
业大(47250)
经济学院(45552)
北京(45548)
财经大学(45185)
农业(41694)
(41271)
(40868)
商学(40576)
基金
项目(236830)
科学(190892)
基金(178241)
研究(175604)
(153269)
国家(152014)
科学基金(133854)
社会(117748)
社会科(112010)
社会科学(111984)
基金项目(93499)
(89094)
自然(84424)
自然科(82503)
自然科学(82483)
自然科学基金(81112)
教育(79705)
(74438)
资助(72847)
编号(68503)
(54915)
成果(54235)
重点(52410)
(51655)
国家社会(50778)
(50207)
(49247)
教育部(48218)
创新(47705)
人文(46995)
期刊
(172882)
经济(172882)
研究(104866)
中国(67488)
(62282)
管理(58258)
(49627)
科学(47381)
学报(46779)
大学(37649)
学学(35385)
农业(34377)
(33600)
金融(33600)
技术(32117)
财经(30845)
业经(28325)
教育(28159)
经济研究(28051)
(26625)
问题(23063)
(20816)
(20521)
技术经济(19417)
世界(18639)
国际(17486)
统计(17312)
现代(16766)
财会(16709)
(16276)
共检索到52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斐  
Melitz(2003)通过引入企业的生产率异质性,发现出口可以迫使行业内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继而通过行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行业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文章选取1999-2007年间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为样本,在分别运用索洛余值法、随机边界分析法(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行业生产率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对贸易自由度与行业总体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对于行业加总的生产率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的这一新的获得贸易利益的途径在中国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峰  庄宗武  谢锐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土地市场网277个地级市土地市场交易数据测算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指标,同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测算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而从城市土地资源配置视角探讨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推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存在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错配倾向,这种反向错配通过抑制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弱化集聚经济效应以及加剧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等机制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增长竞争和财政最大化进一步强化了土地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效应;土地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所有制类型、所在地区及所在城市等级等方面。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当前阶段保持制造业快速增长、推进出口产品附加值稳步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宋巧  
本文从非正规金融贸易信贷的研究视角切入,构建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的应收账款相对比例指标,研究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效应。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控制样本选择偏误,本文对2004~2007年11.8万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制约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并且这种制约作用存在显著的企业规模指向性、地区指向性、行业指向性和所有制指向性。本文的结论为我们理解融资约束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斌斌  孙波约  胡雅静  
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是影响制造业产能过剩形成和治理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影响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机制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具有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存在制造业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提升和产业协同集聚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高端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主要依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有效配置,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有效配置则有助于中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另外,制造业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提升和产业协同集聚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化解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同行业中,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内销企业。然而,我们近期的一个检验发现,中国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型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1998~2007年约33万多家企业数据,全面检验了"悖论"现象,发现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存在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同时,出口企业中出口规模和生产率负相关,在分析和解释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原磊  邹宗森  
本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了反映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的生产率指标、规模指标和财务指标体系,区分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种产业类型,采用PSM方法,全方位对比了新出口企业与相匹配的非出口企业的绩效优势。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整体上不存在"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低生产率企业出口倾向更高,出口带来了显著的就业扩张效应和收入提高效应,但并未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资产回报率的改善;区分不同产业类型来看,中高技术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学习效应",绩效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类型企业,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学术前沿,而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该理论,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是由其异质性即生产率差异决定的,在出口和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两类企业中,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贸易,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供应国内市场。这一结论的经验检验文献已较为丰富,但用中国企业数据进行的分析并不多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分9大行业验证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数据是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原磊  邹宗森  
本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了反映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的生产率指标、规模指标和财务指标体系,区分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种产业类型,采用PSM方法,全方位对比了新出口企业与相匹配的非出口企业的绩效优势。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整体上不存在"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低生产率企业出口倾向更高,出口带来了显著的就业扩张效应和收入提高效应,但并未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资产回报率的改善;区分不同产业类型来看,中高技术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学习效应",绩效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类型企业,低技术出口企业绩效表现最差。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稳步推进外贸结构升级;二是将中高技术产业作为培育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重点领域;三是加大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盛斌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了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有效地将一国国内创造的技术含量从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1998-2011年中国1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没有提高国内技术复杂度,但是研发投入和良好的商业及制度环境会在全球价值链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偏效应中产生正向作用;对国外附加值区分来源国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东亚3国和地区的国外附加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盛斌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了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有效地将一国国内创造的技术含量从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1998-2011年中国1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没有提高国内技术复杂度,但是研发投入和良好的商业及制度环境会在全球价值链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偏效应中产生正向作用;对国外附加值区分来源国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东亚3国和地区的国外附加值率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显著为负,而来自美国的国外附加值率对国内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有正向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史龙祥  马宇  
本文利用中国27个制造行业1992—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优化出口结构的作用加以分析。结论认为,融资能力改善虽然存在优化出口结构的作用,但并不像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显著;金融结构优化促进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相对较弱,相当数量的行业并未因此受到明显影响。上述两种作用均对机械设备、电器机械行业出口份额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对其他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小,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增长则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目前,充足的流动性为金融发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应抓住这一时机推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远淼  谢识予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资源禀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愈加重要。文章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资源禀赋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资源禀赋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具有诅咒效应,资源开发不能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供持续增长潜力;资源禀赋具有示范效应并对邻近地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资源禀赋具有"荷兰病"效应,资源过度开采将抑制中国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并影响制造业对外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洁   段依莎   叶茂升  
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采用宏观层面数据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汇率贬值周期,汇率变动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在汇率升值周期,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汇率贬值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相对于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外资企业、一般贸易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受汇率变动影响更大。进口中间品质量以及市场竞争是汇率变动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冯猛  
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是近年来学界与社会争论的焦点。本文以投入要素的流量概念为切入点,应用LP方法估算了内销企业与出口企业、4类不同出口密度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我们的结论否认了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证实出口企业的TFP高于内销企业。同时,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来源于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两种不同机制,其中出口学习效应约占生产率优势34%~35%的贡献份额。鉴于出口密度可以衡量不同类别出口企业的行为选择,本文按照出口密度大小分成4组出口企业,发现第一组出口企业TFP(出口密度为0~25%)远高于内销企业和其余3组出口企业,且学习效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第四组出口企业TFP(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蕾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其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厘清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主要因素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本土制造业行业出口行为选择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需要适当放松新新贸易理论的经典假设以适应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实际情境;中国的出口企业存在与新新贸易理论经典的单一生产率异质性推论相背离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该"生产率悖论"现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以及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而愈发明显;在中国企业出口选择的决定因素中,除了生产率要素之外,还存在着如企业规模、创新能力等诸多其他要素,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出口行为选择上表现出动态的多重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