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3)
2023(12882)
2022(10879)
2021(9995)
2020(8517)
2019(19380)
2018(19225)
2017(37836)
2016(20222)
2015(22555)
2014(22234)
2013(22135)
2012(20604)
2011(18427)
2010(18798)
2009(17952)
2008(18142)
2007(16549)
2006(15086)
2005(14125)
作者
(56071)
(46871)
(46848)
(44543)
(30064)
(22195)
(21337)
(18065)
(17616)
(16791)
(15971)
(15591)
(15173)
(15034)
(14568)
(14211)
(13799)
(13525)
(13450)
(13421)
(11831)
(11394)
(11318)
(10659)
(10525)
(10493)
(10395)
(10322)
(9145)
(9128)
学科
(92093)
经济(91956)
(86565)
(76823)
企业(76823)
管理(76124)
方法(40570)
(33383)
数学(31709)
数学方法(31512)
(30326)
业经(29601)
(27154)
贸易(27138)
(26459)
(24652)
中国(24616)
(22180)
财务(22159)
财务管理(22123)
企业财务(20896)
农业(20879)
技术(18374)
(17118)
(16520)
银行(16508)
地方(16193)
(15839)
(15723)
(15571)
机构
学院(297364)
大学(294650)
(138688)
经济(136325)
管理(119450)
理学(101882)
理学院(100941)
管理学(99850)
管理学院(99294)
研究(95498)
中国(79357)
(69534)
(61272)
财经(54209)
科学(50447)
(49152)
(46805)
(45679)
(45132)
中心(43802)
经济学(43738)
研究所(41076)
财经大学(40027)
经济学院(39875)
北京(38748)
业大(37799)
(35754)
农业(35122)
商学(34751)
商学院(34447)
基金
项目(184941)
科学(148187)
研究(141471)
基金(137731)
(117170)
国家(116140)
科学基金(101358)
社会(94444)
社会科(89833)
社会科学(89817)
基金项目(72173)
(69468)
教育(63155)
自然(61556)
自然科(60145)
自然科学(60131)
自然科学基金(59135)
(57585)
编号(56500)
资助(56182)
成果(46143)
(43481)
(41464)
(41305)
重点(40757)
国家社会(40280)
(40164)
(39340)
教育部(38300)
创新(37841)
期刊
(156989)
经济(156989)
研究(94494)
中国(56779)
(56719)
管理(49435)
(43062)
科学(36081)
学报(35636)
(33999)
金融(33999)
农业(29479)
大学(29445)
财经(27952)
学学(27855)
业经(26571)
技术(25990)
经济研究(25291)
(24141)
教育(23361)
(23099)
问题(22335)
国际(19902)
(17829)
技术经济(17267)
世界(16892)
现代(15206)
商业(15018)
财会(14488)
理论(14351)
共检索到463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众  郑梦炜  
文章以我国中部6省制造业的21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科学测度了中部6省制造业行业最近十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再结合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出口活动、强度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出口强度与整体制造业的生产率具有正相关,促进了中部地区发展;而出口活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集中在高技术行业。对于传统行业,出口活动反而降低了制造业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众  郑梦炜  
文章以我国中部6省制造业的21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科学测度了中部6省制造业行业最近十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再结合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出口活动、强度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出口强度与整体制造业的生产率具有正相关,促进了中部地区发展;而出口活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集中在高技术行业。对于传统行业,出口活动反而降低了制造业生产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娟  刘姣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8个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考察了进口和出口对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从制造业总体回归来看,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出口则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为正,其中进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出口的影响显著。行业分组回归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顶  赵美英  
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了2007年我国3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样本,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方面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不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存在负面效应,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较多、出口企业的"惰性"以及我国国内市场进入成本较高引起的。由此,我国企业应该重视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加快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中国出口生产率悖论之谜是近几年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选取2001~2011年制造业28个行业的相关数据,通过各因素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程度来考察行业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的选择问题。与以往的文献不同,本文对国内外贸易成本差异进行量化分析并纳入到计量模型中,实证结果表明,行业国内外贸易成本的差异是产生"生产率悖论"的一个原因,而加工贸易并不是产生"生产率悖论"的原因;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都存在"生产率悖论",虽然它们生产率悖论的门限值基本都在国内外贸易成本的差异值13左右,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悖论"要更为严重。要消除生产率悖论,可以通过降低国内贸易成本,进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基于2003~2007年37 686家企业的微观数据,分行业特性和行业种类对影响制造业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率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即所谓的生产率悖论。然而,不同资本劳动比的企业生产率对出口行为的影响不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生产率悖论",较高的资本劳动比会减弱"生产率悖论",较低的资本劳动比会增强"生产率悖论"。而国内较高的贸易成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较为严重的"生产率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永剑  伍海军  
基于2002~2007年的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使用一个全新的实证框架,研究了企业间要素重配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市场扭曲程度较高,但是市场化改革的努力已经使得企业间要素重配成为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极其重要的原因;由于中间投入对要素重配具有乘数效应,其产生的要素重配效应占据了最大份额;企业的进入、退出市场行为在要素重配中也表现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等市场化行为对促进企业间要素重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有资本比重等因素却对要素重配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汤学良  吴万宗  周建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将企业出口、研发与生产率联系起来,并引出了企业出口决策和研发决策的Bivariate Probit模型和生产率演化的Tobit-II模型。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出口决策和研发决策均存在着"自选择效应",并且具有较强的决策惯性;(2)出口决策与研发决策具有显著的互补性;(3)无法捕捉到纯粹的"出口中学习效应";(4)研发活动能帮助企业从出口中学习,显著地提高企业下一期生产率;(5)出口比重越高,研发活动对企业"出口中学习效应"的提升作用越大。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只有重视企业研发投入,才能在开放经济下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继而提高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首先梳理了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路径:种类效应、数量效应、价格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其次,从服务贸易数量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两个角度构建了服务开放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开放渗透率,用DEA-曼奎斯特(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以2004—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指标度量下,服务贸易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组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服务开放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技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鸿  顾乃华  
本文首先梳理了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路径:种类效应、数量效应、价格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其次,从服务贸易数量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两个角度构建了服务开放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开放渗透率,用DEA-曼奎斯特(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以2004—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指标度量下,服务贸易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组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服务开放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则不然。本文认为,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失衡,制造业产业升级需求紧迫的情况下,适度推进服务开放进度,有利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国歌  
基于199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贸易条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条件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并且贸易条件改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积极影响,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金融危机前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研投入强度路径实现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苏艳  
经济转型需要生产和就业结构的根本改变。生产率提高带来资源尤其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这种优化配置的出现在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本文利用2001-2007年的数据采用份额转换方法测定了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生产率变化以及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变化,然后,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出口等因素对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影响,其中出口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在中、高技术的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中有较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明韬  卫平  
依据1997~2007年三张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对外外包水平,并以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算了外包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此外还计算了对外外包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品出口数量增长和产品结构提升部分得益于高质量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我国的对外外包具有"节约劳动"的特点,降低了制造业的劳动需求。这主要是因为高质量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国内中间品生产,使最终产品生产链条中的劳动需求下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本文从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视角出发,对出口是否促进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行细致考察。通过采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结合OP方法和PSM模型,并采用多方面的生产率指标以及分行业视角,分析出口对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是否具有"出口中学习"作用效应,为转型时期出口导向战略能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可供识别的微观基础。本文发现,在样本观察期内,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在反映企业特征的多项指标方面都强于没有出口行为的企业;无论是使用单期平均效应指标,还是使用累积平均效应指标,都稳健地验证出口通过"出口中学习"效应促进了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这种"出口中学习"效应在企业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