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6)
- 2023(18569)
- 2022(15992)
- 2021(14916)
- 2020(12420)
- 2019(28439)
- 2018(28006)
- 2017(54212)
- 2016(29248)
- 2015(32609)
- 2014(32489)
- 2013(31861)
- 2012(29207)
- 2011(26164)
- 2010(26184)
- 2009(23788)
- 2008(22943)
- 2007(20202)
- 2006(17912)
- 2005(15278)
- 学科
- 济(116268)
- 经济(116141)
- 业(86617)
- 管理(82098)
- 企(63562)
- 企业(63562)
- 方法(52035)
- 农(51211)
- 数学(45836)
- 数学方法(45227)
- 农业(34107)
- 财(31118)
- 中国(30480)
- 业经(28544)
- 贸(25157)
- 贸易(25147)
- 易(24537)
- 学(24215)
- 地方(23820)
- 制(21916)
- 务(18678)
- 财务(18600)
- 财务管理(18561)
- 技术(18440)
- 策(18023)
- 环境(17817)
- 理论(17750)
- 企业财务(17624)
- 银(17101)
- 银行(17054)
- 机构
- 学院(408545)
- 大学(405343)
- 济(165599)
- 管理(163167)
- 经济(162112)
- 理学(142100)
- 理学院(140603)
- 管理学(138060)
- 管理学院(137345)
- 研究(135741)
- 中国(102725)
- 京(84548)
- 科学(84349)
- 农(80197)
- 财(75149)
- 所(67293)
- 业大(65508)
- 中心(63517)
- 农业(61800)
- 研究所(61441)
- 江(60162)
- 财经(60136)
- 经(55093)
- 范(53583)
- 师范(53106)
- 北京(52465)
- 院(49686)
- 经济学(48957)
- 州(48140)
- 财经大学(44650)
- 基金
- 项目(285606)
- 科学(225295)
- 研究(209094)
- 基金(207947)
- 家(181471)
- 国家(179938)
- 科学基金(155000)
- 社会(132210)
- 社会科(125115)
- 社会科学(125083)
- 省(111308)
- 基金项目(110329)
- 自然(101099)
- 自然科(98717)
- 自然科学(98694)
- 自然科学基金(96940)
- 教育(95359)
- 划(93377)
- 编号(85898)
- 资助(85228)
- 成果(68291)
- 重点(63920)
- 部(63378)
- 发(61529)
- 创(59017)
- 课题(58031)
- 创新(55077)
- 科研(54764)
- 国家社会(54426)
- 教育部(54009)
- 期刊
- 济(179693)
- 经济(179693)
- 研究(117217)
- 农(77994)
- 中国(76261)
- 学报(64842)
- 科学(60133)
- 管理(56104)
- 财(55474)
- 农业(53090)
- 大学(50204)
- 学学(47593)
- 教育(43138)
- 融(37110)
- 金融(37110)
- 技术(35146)
- 业经(34414)
- 财经(28086)
- 经济研究(27338)
- 业(26206)
- 问题(24633)
- 经(23976)
- 版(20324)
- 科技(19429)
- 技术经济(19362)
- 图书(18986)
- 资源(18871)
- 理论(18637)
- 贸(18230)
- 现代(18081)
共检索到592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骥宇 司伟
文章旨在探讨政策扶持、出口目的地特征与出口农产品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考虑目的地市场特征的基础上,从农产品出口退税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政策扶持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且影响效果通过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目的市场特征差异化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出口困难、国际竞争力较低的产品,政策扶持的效果更为明显。出口退税对受到SPS-TBT通报的农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未被通报的。当双边政治关系恶化时,政策扶持对出口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出口行为动态研究的结果发现,政策扶持有利于发挥市场竞争的择优汰劣功能:出口退税率的上升能通过促进低质量产品的退出以及持续出口从而促进农产品质量升级。研究结论为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评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于中国未来基于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出口退税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亚波 滕蕊
在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下,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逐渐打破国际社会对中国及其产品的刻板印象。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内能增强民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对外会关系到一国的国际地位。鉴于此,文章基于皮尤全球民意调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研究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目标市场对华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改善目标市场对华印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提升效应最为明显;从产品分类看,最终消费品的质量提高对国家形象的正向影响最显著;从中国内部条件看,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强化了出口产品质量对国家形象的促进作用。此外,文章在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发现对华印象不仅取决于中国主观努力,还受到目标市场国家认同、民众话语权及两国国家距离的影响。文章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拓展,为中国未来提升国家形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行路径。
关键词:
出口产品质量 对华印象 目标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明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劳动报酬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进一步在Melitz-Polance分解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员工劳动报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提高劳动报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平均而言,员工超额劳动报酬每提升1%,则出口产品质量将提升0.341%~0.474%。第二,提高劳动报酬的重点在于非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员工超额劳动报酬的提升未能有效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提高员工劳动报酬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自身成长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文的结论为理解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谭赛月明 肖光恩 朱爱勇
文章将融资约束、产品质量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企业融资约束对其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并从产品质量的视角进行机制分析。理论模型推导得出企业生产率与其在低收入国家出口占比呈负相关关系,而融资约束的存在则强化了这种负相关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生产率、融资约束对于企业最优产品质量选择的决策会产生相反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对产品质量偏好不同的情况下,这种机制恰恰可能解释了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差异。文章使用中国微观企业贸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低收入国家贸易占比成正向关系,此外融资约束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着调节效应,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缓解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融资约束 产品质量 生产率 出口目的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董银果 刘雪梅
面对国际市场SPS措施日趋严格的"质量门槛",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质量升级迫在眉睫,而产品多样化有助于企业在质量升级中优化资源配置。文章基于中国企业出口农产品多样化事实,将产品质量和品种内生化于MO模型后发现:出口企业在垂直-水平二维下,应对SPS措施倒逼时存在产品内升级或产品间重构两种路径;拓展至垂直-水平-时间三维后发现多产品出口企业在"技术溢出""干中学"和"退出驱动"三重合力效应下的质量升级效率最高;实证分析验证了以上理论推导,并通过了剔除贸易中介商、选取劳动密集型产品和PPML估计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多产品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质量升级最快,而一般贸易快于加工贸易。文章揭示了产品多样化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对外部冲击以及降低质量升级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容 许和连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采用产品层面回归反推方法对中国等方面出口农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从贸易方式、所有制、HS编码、出口目的国分析中国出口农产品贸易的质量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在2000—201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U"型变化;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这一结论对于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不同编码农产品、不同出口目的国都基本成立。
关键词:
出口 农产品 质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胜旗 佟家栋
加成定价是研究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中国出口企业基于边际成本加成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产品质量、出口目的地市场、汇率和其它变量对加成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产品质量与加成率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距离对中国企业出口加成率产生负向影响,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加成率有显著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创业企业和退出企业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出口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在"走出去"的背景下不断拓展产品的国际销售市场,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利于出口企业加成定价,出口企业需要预防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出口目的地市场 汇率 加成定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段凡 邵小快 钟腾龙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出口商、目的地分销商和潜在侵权商的博弈模型,研究以普遍道德水平衡量的目的地非正式制度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机制及效应,并基于2003-2011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以普遍道德水平衡量的目的地非正式制度改善,通过降低出口企业预期的违约风险及产品被侵权风险,促进企业出口更高质量的产品。目的地普遍道德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也依赖于目的地法治水平,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红
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对提高四川省乃至我国出口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开展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本文分析了四川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农产品 可追溯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利群
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考察,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实行质量管理和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出口农产品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培训、进行资质审查和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对出口农产品实行质量管理及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司玉娟
随着我国对外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增长,发挥农产品质量信誉对出口价值的影响和功能,提升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与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将企业出口的农产品质量作为我国农产品质量信誉的代理指标,研究发现:农产品质量信誉对企业出口价值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优质优价产品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信誉,从而提高出口竞争力;相较于外资企业,本土企业更加依赖于农产品质量信誉的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塑造品牌影响力、优化检验检疫流程、实施差异化农产品出口贸易策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卞泽阳 强永昌 李志远
本文探讨了国家级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对城市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基于Melitz (2003)模型,将企业出口固定成本内生化,得出集聚经济有利于降低出口固定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概率的结论。同时利用2000—2014年204个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政策导向型的开发区集聚经济是否促进当地企业出口参与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市的经济变量、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后,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能够使城市每年出口企业数量的增长率显著增加15. 7%;进一步考察这种政策效果的时效性,发现国家级开发区在促进企业出口参与上的政策效力随时间呈倒U型趋势,并在实施后的第3年达到最大,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出口参与的推动作用至少持续3至4年;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的变换处理组检验结果证明开发区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参与,且这种因果关系的安慰剂检验结果在不同的估计方法和估计步骤下均保持稳健。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集聚经济 出口参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腊梅 李艳军
本文基于农产品出口目的地的视角,采用2000—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微观层面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目的地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出口农产品到高收入国家份额的增多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出口目的地为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高,同时规模越大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率也越高。当采用工具变量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对于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着异质性,国有和东部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到高收入国家会显著提升生产率,而其他类型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却没有显示出相同的特征。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出口目的地 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腊梅 李艳军
本文基于农产品出口目的地的视角,采用2000—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微观层面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目的地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出口农产品到高收入国家份额的增多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出口目的地为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高,同时规模越大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率也越高。当采用工具变量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对于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着异质性,国有和东部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到高收入国家会显著提升生产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出口目的地 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