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1)
- 2023(12097)
- 2022(10364)
- 2021(9462)
- 2020(8086)
- 2019(18741)
- 2018(18392)
- 2017(36854)
- 2016(19895)
- 2015(22655)
- 2014(22789)
- 2013(22729)
- 2012(21815)
- 2011(20122)
- 2010(20643)
- 2009(19710)
- 2008(19614)
- 2007(17945)
- 2006(16193)
- 2005(15033)
- 学科
- 济(104815)
- 经济(104723)
- 管理(56486)
- 业(52951)
- 企(40831)
- 企业(40831)
- 方法(40534)
- 数学(36440)
- 数学方法(36122)
- 中国(27171)
- 农(25720)
- 财(24119)
- 地方(22959)
- 贸(22156)
- 贸易(22146)
- 易(21584)
- 制(19329)
- 学(19095)
- 业经(18997)
- 农业(16664)
- 银(16274)
- 银行(16251)
- 行(15673)
- 融(15259)
- 金融(15257)
- 地方经济(14452)
- 环境(14137)
- 出(14122)
- 策(13535)
- 和(13211)
- 机构
- 学院(302031)
- 大学(301977)
- 济(142470)
- 经济(139683)
- 管理(113304)
- 研究(106404)
- 理学(96229)
- 理学院(95187)
- 管理学(93799)
- 管理学院(93231)
- 中国(82577)
- 财(66684)
- 京(63085)
- 科学(60493)
- 所(54513)
- 财经(52162)
- 研究所(48774)
- 中心(47863)
- 农(47310)
- 经(47123)
- 江(46732)
- 经济学(46194)
- 经济学院(41630)
- 北京(40373)
- 业大(39994)
- 范(38602)
- 师范(38296)
- 财经大学(38264)
- 院(37382)
- 农业(37075)
- 基金
- 项目(185428)
- 科学(146254)
- 研究(138368)
- 基金(135268)
- 家(115989)
- 国家(115040)
- 科学基金(98013)
- 社会(90281)
- 社会科(85701)
- 社会科学(85677)
- 省(70939)
- 基金项目(70140)
- 教育(63027)
- 自然(60140)
- 划(59628)
- 自然科(58693)
- 自然科学(58674)
- 自然科学基金(57620)
- 资助(56978)
- 编号(55883)
- 成果(46852)
- 部(42799)
- 重点(41702)
- 发(41660)
- 课题(38824)
- 国家社会(37580)
- 创(37507)
- 教育部(37007)
- 人文(36059)
- 性(35577)
- 期刊
- 济(165099)
- 经济(165099)
- 研究(98791)
- 中国(56133)
- 财(50387)
- 农(43026)
- 管理(41720)
- 学报(41481)
- 科学(39097)
- 融(33647)
- 金融(33647)
- 大学(31745)
- 学学(29931)
- 农业(28559)
- 经济研究(28379)
- 教育(27315)
- 财经(27068)
- 技术(25658)
- 业经(24980)
- 经(23399)
- 问题(22377)
- 贸(20715)
- 国际(17614)
- 技术经济(17320)
- 统计(16439)
- 理论(15290)
- 世界(15122)
- 商业(15101)
- 业(14481)
- 策(14320)
共检索到46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理
本文结合中国及世界宏观经济发展 ,分析了全球化策略中出口拓张政策的双重效应 .说明其在短期内能给所在国带来一定收益 ,但在长期中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对其过分的依赖容易导致国民经济的负增长。
关键词:
全球化 出口扩张 双重效应 负增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黄万阳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全球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剧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本文利用30个国家1980—2012年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汇率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存在显著的汇率溢出效应;日美财政政策扩张存在汇率贬值溢出效应,日美货币政策扩张存在汇率升值溢出效应;中国财政政策扩张存在汇率升值溢出效应,中国货币政策扩张存在汇率贬值溢出效应。因此,中国、日本、美国政府不应推出过于激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中国政府应长期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日本安倍政府推出的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适可而止,美国退出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采取渐进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昌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魏亚群 蔡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发展,对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加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银行管理战略的技术性增强,成本降低,更具规模经济优势,因而银行国际化业务发展迅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志敏 彭梦春
2007年上半年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三过"问题不断交织,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围绕这些问题,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过热现象不断显现,加息已在所难免;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中国经济并不存在过热问题,只是投资分布不合理,加息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本文结合这两种观点,分析加息政策的效应,并提出对这一问题的相应看法。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利率 加息 流动性过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祖基 刘希鹏 王立元
不同模式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但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差异性影响,也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政策协调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型财政政策比支出型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收入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消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支出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通货膨胀的稳定作用;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因此,建议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体操作体现在减息为主结合降低税率水平为辅的政策协调组合来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产业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明磊 任荣明
本文主要从当前出口、投资、消费三方面角度对宏观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应促进产业结构转变及扩大内需以应对出口下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保证政府和企业的投资能带来合理的经济效益,维持经济的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加大的对中下阶层的转移支付和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可持续收入能力以扩大内需。
关键词:
出口、投资、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红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利用利率、税率等政策工具,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该文从结构调整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入手,就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以及税收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宏观经济运行,税收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荣
文章基于IS-L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政府投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与GDP波动不相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对第一、第三产业均没有影响,对第二产业产生微弱影响;比较而言,地方政府投资比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产生影响要大些。分析还发现,政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弱化。
关键词:
政府投资 经济周期 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耿修林
文章根据1990年~2007年的统计资料,对这一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进出口活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比较以了解投资、消费、进出口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 进出口 居民消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马全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197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利用情景分析模拟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汇率政策的变动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能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对GDP、消费、投资和出口总额均有积极影响;提高人民币汇率,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和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滕建州 刘鹏
文章尝试在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中引入时变性以及对外贸易权重,以考察新形式下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动态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较强,分别领先通货膨胀水平和产出缺口约14个月和6个月左右。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固定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动态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更强;相比于不包含对外贸易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包含对外贸易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衰减性更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关键词:
中国货币政策 FAVAR模型 宏观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