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6)
- 2023(12088)
- 2022(10158)
- 2021(9451)
- 2020(8062)
- 2019(18442)
- 2018(18035)
- 2017(35205)
- 2016(18409)
- 2015(20501)
- 2014(20054)
- 2013(19501)
- 2012(17383)
- 2011(15226)
- 2010(14918)
- 2009(13671)
- 2008(13107)
- 2007(11204)
- 2006(9358)
- 2005(8231)
- 学科
- 济(74608)
- 经济(74501)
- 管理(59946)
- 业(55290)
- 企(47304)
- 企业(47304)
- 方法(37004)
- 数学(33341)
- 数学方法(32937)
- 财(26658)
- 农(18474)
- 中国(18093)
- 贸(17974)
- 贸易(17969)
- 易(17662)
- 制(17233)
- 业经(16002)
- 务(15907)
- 财务(15862)
- 财务管理(15825)
- 企业财务(15073)
- 出(13080)
- 体(12135)
- 地方(12038)
- 农业(11997)
- 技术(11990)
- 融(11527)
- 金融(11524)
- 银(11401)
- 银行(11391)
- 机构
- 大学(252538)
- 学院(250740)
- 济(111215)
- 经济(109320)
- 管理(103510)
- 理学(90776)
- 理学院(89937)
- 管理学(88547)
- 管理学院(88060)
- 研究(76069)
- 中国(58068)
- 财(54212)
- 京(49487)
- 财经(43442)
- 科学(41578)
- 经(39691)
- 中心(36458)
- 经济学(35930)
- 江(35336)
- 所(34314)
- 业大(33432)
- 农(32789)
- 财经大学(32704)
- 经济学院(32666)
- 研究所(30878)
- 北京(29798)
- 范(29285)
- 师范(28989)
- 商学(28731)
- 院(28664)
- 基金
- 项目(177133)
- 科学(143103)
- 基金(133969)
- 研究(131306)
- 家(114836)
- 国家(113943)
- 科学基金(100986)
- 社会(88219)
- 社会科(83990)
- 社会科学(83970)
- 基金项目(71168)
- 省(67075)
- 自然(64199)
- 自然科(62815)
- 自然科学(62802)
- 自然科学基金(61700)
- 教育(61138)
- 划(56427)
- 资助(53719)
- 编号(51415)
- 部(41290)
- 成果(40378)
- 重点(39424)
- 制(39030)
- 创(38077)
- 国家社会(37904)
- 教育部(36898)
- 发(36665)
- 人文(36200)
- 创新(35659)
- 期刊
- 济(112441)
- 经济(112441)
- 研究(71560)
- 财(44294)
- 中国(42845)
- 管理(38585)
- 学报(33075)
- 科学(32083)
- 农(28566)
- 大学(27547)
- 学学(26218)
- 融(22619)
- 金融(22619)
- 技术(22446)
- 财经(21864)
- 教育(21177)
- 农业(19181)
- 经(18705)
- 经济研究(18656)
- 业经(17632)
- 问题(15604)
- 贸(15256)
- 国际(13317)
- 财会(12233)
- 技术经济(12136)
- 理论(11813)
- 统计(11571)
- 策(11024)
- 版(10932)
- 商业(10697)
共检索到357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孟军
本文首先对制度距离的测度方法进行介绍,利用成本收益法构建了交易成本、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三者关系的数理模型,使用我国2003~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从制度距离的视角实证研究了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模式的选择行为。认为制度距离是影响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在选择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作为跨国经营区域后,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考虑,会向制度距离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出口,向制度距离较小的国家或地区投资。我国企业走出去不仅要考虑目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要考虑目的国的制度质量以及目的国与我国之间的制度距离。
关键词:
出口 对外投资 制度质量 制度距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麦 苗莉青
本文实证研究了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对中国文化服务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服务的出口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文化距离越大,越利于中国的文化服务出口。而制度距离对中国文化服务出口有正向的影响,但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制度距离 文化服务出口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先锋 杨新艳 陈亚
文章在阐述制度距离影响出口学习效应内在机制的基础上,以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库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如何影响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制度距离与出口学习效应显著正相关,而法律制度距离和文化制度距离与出口学习效应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文化制度距离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具有负效应,而制度距离对加工贸易企业没有影响;文化制度距离对非外资企业具有负效应,而对外资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先明 王巧然
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面对持续增长的国内能源需求和长期存在的国际能源市场风险,能源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利用国外能源、开拓国外能源市场的重要手段。海外能源投资的区位导向是否与其他类型投资一致?本文运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基于中国2006—2015年对57个国家的能源投资企业/项目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并且偏好与中国制度差异较小的国家,符合"制度接近论";东道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道国能源禀赋、发展水平对海外能源投资的吸引力;同时,制度距离对中国能源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呈现非对称效应,在制度质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制度距离对中国能源对外投资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孟寒 黎艳
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对54个国家和地区OFDI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考察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采用动态综合评价的二次加权法构建涵盖政治、经济的综合性制度测度指标,检验制度距离、双边投资协定对OFDI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距离会抑制中国OFDI的流出,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减少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障碍,并且双边投资协定对制度距离的抑制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其次,双边投资协定对OFDI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与发达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直接作用不显著,间接作用显著;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比较显著。最后通过门槛回归模型确定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距离 双边投资协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2001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本文旨在考察对外直接投资究竟对企业出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利用高度细化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首次从微观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而且还提高了企业出口的概率。此外,通过引入生存分析模型的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即倾向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期。本文从微观层面证实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创造效应,这一核心结论在剔除贸易中间商、排除加工贸易、剔除投资于避税港的企业以及采用最近邻匹配样本进行估计时都非常稳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倍差法 生存分析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祁春凌 邹超
基于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政府治理指数以及荷兰学者Hofstede的国家文化指数,全面构建了东道国经济、法治和文化制度的评价指标,利用2003-2009年我国在51个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考察了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OFDI受到制度因素的驱动,具有显著的"弱效制度"规避和"强效制度"寻求动机。具体来看,东道国较高的经济制度和法治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是优于我国,越能吸引我国的投资。非正式制度方面,东道国华裔关系资产对我国的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正式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会对我国的...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制度距离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锭 陈富桥 霍增辉
RCEP签署生效为区域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动力,从制度视角出发,准确剖析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是深化区域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客观要求。本文在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三元边际分析模型,采用2002—2020年CEPII数据库的相关农产品数据,以制度距离作为解释变量,考察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边际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靠扩展边际与价格边际拉动。从整体来看,制度距离对扩展边际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对数量边际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从分国家回归结果看,制度距离对于制度高质量国家出口边际无显著影响,政治制度距离显著抑制低质量制度国家农产品出口种类扩张,促进数量增长;从分类别回归结果看,政治制度距离对于植物产品出口扩展边际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经济制度距离对于出口边际的作用存在异质性。对此,本文提出了优化中国制度环境、建立完善的制度质量评估体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与促进制度创新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兵 邓富华
制度观和行为学视角下,母国与东道国腐败程度的差异影响投资者对风险和机会的感知从而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以及2003—2011年中国对168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腐败距离对中国是否进入东道国开展直接投资并无显著影响,但对进入东道国后的直接投资规模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区分腐败距离的不同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等投资动机后,结论依然成立;相对于欧洲地区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中国在非欧洲地区和金融危机后在腐败距离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拥有更多的OFDI存量。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企业敢于在腐败程度与母国差异较大的东道国开展投资...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腐败距离 制度观 行为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安 魏龙
本文利用2000-2011年我国对18个国家和地区的稀土出口贸易数据,在The Heritage Foundation公布的IEF基础上,引入制度距离建立中国稀土出口的引力模型,研究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路径及产生的效应所以不同:在Freedom from Corruption和Fiscal Freedom上的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具有正面影响,而在Business Freedom和Trade Freedom上的制度距离具有负面影响。此外,本文通过测算出口潜力指数,得到中国对日本等主要稀土消费国的稀土出口处于"过度贸易"状态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永贵 李红
运用中国对36个贸易伙伴文化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从全样本和分组样本两个层面分析文化、地理和制度三维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地理和制度三维距离均对文化出口贸易具有阻碍作用。文化距离较小时,文化距离与文化出口贸易负相关;文化距离较大时,文化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的影响为正,表明了门槛效应的存在。同样,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文化出口贸易也存在类似的结论。据此,中国的文化贸易应重视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较小的贸易伙伴,并加强文化交流和政治沟通,削弱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的阻碍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蕾 毛艳华 卓乘风
服务业开放本质上是制度型开放。CEPA是中国内地签署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贸易协议。CEPA及其后续协议持续扩大对中国港澳服务市场开放,注重提高透明度、推进标准一致化和加强信息交流,在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将CEPA现代服务贸易开放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其对内地与香港双边现代服务贸易的影响,并从经济、法律、贸易以及营商环境四个维度构建制度距离指数,探讨CEPA促进双边现代服务贸易增长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CEPA显著促进了内地与香港双边现代服务贸易的增长;CEPA主要通过缩小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自由度制度距离和法律制度距离,促进双边现代服务贸易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文章运用2004~2008年我国1852家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制度、文化及其差异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经过检验主要有以下发现:东道国政治越稳定、腐败控制越好、政府效率越高以及法制质量越好,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越低;法制和腐败控制的差异越大,我国企业投资高收入国家的风险越低;政府效率差异越大,我国企业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越高;东道国的保守和阶层观念增加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而自我意识和平等意识降低了我国企业投资的风险;双边文化距离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呈现"U"型趋势。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风险 制度差异 文化距离
[期刊] 预测
[作者]
武立东 杨军节
本文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数据,以不同国家间制度距离和双边外交关系作为切入点,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和双边外交关系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高制度质量的国家中,制度距离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U型关系。同时,双边外交关系对于中国向低制度质量国家的投资具有促进作用。此外,两国之间的双边外交关系能够有效地调节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抑制作用,较为亲密的双边外交关系能够弥补两国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研究对于融合制度理论和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以及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国际政治关系 跨国投资 走出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翔
本文运用经济联系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与32个国家(地区)基于文化、地理、制度及改进的三重距离经济联系强度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经济联系强度对中国对外贸易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文化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正逐步增强,而地理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正逐步减弱,制度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则不明显;中国与各国(地区)的文化、地理与制度距离各不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