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7)
- 2023(14634)
- 2022(11890)
- 2021(11071)
- 2020(9353)
- 2019(21098)
- 2018(20366)
- 2017(38392)
- 2016(20748)
- 2015(23018)
- 2014(22367)
- 2013(22458)
- 2012(20564)
- 2011(18581)
- 2010(18358)
- 2009(17411)
- 2008(17591)
- 2007(15494)
- 2006(13637)
- 2005(12702)
- 学科
- 济(95601)
- 经济(95461)
- 业(88774)
- 企(79876)
- 企业(79876)
- 管理(74898)
- 方法(42812)
- 数学(34594)
- 数学方法(34314)
- 财(32441)
- 业经(30125)
- 农(29895)
- 中国(26176)
- 务(22228)
- 财务(22214)
- 财务管理(22193)
- 贸(21340)
- 贸易(21329)
- 农业(21244)
- 企业财务(21099)
- 易(20908)
- 制(20682)
- 技术(18419)
- 策(16694)
- 划(16427)
- 体(15604)
- 和(15533)
- 理论(14454)
- 银(14279)
- 银行(14245)
- 机构
- 学院(306143)
- 大学(305183)
- 济(141292)
- 经济(139256)
- 管理(122125)
- 理学(105839)
- 理学院(104782)
- 管理学(103545)
- 管理学院(102983)
- 研究(102861)
- 中国(82179)
- 财(65642)
- 京(63071)
- 科学(59364)
- 农(55264)
- 财经(52554)
- 所(51538)
- 经(48207)
- 研究所(46727)
- 中心(45827)
- 业大(45143)
- 经济学(45040)
- 江(44256)
- 农业(43689)
- 经济学院(40849)
- 北京(39685)
- 财经大学(39178)
- 院(36343)
- 商学(35681)
- 商学院(35358)
- 基金
- 项目(202977)
- 科学(162728)
- 基金(153426)
- 研究(145351)
- 家(134820)
- 国家(133679)
- 科学基金(115592)
- 社会(98986)
- 社会科(94092)
- 社会科学(94070)
- 基金项目(80655)
- 省(76042)
- 自然(73893)
- 自然科(72301)
- 自然科学(72278)
- 自然科学基金(71135)
- 教育(65298)
- 划(64482)
- 资助(62232)
- 编号(54208)
- 部(46860)
- 重点(45792)
- 创(45217)
- 业(43972)
- 发(43145)
- 国家社会(43075)
- 成果(42388)
- 创新(41595)
- 教育部(40635)
- 制(39592)
- 期刊
- 济(152269)
- 经济(152269)
- 研究(91078)
- 中国(58189)
- 财(53643)
- 农(50823)
- 管理(48752)
- 学报(47203)
- 科学(45888)
- 大学(36471)
- 学学(35064)
- 农业(34526)
- 融(29496)
- 金融(29496)
- 财经(27675)
- 经济研究(25936)
- 业经(25116)
- 技术(24595)
- 经(23952)
- 教育(23123)
- 业(21556)
- 问题(20724)
- 贸(19634)
- 技术经济(17463)
- 世界(17420)
- 国际(17001)
- 现代(14593)
- 商业(14401)
- 统计(13994)
- 版(13992)
共检索到45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亚平 李晶
现有研究关于出口企业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的检验常常忽视企业的微观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大样本微观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表明:国内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的静态优势,不存在"生产率悖论"。总体层面上,出口企业存在自选择效应,并且这种自选择效应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资本密集度企业均存在。在考虑国内外市场进入成本的情况下,高生产率的企业选择同时进入国内外两个市场,表现出自选择效应;而低生产率、高出口强度的企业选择进入国外市场,不存在自选择现象。此外,短期内持续出口企业的学习效应为负,并且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学习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金秀燕 许培源
企业出口自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作为企业参与贸易的"因"和"果"是新新贸易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相关研究引发了两个争议:(1)作为贸易的"因",是"出口自选择"还是"自选择悖论"。国外的实证检验多支持前者,而国内学者采用不同的实证检验方法,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2)作为贸易的"果",是"出口学习效应"还是"学习效应悖论"。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方向并不明确,新贸易理论认为存在"出口技术溢出(学习)效应"。文献梳理发现:是否得出两个悖论与所关注的企业异质性内容及出口学习效应的影响因素有直接关系,但两个悖论出现的根源具有内在一致性——加工贸易使然。在未来,继续延伸企业异质性内容、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再勇
2009年以来,中国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呈现不同方向的变化,工资上升,资金价格下降,这可能导致不同类型企业的要素密集度发生异质变化,并进而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要素含量、结构以及要素报酬。基于雷布津斯基定理、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以及琼斯和施克曼定理,本文提出三条基本假设:(1)要素密集度异质变化导致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对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对降低,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倾向于升级;(2)巴萨效应强化了要素密集度异质变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3)要素密集度的异质变化导致劳动和资本的报酬出现相对变化。在中国的相关数据比较好地吻合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分别验证假设1、2和3的计量模型,基于2009—2016年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总体上支持了上述假设,这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权家敏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出口工资溢价与不同出口密集度企业密切相关。进一步检验表明,一般出口企业持续出口的工资溢价与民营企业出口有关。因此,促进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降低加工出口企业的比重,特别在一般出口企业中,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密集度,推动民营企业的持续出口,将改善我国的出口工资溢价。
关键词:
出口密集度 出口工资溢价 异质性企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晨光 厉英珍 吕亚倩
本文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要素密集度差异的视角,探讨研发强度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出口强度调节研发强度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内在机理。以2004—2016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的研究发现:(1)由于行业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差异,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研发强度增加会降低企业经营绩效,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的研发强度增加会提升企业经营绩效;(2)由于规模经济、出口学习、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差异,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出口强度对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资本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出口强度对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出口强度对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晓宁 刘磊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产品质量与出口强度之间的"质量促进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强度提高与产品质量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即企业越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越有利于产品质量升级,企业产品初始质量越高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质量提升速度越快,提升效果越明显,而随企业产品质量逐渐降低学习效应也随之减弱;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对出口强度的整体作用不显著,即"质量促进效应"不显著,但对于出口质量水平较高的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出口强度的提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丰 段胜男
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了中国企业价格加成,并同中国海关数据库匹配,从契约执行效率角度,研究了法制环境对出口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制环境的改善可以通过提高契约执行效率提高出口企业价格加成,并且提高程度随着契约密集度提高而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制环境对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影响不显著,对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和混合贸易出口企业影响较大;法制环境对国有出口企业和民营出口企业价格加成影响最大,而对外资出口企业价格加成影响较小。研究结论为研究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提高出口企业价格加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关键词:
法制环境 契约密集度 价格加成 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俊青 刘凯丰 李双建
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7年连续在位企业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IV-Heckit模型考察了法治环境和契约密集度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法治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契约执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且提高程度随着契约密集度的提高而提高;从契约执行效率角度来看,法治环境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差异区别不大;对于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规模企业的研究发现,法治环境对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的影响更大;社会信任对法治环境有一定的替代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晨
本文采用201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对企业与生产率的"自我选择"及"出口中学"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出口是中国服务业企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也促进了出口规模的扩大;(2)在分所有制企业的检验中,只有国有企业均支持"自我选择"和"出口中学"假说,而非国有企业只支持"出口中学"假说。中国应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及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落实反垄断政策。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率 自我选择 出口中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李晶
笔者采用2001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面板数据,基于所有制、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等企业异质性,探索出口强度、吸收能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优势,但出口强度与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一方面纯出口企业拉低了出口企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短期内负的学习效应导致生产率下降。吸收能力则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出口活动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即当吸收能力较强时,随着企业出口强度的增加,生产率有所提升。
关键词:
生产率 出口强度 吸收能力 出口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菊蓉 黄云湖 王胜
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而言,存在着显著的出口溢价;具备较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主动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自我选择效应),而进入出口市场又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出口学习效应)。结论为我们理解出口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广龙; 何平; 马弘; 李求实;
该文使用中国海关进出口商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大陆进出口相关行业贸易值的影响,即行业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并在测算中控制了国内外GDP的可能影响;在此基础上,该文针对不同行业进出口汇率弹性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密集度对行业进出口汇率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至2010年间18个行业大类的进出口汇率弹性均为负值,即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大陆外贸相关行业的出口和进口同时造成负面影响;进出口行业汇率弹性存在较大差异,行业的资本密集度越高,进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越大,资本劳动比率每上升1个标准差,进出口汇率弹性的绝对值会分别增加0.388和0.741。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雯 王雪 易法海
分析了中国对日本、韩国(以下简称日韩)两国农产品出口集中度与出口结构的变动特征,并从产品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种变动与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吻合度。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日本、韩国的农产品中,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绝对主导,但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内部,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同。对日本出口方面,消费导向型的深加工农产品比重快速上升,并与中间产品所占比重持平;对韩国出口农产品仍以中间产品为主,上述结构变动基本体现了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
中日韩 农产品 出口结构 要素密集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汤二子 王瑞东 王纪敖 于长宏
运用2005—2008年中国14个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违背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并且存在"生产率悖论";出口中学效应也不显著。虽然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正相关,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出口规模的变量后,生产率与出口规模则呈现负相关;在控制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变量后,出口规模与生产率同样也会呈现负相关。中国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其加工贸易等现实条件与经典理论假设的背离;而中国企业出口中学效应不明显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智冬晓 许晓娟
从出口发生概率的角度分析沉没成本的跨期效应及企业异质性对出口行为的影响,克服了使用传统出口决策模型所面临的线性相关、分布假定失真及检验失效等问题。结果表明,按照统计时点分割出口状态并没有充分描述企业的出口行为,沉没成本的跨期效应明显高于即期效应;内外资企业出口倾向有显著差异,但差异不大;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会促使企业有更高的出口倾向,但企业特质因素的交互效应使出口变得复杂,高生产率高工资水平不一定会提高企业的出口倾向,说明"生产率悖论"客观存在。整体上看,沉没成本和企业异质性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沉没成本 跨期效应 异质性 出口概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