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4)
2023(7482)
2022(6155)
2021(5626)
2020(4118)
2019(10006)
2018(10016)
2017(16835)
2016(10046)
2015(11337)
2014(11446)
2013(10660)
2012(10322)
2011(9670)
2010(10014)
2009(8757)
2008(8530)
2007(7769)
2006(7225)
2005(6978)
作者
(25275)
(21082)
(20999)
(19971)
(13516)
(10068)
(9753)
(8285)
(8170)
(7663)
(7264)
(6955)
(6807)
(6805)
(6699)
(6474)
(6331)
(6127)
(6121)
(6100)
(5709)
(5118)
(4989)
(4884)
(4786)
(4784)
(4770)
(4709)
(4276)
(4233)
学科
(43194)
经济(43168)
中国(21855)
教育(19340)
管理(17077)
(17044)
地方(16066)
(14233)
贸易(14223)
(13893)
(12632)
方法(11491)
(11414)
(10526)
(10363)
企业(10363)
数学(10126)
数学方法(10021)
业经(9909)
地方经济(9276)
(8896)
发展(8798)
农业(8767)
(8671)
理论(8333)
(8184)
出口(8177)
出口贸易(8177)
(8096)
金融(8096)
机构
大学(135248)
学院(132887)
(56513)
经济(55239)
研究(54156)
管理(41379)
中国(35524)
理学(34268)
理学院(33729)
管理学(33123)
管理学院(32836)
(31249)
教育(29482)
(29434)
师范(29315)
科学(28922)
(26454)
(25374)
师范大学(24139)
研究所(23636)
中心(22693)
(22572)
北京(21231)
(19691)
财经(19236)
经济学(18875)
(17904)
(17448)
经济学院(17086)
技术(16831)
基金
项目(79169)
研究(69673)
科学(64381)
基金(53053)
(43819)
社会(43447)
国家(43259)
社会科(41038)
社会科学(41031)
教育(38876)
科学基金(36447)
(32635)
编号(30937)
(28549)
成果(28040)
基金项目(26427)
课题(25475)
(23613)
(21586)
资助(21247)
发展(21160)
(20802)
重点(19471)
规划(19440)
(19323)
(18279)
自然(18237)
项目编号(17946)
自然科(17799)
自然科学(17797)
期刊
(69121)
经济(69121)
研究(57034)
教育(50169)
中国(40519)
(17255)
(16935)
管理(15874)
技术(15458)
(14243)
金融(14243)
科学(14128)
学报(14086)
大学(12814)
农业(12120)
经济研究(12108)
职业(12082)
业经(12063)
(10230)
学学(9991)
财经(9674)
问题(9482)
国际(8928)
(8500)
(8454)
论坛(8454)
技术教育(7902)
职业技术(7902)
职业技术教育(7902)
(7782)
共检索到23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春明  李宏兵  
本文利用1995~2007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高、低学历组间和组内工资差距进行不同分位点和DFL分解,并将个体特征与城市宏观变量引入明瑟工资方程,考察了加入WTO和高等教育扩展前后,出口开放对学历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学历工资差距的变化总体呈现"组间收敛,组内发散"的特征;出口开放均显著提升了高、低学历群体的工资水平,对高学历群体的工资促进作用大于低学历群体,高等教育扩展后出口开放缩小了学历间工资差距。同时出口开放缩小了高收入群体(90-50分位)、扩大了低收入群体(50-10分位)的组内工资差距,且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从而整体扩大了组内工资差距;但引入高等教育扩展后出口开放则缩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任飞  孟大虎  杨娟  
本文基于2002、2007和2013年的CHIPs数据,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工资差距随时间变化分解法和Q_JMP分解法研究了大学生性别工资差距的演变,发现:一是在没有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2002-2007年大学生性别工资差距的均值和各个分位点上的性别工资差距都呈先扩大再减小的演变趋势。二是2002-2007年性别工资差距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男女大学毕业生的回报率的差异在增加,这可能表明高等教育扩展导致劳动力市场对女大学生的歧视增加了;在2007-2013年,由教育扩展导致的男女大学生个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灿雷  王永进  
本文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出口规模扩张作为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出口规模扩张对中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大规模出口扩张明显拉大了企业间工资差距;基于双重差分法的识别假设条件、遗漏解释变量、测算指标以及出口企业的典型事实和分位数回归等方面均验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此外,基于企业层面分解的利润分享和技能组成工资的研究发现,出口规模扩张主要通过利润分享机制扩大了企业间工资差距,而技能组成机制作用有限。因此,中国在利用出口规模扩张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势必要承担其带来的工资差距问题,研究如何通过税收制度改革缩小工资差距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勤华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扩展时期,伴随着高等教育扩展,近年来出现了日益突出的“知识失业”现象。印度国情与中国相似,多年来一直存在严重的“知识失业”问题。本文从介绍印度的高等教育情况入手,分析了印度高等教育的扩展及其“知识失业”成因,探讨印度采取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缓解“知识失业”问题提供借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公私部门工资差距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扩展的Heck-man选择模型,同时考虑劳动参与和公私部门选择双重样本选择,对工资方程进行回归,并用Oacaxa方法把双重样本选择调整项对工资差距的贡献分解出来。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参与选择和公私部门选择的决策不是相互独立的;双重样本选择调整项在工资方程的估计中都是显著的;分离出误差选择调整项差异,工资差异中被歧视的部分所占的比例上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根书  
文章首先探讨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高教扩展对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意义,然后讨论了高教扩展对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教扩展可使社会收入分配更趋公平,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利用2000—2007年持续经营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从市场进入视角考察出口是否会导致企业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研究结果表明:进入出口市场对企业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在当期并不显著,而长期则存在稳定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出口对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程度与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关,中低技术行业企业受出口影响程度更大且持续性更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笔者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引入工人议价能力差异假设,分析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对企业内技术和非技术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我们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度了企业内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指标,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控制时间、行业和区位特征的情形下,随着企业出口占比的增加,企业内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这一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和出口密集度高低的影响,且研究发现低出口密集度的企业出口活动对企业工资差距的扩大作用更强。本研究成果对于外贸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近年来政府鼓励企业出口,而本文的研究则发现企业出口规模的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国内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利用2000—2007年持续经营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从市场进入视角考察出口是否会导致企业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研究结果表明:进入出口市场对企业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在当期并不显著,而长期则存在稳定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出口对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程度与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关,中低技术行业企业受出口影响程度更大且持续性更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兵  赵春明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将出口开放纳入市场邻近指标的测算,利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建了城市层面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指标。并在匹配企业数据和相关城市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实证检验了其对企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程度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工资水平的提升,且引入控制变量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的结果均十分稳健;但这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企业的影响并不一致,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水平的提升尽管会带动出口和高MA地区企业工资的上涨,但却不利于非出口和低MA地区企业工资的改善,从而扩大了企业工资差距。由此本文从改善出口开放与市场邻近水平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正  倪志伟  
根据中国制造业20062016年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匹配法估算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分析了当前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在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领域,它们具有的工资差距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出口贸易的发展能够提高公司对非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提高非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并对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具有显著作用;(3)技术进步对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技术进步具有技能劳动力偏向型特点,会增加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因此应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欢浪  杨容  
本文研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发现: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逐渐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加大了对技术工人的相对需求,扩大了我国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则不确定。行业特征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偏向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劳动密集型行业则会偏向对具有比较优势的非技术工人的投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徐晓慧  
本文以我国有进行进出口贸易的32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2~2009年,采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在不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第二,在将进出口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出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进口贸易增加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在考虑行业特征的情形下:第一,出口扩大工资差距,进口没有影响。第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明秀南  冼国明  
本文以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系统地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因果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人力资本供给显著地推动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高等教育扩招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效应是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复杂技术处理能力、进口高质量的中间品和技术创新等共同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扩招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在技术前沿行业企业、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中部地区企业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也为当前深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均旭   常登宇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构建个体户口性质与高等教育扩张强度的交互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而高等教育扩张对城乡教育差距缩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托底”和“扩中”的作用途径来实现的,即可以通过降低农村居民最高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概率和提升其最高学历为高中的概率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但是,高等教育扩张对大专及以上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村居民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利地位并未获得显著改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扩张缩小了独生子女群体的城乡教育差距,而对于非独生子女,高等教育扩张仅在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省份中对男性群体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影响,这体现家庭教育投资的“资源稀释”与“男性偏好”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