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6)
- 2023(17739)
- 2022(14862)
- 2021(13636)
- 2020(11776)
- 2019(26828)
- 2018(26303)
- 2017(50669)
- 2016(27361)
- 2015(30378)
- 2014(30191)
- 2013(29834)
- 2012(27088)
- 2011(24086)
- 2010(23955)
- 2009(22456)
- 2008(22556)
- 2007(20223)
- 2006(17317)
- 2005(15658)
- 学科
- 济(118027)
- 经济(117899)
- 业(103890)
- 管理(92102)
- 企(91320)
- 企业(91320)
- 方法(57349)
- 数学(47809)
- 数学方法(47305)
- 农(37509)
- 财(36459)
- 业经(33851)
- 中国(27060)
- 务(25853)
- 财务(25806)
- 财务管理(25763)
- 贸(25692)
- 贸易(25683)
- 易(25043)
- 农业(24839)
- 企业财务(24439)
- 制(22845)
- 技术(21406)
- 学(20247)
- 地方(19105)
- 和(19103)
- 理论(19038)
- 划(18607)
- 策(17776)
- 银(17121)
- 机构
- 学院(398119)
- 大学(392742)
- 济(167901)
- 经济(164815)
- 管理(160757)
- 理学(138950)
- 理学院(137601)
- 管理学(135446)
- 管理学院(134740)
- 研究(125815)
- 中国(99025)
- 京(80706)
- 科学(77336)
- 财(77009)
- 农(74795)
- 所(63678)
- 业大(62728)
- 财经(62127)
- 中心(59815)
- 江(59625)
- 农业(59510)
- 研究所(57658)
- 经(56542)
- 经济学(51275)
- 北京(49524)
- 经济学院(46654)
- 州(46652)
- 财经大学(46127)
- 范(45235)
- 院(44812)
- 基金
- 项目(267835)
- 科学(211884)
- 基金(197758)
- 研究(188825)
- 家(173738)
- 国家(172283)
- 科学基金(149289)
- 社会(122224)
- 社会科(116148)
- 社会科学(116113)
- 省(105387)
- 基金项目(104958)
- 自然(99453)
- 自然科(97314)
- 自然科学(97283)
- 自然科学基金(95617)
- 划(88171)
- 教育(86311)
- 资助(80768)
- 编号(74105)
- 重点(60032)
- 部(59116)
- 创(58093)
- 成果(57292)
- 发(56854)
- 创新(53757)
- 业(53233)
- 科研(52618)
- 国家社会(51077)
- 教育部(50615)
- 期刊
- 济(180423)
- 经济(180423)
- 研究(107214)
- 中国(70039)
- 农(68067)
- 财(63797)
- 学报(63585)
- 管理(62174)
- 科学(58425)
- 大学(47913)
- 农业(46345)
- 学学(46073)
- 融(36416)
- 金融(36416)
- 技术(35956)
- 业经(32082)
- 财经(31538)
- 教育(29280)
- 经济研究(28604)
- 业(27781)
- 经(27128)
- 问题(24362)
- 技术经济(22287)
- 贸(21028)
- 统计(19800)
- 商业(19767)
- 版(19503)
- 策(18740)
- 财会(18593)
- 现代(18386)
共检索到576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瑞聪 韩超 李秀珍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同时客观上也在不断推动企业升级。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中国在出口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从企业内产品配置视角分析了出口市场竞争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并给出了基于中国现实特征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企业的产品配置行为是企业应对出口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生产率的重要机制,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时企业会更多选择集中于核心产品的出口,这一途径将提升企业生产率;出口市场竞争对企业产品配置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私营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提高最多,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提高相对较少;考虑企业异质性后,对高出口密集度、私营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而言,企业通过改变内部出口产品配置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进而提升生产率的作用将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在出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会选择集中于核心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这能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再配置,对于企业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结论有利于加快培育我国出口竞争新优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林红
在强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环境下,商业信用作为企业重要的外部融资来源,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商业信用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多是商业信用产生的动机和使用的决定因素,而对商业信用融资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本文在关注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尝试从微观财务层面探索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其拓展到中观层面,并从产品市场竞争视角诠释产品市场竞争和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传导问题。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商业信用 企业投资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林红
在强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环境下,商业信用作为企业重要的外部融资来源,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商业信用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多是商业信用产生的动机和使用的决定因素,而对商业信用融资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本文在关注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尝试从微观财务层面探索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其拓展到中观层面,并从产品市场竞争视角诠释产品市场竞争和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传导问题。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商业信用 企业投资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静文
汇率对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一事件,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采取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识别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因果影响,并通过构建企业层面的汇率暴露指标来识别汇率变动影响企业的竞争环境渠道,尝试从微观层面揭示汇率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面临竞争加剧时会通过提高生产率的方式来加以应对,2005年后人民币实际升值通过竞争环境渠道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1%、企业劳动生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茗丽 庞立让 王砾 孔东民
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环境的视角,考察治理成本与市场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从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角度深入研究人力资本对上述关系的影响机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研究发现,无论在国企还是民企中,治理成本都显著阻碍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然而,市场竞争在提升民企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国企生产率。进一步的扩展性检验表明,对于民企,人力资本在边际上显著促进了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人力资本还是公司治理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国企,人力资本不存在边际影响,只在市场竞争层面有微弱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王晨 赵颖岚
基于2009~2019年中国海关和财务数据库匹配的701家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框架分析了市场竞争、企业创新与中间品进口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汇率变动会通过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这两种中介机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前者的中介程度为1.457%,后者的中介程度为49.181%,而中间品进口渠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在汇率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非国企、制造业以及大规模企业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的中介程度较为显著。鉴于此,增强汇率弹性、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提高企业创新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顺彬
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表现就是企业金融化,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无疑是影响企业金融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选取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论表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均呈正相关关系,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都会增加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企业竞争地位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中起到了反向的交互作用,而且竞争地位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配置金融资产,市场套利动机是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动因。因此,应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和行业集中度,加强对企业融资后资金去向的监管,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提高实体经济活动的投资回报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海云 田敏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科研创新投入、生产率与其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境内的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研发投入转化为出口竞争力的效率明显高于内资企业;私营企业研发投入转化为出口竞争力的效率又高于国有企业。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私营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出口竞争力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生产率水平越高出口竞争力反而越低;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越高其出口竞争力越高。
关键词:
研发投入 生产率 出口竞争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保持出口贸易持续平稳发展对提升企业生产率进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证实了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时间依赖特征,且贸易关系存在异质性,即资本技术密集型、高出口密集度和高生产率的企业具有更长的出口持续时间。此后利用多种实证方案也发现: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水平,即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且资本技术密集型、低出口密集度的企业通过持续出口获取的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劳动力密集型、高出口密集度企业则相对较小。基于生产率动态分解的分析也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引致的优胜劣汰。因此,稳定...
关键词:
出口持续时间 外贸竞争优势 中国与全球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黎日荣
文章使用企业出口关系持续时间和出口目的地数量度量企业的出口竞争力。通过引入融资约束和生产率异质性构建企业进入退出出口目的地的理论模型,认为融资约束通过盈利性约束和流动性约束两个渠道减少了企业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与出口目的地数量。文章使用中国出口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发现,融资约束确实减少了企业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这种影响在本土企业、低风险目的地和低收入目的地更大;生产率提高会增加企业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这种影响在外资企业、高风险目的地和低收入目的地更大。融资约束也减少了企业出口目的地数量,这种影响在外资企业更大;生产率提高会增加企业出口目的地数量,这种影响在本土企业更大。文章为融资约束降低企业出口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文星 朱丽霞
依据新新贸易相关理论,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异质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研究其对出口率以及出口选择的作用机理。据测算,我国在2005年后出现向"生产率悖论"转化的趋势;并且,用最小二乘回归和逻辑回归对全国、行业以及省际数据的检验结果证明了该悖论的普遍性。基于此,本文依据演化经济学分析思路,指出中国企业的"生产率悖论"根本上是由企业技术和制度的路径依赖所致,具体表现为企业出口决策的自增强效应,以及政策、市场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对企业出口所造成的外部冲击。文章进一步指出寻找路径依赖的扭转点以解除低效率锁定需要企业和国家政策多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
生产率悖论 全要素生产率 出口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耿晔强 李晨
文章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短期内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有抑制作用,但长期企业生产率将会随着更严格的环境规制强度而得到提升,这表明环境规制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起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市场竞争都通过创新渠道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当下环境规制强度未实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时,市场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故政府应积极培育竞争性市场。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市场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菁华 毕超
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企业生产率改善的角度分析了去行政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行政垄断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表明,该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创新导向更强、区域营商环境更好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市场分割指数更高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当地方政府具备完善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时,有助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丰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垄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菁华 毕超
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企业生产率改善的角度分析了去行政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行政垄断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表明,该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创新导向更强、区域营商环境更好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市场分割指数更高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当地方政府具备完善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时,有助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丰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垄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斌 张亮 孙少勤
文章通过建立多产品企业模型,解决了传统异质性企业模型中通常假设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及不变成本加成定价的问题,主要考察了进口竞争引起的企业内资源再分配。研究表明:无论是单产品还是多产品企业,进口竞争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加成定价。一方面,多产品出口企业核心产品的成本加成定价更高,激烈的进口竞争会使企业更多地降低核心产品的成本加成定价;另一方面,进口竞争带来的"促竞争效应"会使企业调整其产品范围,远离核心竞争力的次要产品更可能被删除,从而形成企业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此外,相对于同质化产品而言,替代弹性更小的差异化产品成本加成定价受到进口竞争的影响更小。最后,进口竞争对多产品企业内的资源配置是通过一般贸易进口竞争实现的,这说明只有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进口才能够引起企业内部的资源再配置。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解释多产品出口企业内产品之间的资源配置与培育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