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6)
- 2023(16582)
- 2022(13806)
- 2021(12839)
- 2020(10989)
- 2019(24874)
- 2018(24520)
- 2017(47351)
- 2016(25265)
- 2015(28142)
- 2014(27790)
- 2013(27100)
- 2012(24455)
- 2011(21645)
- 2010(21887)
- 2009(20501)
- 2008(20343)
- 2007(18070)
- 2006(15684)
- 2005(14383)
- 学科
- 济(105814)
- 经济(105653)
- 业(100489)
- 管理(90126)
- 企(88909)
- 企业(88909)
- 方法(50430)
- 数学(41354)
- 数学方法(40724)
- 财(36732)
- 农(33340)
- 业经(32549)
- 中国(26392)
- 制(25936)
- 务(25161)
- 财务(25107)
- 财务管理(25061)
- 企业财务(23748)
- 农业(23305)
- 贸(21636)
- 贸易(21625)
- 易(21139)
- 技术(20437)
- 理论(19459)
- 银(18215)
- 银行(18195)
- 体(18153)
- 和(17973)
- 划(17955)
- 策(17479)
- 机构
- 学院(358865)
- 大学(354829)
- 济(150918)
- 经济(148064)
- 管理(146939)
- 理学(126696)
- 理学院(125467)
- 管理学(123286)
- 管理学院(122605)
- 研究(108948)
- 中国(90007)
- 财(75653)
- 京(72389)
- 科学(63227)
- 财经(59691)
- 农(56341)
- 江(54379)
- 经(54361)
- 中心(52417)
- 所(52414)
- 业大(49819)
- 研究所(47031)
- 经济学(46697)
- 财经大学(44477)
- 北京(44400)
- 农业(43843)
- 州(42550)
- 经济学院(42325)
- 范(41761)
- 师范(41339)
- 基金
- 项目(239903)
- 科学(192905)
- 基金(178935)
- 研究(177184)
- 家(153638)
- 国家(152316)
- 科学基金(134556)
- 社会(116070)
- 社会科(110137)
- 社会科学(110108)
- 基金项目(94255)
- 省(93268)
- 自然(86789)
- 自然科(84900)
- 自然科学(84879)
- 自然科学基金(83420)
- 教育(82138)
- 划(77534)
- 资助(72948)
- 编号(70643)
- 成果(56096)
- 部(54307)
- 重点(53402)
- 创(52744)
- 发(50112)
- 制(49547)
- 国家社会(48822)
- 创新(48665)
- 课题(47723)
- 教育部(47710)
- 期刊
- 济(165472)
- 经济(165472)
- 研究(104271)
- 中国(66755)
- 财(62241)
- 管理(58604)
- 农(52318)
- 学报(48150)
- 科学(47942)
- 大学(39020)
- 融(38405)
- 金融(38405)
- 学学(37226)
- 农业(35495)
- 技术(34047)
- 教育(31986)
- 财经(29873)
- 业经(28514)
- 经济研究(25801)
- 经(25628)
- 问题(21811)
- 业(20603)
- 技术经济(19688)
- 贸(18269)
- 财会(18056)
- 统计(17772)
- 现代(17174)
- 策(16854)
- 版(16463)
- 理论(16365)
共检索到530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铭 朱捷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普遍遭受了严重冲击,市场萎缩是外部主因,但内部经营管理尤其是应对内外部"信用"问题不力,进而导致陷入"信用困境",则是企业自身主要问题所在。本文尝试对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的"信用困境"作出全面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用保险消解"信用困境"的相关机制,希望能够为提升企业利用信用保险做好经营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玉萍 李晓辉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同时,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持续上升,出口产品纺织服装的成本在近几年也随之不断攀升。因此,我国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为了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纷纷进行转型升级,而搞好成本控制是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既关系到企业在国际市场产品的价格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格坤
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多变、转移进退快速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是其最难突破的"瓶颈"。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简称"信保融资")为中小企业的外贸发展提供了一条便捷融资通道,其突破了传统的抵押担保等限制条件,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之后,除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出口收汇风险之外,还可以拿着保单到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静
2013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的欧美传统市场需求低迷,外贸形势持续严峻,寻求新的贸易合作伙伴,构建新的贸易格局有其必要性。在外需不振、内需不足、物价水平起伏不定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等严峻外贸形势下,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依然保持了14.7%的年均增长率,相较于传统发达国家的年均7.9%的出口增长率,新兴经济体表现出了较强的贸易发展潜力。新兴经济体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量做出了重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昕鸣 贺灿飞
由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博弈,中国产品出口经受着频繁的贸易摩擦、贸易保护壁垒和反倾销的冲击,这不仅影响本国经济发展,也影响外商投资者的决策。文章基于中国海关库2001—2011年的数据和WTO贸易保护数据,构建二值Probit非平衡面板模型,分析贸易保护与中国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时空演化特征,探讨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产业联系及其溢出效应,与国际环境贸易保护措施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关联对产品路径演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阻碍外资企业产品的退出,贸易保护与技术关联的互动关系表明贸易保护存在切断地方原有路径依赖联系的机制,贸易保护产生了削弱技术关联对外资企业产品退出负向影响的作用,贸易保护的消极影响,实际是一种路径解锁的过程。此外,进一步验证了外资企业不同产品类型与不同贸易类型表现出的异质性,量化说明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嵌入本地市场程度不同,贸易保护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更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赖新峰 王鑫 陈志祥
以食品制造企业为背景,以系统动力学仿真为研究工具,研究具有两阶段生产过程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生产供应中断风险问题。研究发现,从短期角度来看,第一制造阶段的生产中断危害要低于第二制造阶段,从长期角度来看,混合中断模式下的第一制造阶段生产中断危害高于第二制造阶段,而分离中断模式下的第一制造阶段生产中断危害要低于第二制造阶段。为了应对供应中断风险,提出了差别化安全库存的策略,即短期生产战略下的差别化安全库存决策是唯一的,而长期生产战略下的差别化安全库存决策变得多元离散化。同时,由于快消食品每种原材料在生产性中断时具有不同的腐烂消耗水平,快消食品企业应当采取差别化的最优冷链贮藏技术手段,而关税和劳动力成本与最优安全库存系数和冷链贮藏技术水平呈负向变动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璐 李雪
有限理性经理人对出口风险的认知会影响企业的保险决策及出口决策。本文以理论推导为基础,利用2002—2016年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探究认知偏差、出口信保与企业出口决策的微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CEO对出口风险的认知偏差显著影响其整体出口水平、出口广度和出口深度,而出口信用保险在该作用路径中具有重要的遮掩效应。但这种遮掩效应可能会因公司资金来源、治理特征以及国际市场的不稳定而有所差异。基于以上结论,就如何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职能,合理控制出口风险敞口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栾红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小出口企业日渐成为外向型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但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也制约着这些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功能,使其成为中小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很好途径。充分认识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功能,结合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必将助力中小出口企业走出困境,为拓展海外市场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学进
一、历史沿革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保险机构向该国出口商提供的以出口商向他国进口商提供商业信用为承保标的的保险。它保障的风险一般包括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政治风险指:1、买方所在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限制汇兑;2、买方所在国家实行进口管制;3、买方所在国家发生战争、动乱;4、买方所在国家或有关第三国发生非常事件。商业风险指:1、买方无力偿付债务;2、买方逾期不付货款;3、买方拒绝收货及付款。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广余 亓琪
小微企业是我国外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海外买家的商业、政治等诸多风险,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正是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机制与小微企业发展联动问题的研究,找出目前我国现行出口信用保险机制的诸多不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举措,以达到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更好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小微企业 风险控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磊 顾奋玲
信用销售是为商家争取客户、扩大销售额和经营规模的重要手段,以信用方式为主的结算方式已成为取代现金结算而占主导地位的企业间交易形式。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付款方式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这既为出口商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信用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信用风险现状和出口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并从加强内部管理和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平台两个角度,提出了出口企业防范与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出口企业 信用风险 防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文静
文章从需求角度出发,将出口导向型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采用我国2002~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口导向型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间接效应方面,即加工贸易生产企业通过进口大量资本密集型机器设备间接地阻碍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分行业和分地区的实证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小于其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韩松
我国出口企业的交易方式及信用管理严重滞后,在国际营销中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为了帮助出口企业应对风险,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化解信用风险的信用管理及融资体制:建立出口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担保制度;利用进出口银行对出口企业提供支持;借助多边投资担保组织;进一步开放私营机构参与我国出口企业保险业务等。
关键词:
出口企业 对外贸易 信用制度 信用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