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3)
- 2023(16399)
- 2022(13589)
- 2021(12782)
- 2020(10819)
- 2019(24701)
- 2018(24359)
- 2017(46230)
- 2016(24739)
- 2015(27808)
- 2014(27322)
- 2013(27018)
- 2012(24533)
- 2011(21884)
- 2010(21781)
- 2009(20380)
- 2008(20141)
- 2007(17650)
- 2006(15451)
- 2005(14306)
- 学科
- 济(108755)
- 经济(108603)
- 业(96034)
- 管理(88266)
- 企(86566)
- 企业(86566)
- 方法(49770)
- 数学(40947)
- 数学方法(40471)
- 财(36420)
- 农(32400)
- 业经(32126)
- 中国(29148)
- 制(25125)
- 务(24437)
- 财务(24388)
- 财务管理(24347)
- 企业财务(23084)
- 贸(22353)
- 贸易(22339)
- 农业(22304)
- 易(21915)
- 技术(20181)
- 体(18618)
- 划(18364)
- 策(18308)
- 和(18148)
- 理论(17819)
- 银(16694)
- 银行(16678)
- 机构
- 学院(352576)
- 大学(351336)
- 济(157285)
- 经济(154636)
- 管理(142757)
- 理学(123186)
- 理学院(122003)
- 管理学(120256)
- 管理学院(119577)
- 研究(113513)
- 中国(91138)
- 财(75494)
- 京(72518)
- 科学(63465)
- 财经(59746)
- 经(54576)
- 所(54404)
- 农(53599)
- 中心(52669)
- 江(52088)
- 经济学(49192)
- 研究所(48745)
- 业大(47518)
- 北京(45314)
- 财经大学(44488)
- 经济学院(44369)
- 农业(41817)
- 范(41692)
- 师范(41285)
- 院(41163)
- 基金
- 项目(233373)
- 科学(188231)
- 基金(175111)
- 研究(173500)
- 家(150509)
- 国家(149240)
- 科学基金(131330)
- 社会(115471)
- 社会科(109708)
- 社会科学(109686)
- 基金项目(91876)
- 省(88398)
- 自然(83046)
- 自然科(81251)
- 自然科学(81228)
- 教育(80249)
- 自然科学基金(79879)
- 划(74236)
- 资助(71593)
- 编号(68041)
- 成果(54342)
- 部(54080)
- 重点(52002)
- 创(51240)
- 国家社会(49310)
- 发(49157)
- 制(48485)
- 教育部(47598)
- 创新(47265)
- 课题(46415)
- 期刊
- 济(171405)
- 经济(171405)
- 研究(106020)
- 中国(68689)
- 财(62568)
- 管理(58466)
- 农(49745)
- 科学(47569)
- 学报(46984)
- 大学(38329)
- 学学(36272)
- 农业(34143)
- 融(33704)
- 金融(33704)
- 教育(33351)
- 技术(32829)
- 财经(30829)
- 经济研究(27971)
- 业经(27907)
- 经(26597)
- 问题(22843)
- 业(20540)
- 贸(20480)
- 技术经济(19383)
- 世界(18283)
- 国际(17440)
- 统计(17144)
- 财会(16798)
- 现代(16617)
- 策(16098)
共检索到528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斌 刘修岩 赵伟
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出发,采用国际前沿性的倍差匹配法,首次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与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双向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制造业企业同时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和自选择效应,而且这两种效应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进一步考虑企业规模异质性的研究证实,不同规模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和自选择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小型企业从这两种效应中获得的生产率提高作用更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晶 胡兵
本文通过整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促进效应显著,当地生产销售型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带动资本品等的出口;总体看,2005-2009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向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在改变样本匹配方法和模型设置以及控制加工贸易等情形下,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为协调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等宏观决策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匹配倍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宁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同贸易自由化改革密不可分,而贸易自由化改革特别是关税削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通过微观出口企业来实现的。文章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1~2007年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进口关税削减带来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进口关税削减确实影响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关税削减对企业出口进入和出口密度决策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高于加工贸易企业。这些结论为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贸易增长特别是集约边际的演化提供了微观解释。
关键词:
关税削减 异质性企业 出口参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本文利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五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的企业名单,在测度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考察了清洁生产与异质性FDI溢出的协同效应对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清洁生产对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整体上表现出微弱的正向作用,清洁生产与合资企业水平溢出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本土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但与外商独资企业水平溢出无显著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对中污染密集度行业、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出口绿色技术复杂度有更突出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合资企业的人才流动效应和前向、后向溢出均与清洁生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但外商独资企业仅后向溢出与清洁生产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宋巧
本文从非正规金融贸易信贷的研究视角切入,构建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的应收账款相对比例指标,研究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效应。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控制样本选择偏误,本文对2004~2007年11.8万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制约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并且这种制约作用存在显著的企业规模指向性、地区指向性、行业指向性和所有制指向性。本文的结论为我们理解融资约束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燕 吕轶凡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并购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进行研究,证实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外投资对象为发达国家、并购动机为技术寻求型的直接投资活动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而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并购动机为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作用仅在并购后初期较为明显,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同行业中,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内销企业。然而,我们近期的一个检验发现,中国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型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1998~2007年约33万多家企业数据,全面检验了"悖论"现象,发现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存在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同时,出口企业中出口规模和生产率负相关,在分析和解释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新 陈勇兵 王书飞
本文利用2000—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贸易状态转变过程(非出口—出口、非进口—进口、无贸易—只进口、无贸易—只出口、只进口—进出口、只出口—进出口)中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方面,笔者在传统OP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四种贸易状态变量。研究发现,进口方面,企业在非进口—进口过程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不存在学习效应;在只进口—进出口过程中两种效应均不存在。出口方面,企业由非出口—出口、无贸易—只出口以及只出口—进出口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效应依赖于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即此效应只存在于那些出口密集度低的企业中,而学习效应只在只出口—进出口过程中得...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郑展鹏 李敏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出口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进口市场结构之间的匹配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以制造业为例,在将其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收益性结构变动指数、劳伦斯指数等指标体系,对中国出口市场与世界进口市场的匹配程度和变动方向及波动幅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美国和日本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出口市场 世界进口市场 匹配性 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娟娟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下污染排放的理论机制,运用PSM匹配与倍差法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总体上表现出负的环境效应,即全球价值链嵌入增加了中国企业单位产值的污染排放;在间接效应上,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污染排放存在正的结构效应和负的生产率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加剧投入产出结构的偏污性增加企业污染排放,同时又通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外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促进效应显著,而内资企业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静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市场特征与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地和出口贸易额之间的相关关系。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产值以及人均工资水平等都与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和出口贸易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出口目的地的GDP、人均GDP、英语虚拟变量也与企业出口目的选择以及出口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本国的地理距离则与企业出口行为决策呈负相关关系。因企业自身特征和出口目的地个体特征差异导致的企业出口贸易成本差异是促成以上相关关系的核心因素。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当期的出口行为决策显著受到前一期的出口行为决策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程度,以及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呈U型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投入服务化对不同贸易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DVAR产生U型影响效应;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技术水平、所在地区、所有制类型及服务要素投入特点;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降低和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提升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市场化进程和服务业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或行业,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将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提升。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和企业出口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原磊 邹宗森
本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了反映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的生产率指标、规模指标和财务指标体系,区分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种产业类型,采用PSM方法,全方位对比了新出口企业与相匹配的非出口企业的绩效优势。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整体上不存在"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低生产率企业出口倾向更高,出口带来了显著的就业扩张效应和收入提高效应,但并未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资产回报率的改善;区分不同产业类型来看,中高技术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学习效应",绩效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类型企业,低
关键词:
出口绩效 自选择效应 学习效应 PSM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学术前沿,而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该理论,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是由其异质性即生产率差异决定的,在出口和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两类企业中,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贸易,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供应国内市场。这一结论的经验检验文献已较为丰富,但用中国企业数据进行的分析并不多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分9大行业验证了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数据是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